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e評:“流調”築防線 下好“一盤棋”

流行病學調查工作(以下簡稱“流調”),是打贏疫情阻擊戰的一項源頭性、基礎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加強進出人員管理,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治療減少存量,流調減少增量”。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有關專家強調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管理,是當前戰“疫”的重要措施和有效管理手段之一。而準確、及時地追蹤到這些密切接觸者,需要一線的流行病學調查員開展大量、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疫情發生以來,很多流調人員投身抗疫一線,從患者的生活軌跡和社會活動中,追尋病毒的蛛絲馬跡,不放過任何細枝末節,這些特殊“勇士”辛苦工作盡最大可能隔離傳染源,為防止疫情擴散築起了一道專業防線。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相關人員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說,截至3月7日,全國累計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是674038人。

“時間不留空白,密接不漏一人”。流調人員和患者近距離接觸,工作量大、危險性高,卻始終衝在疫情防控最前面,網友稱他們是“疫”線的“尖刀連”“偵察兵”,是與時間賽跑的“病毒捕手”。由於疑似病例隨時可能會轉成確診病例,密接者也可能會轉成疑似或者確診病例成為傳染源。而一個確診患者的密接人數少則十幾人,多的數十人甚至百餘人,耽誤一分鐘都將遲滯疫情防控的步伐。因此“流調”工作來不得半點鬆懈和馬虎大意,必須抓緊抓細抓實。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流調人員義不容辭,義無反顧,全面開展追蹤溯源,摸清底數,搞準採樣,不顧自身安危,確保流調工作科學高效開展。

流調工作,慎終如始。總體而言,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疫情防控鬥爭進入新的階段。“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如果說疫情初期的流調可以幫助更全面更快速地認知病毒,而尾期則有加速疫情結束的可能。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王辰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做好核酸與血清抗體流行病學調查,是眼下為今後實現科學防控必須完成的極為緊迫的關鍵任務,對進一步防控措施作出科學決策的最重要依據。因此越是在疫情尾期越要注重做好流調工作。

疫情不止,戰鬥不歇。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需要全民“一條心”,下好全國“一盤棋”。全社會都應積極配合和推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這既是對科學防控的尊重,更是對生命健康的敬畏。(暉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