天天非遗丨原始古朴的羊皮扇鼓舞

天天非遗丨原始古朴的羊皮扇鼓舞

陇南市的民间舞蹈,有其悠久的历史轨迹,鲜明的地域特色,奇异的民族元素。按照舞蹈分类学讲,可分为祭祀舞、习俗舞和民间舞。其发生、发展的次序是,先有祭祀舞,再到习俗舞,后为民间舞。而祭祀舞传承至今的有:宕昌羌人的《羌巴舞》,文县白马人的《池哥昼》,康县南部的《神舞》和西和、武都、宕昌等县的《羊皮扇鼓舞》。

天天非遗丨原始古朴的羊皮扇鼓舞

就《羊皮扇鼓舞》来说,当地民间称其“师公舞”“祀公子”。其中,西和县石峡镇的羊皮扇鼓舞传承久远,并形成一整套娱乐表演程式。其道具为羊皮扇鼓,鼓为薄面扇形,铁框,柄上套环。鼓面蒙羊皮,鼓槌三尺三寸,用牛皮制成。舞时,左手执鼓,右手执槌,边舞边敲击鼓面,其间上下摇动,使鼓音与铁环撞击声浑然一体,声音清脆嘹亮,动作粗犷剽悍。

天天非遗丨原始古朴的羊皮扇鼓舞

舞者身穿青衣红裤,扎红腰带。额头绘一只竖眼(取白马氐族图腾“马王爷三只眼”之意)。表演程式有挽头鼓、踢脚鼓、对峙鼓、散跑鼓,基本套路有“鹞子翻身”“鹦哥松毛”“锦鸡串牡丹”“缠头过脑”“反耍鼓花”等。舞步质朴无饰,韵律深沉欢快,充满高亢、雄劲、豪放、热烈的气势。当几十人、甚至上百人集体表演时,鼓点如雨,动作如风,旋律悠扬,声调和谐,形式繁多,规模宏大,场面壮观,令人振奋。

天天非遗丨原始古朴的羊皮扇鼓舞

由于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各地羊皮扇鼓舞的表演时间也不同。早期,一般在农历7月15日,10月15日开始表演。多为请“师公”跳神,庆丰收。如今,已由原始的祭祀跳神逐渐演变成为地方的民族民间舞蹈。特别是春节期间的表演,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新编羊皮扇鼓舞还伴唱民间小调,唱词大多内容是祈求神灵保佑一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天天非遗丨原始古朴的羊皮扇鼓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