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我國大陸東南的珠江三角洲是國內最繁華的大都市圈,在這片不大的土地上聚集著香港、深圳、廣州三座特大城市,其中深圳與香港是距離最近的兩座特大城市,僅僅隔著一條深圳河,並且還有些地方陸地相連。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深圳市


深圳市是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中最年輕的城市,很有活力。而香港是我國特別行政區,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合成“紐倫港”,早就是一座非常發達的國際大都市了,兩座城市都十分的繁華。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深圳河


深圳與香港雖然僅一河之隔,但在深圳河的兩邊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深圳一側高樓林立,從空中看去是灰色的“水泥成群”,而香港一側卻是一片碧綠,空中看去也是綠色多於灰色。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圖左為香港新界,圖右是深圳


而之所以造成這樣的一種反差,並不是因為香港比不上深圳。河邊的深圳是福田區與羅湖區,這兩個區是深圳的市中心之一,非常發達,但深圳河另一側是香港人口密度最小,開發最少的新界。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香港


新界面積為740平方公里,約佔香港總面積的69%,人口卻只有140多萬,是香港開發最少的區。之所以開發較少,除了新界有不少山,可開發土地少以外,還因為香港一直在控制土地的開發。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香港


香港總面積1106平方公里,與上海6340平方公里相比真的很小,也沒有深圳面積大。即使面積小,

經過100多年的開發,香港仍保留了七成以上的土地未開發,這其中原因不止一個。

一是控制房價,地產大佬不許開發。

二是很多公園、山區是屬於全體香港市民,有很多受法律保護的生態用地,用於保護環境,如果都建成大樓,那香港可就沒那麼多綠地了。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香港


所以香港的高樓大廈多集中在維多利亞海峽兩岸,一眼望去摩天大樓鱗次櫛比,而新界和其他幾個島卻比較冷清,高樓大廈等建築比較少,多是景區或者保護綠地,甚至在新界還有大片水田,與對面的深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深圳


這種對土地的保護方式限制了香港的城市發展,但也讓香港一直保持著美麗,雖然面積不大,也不缺旅遊景區,每年都有非常多的中外遊客來玩。

香港與深圳航拍,一河之隔兩個世界,一側綠樹成蔭,一側水泥成群

深圳


當然了,深圳河對面的深圳市雖然航拍看起來是一座水泥鋼鐵城市,其實也不缺綠化與公園,全市大大小小公園多達1000多個,並且還有不少山,綠化遠超很多內陸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