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該如何入手?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雖然,道的玄妙是一致的,

但每個人的道,都不一樣!

就好比都去上學,但出發的路徑和對學科的理解程度,都不一樣!

俗話說“大道通天,各走一邊”就是這個道理!

在修道的路上,還是要以德修為主!

不過,可以看看道教的十三部經書!

也許,能從其中感悟出,屬於您自己的入道之門!

《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一,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

《南華真經》:即《莊子》,唐玄宗於天寶元年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尊其書為《南華真經》。到宋徽宗時,又追封莊周為“微妙無通真君”。《莊子》共分三十三篇,以《逍遙遊》為代表,闡釋了莊子的思想。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

《沖虛經》:即《列子》,唐玄宗崇道,封列子為沖虛真人,尊稱其書《沖虛真經》。宋真宗景德加封列子為沖虛至德真人。內容多為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以此闡發其思想,許多地方近似於《莊子》,為道教的神仙長生思想提供了素材。

《通玄真經》:即《文子》,唐玄宗封文子為通玄真人,尊稱其書為《通玄真經》。《文子》解說老子思想,繼承並發展了「道」的學說,又雜揉名、法、儒、墨諸家,宋濂《諸子辨》稱其為《道德經》的義疏。

《三官感應妙經》:《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三官,指天、地、水三官大帝。轉誦此經至滿千遍,大作踴躍;悔過愆尤,斷惡修善,即能除無妄之災,解有仇之愆;賜千祥之福,脫九厄之難,離三途之苦。

《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據《後漢書·襄楷傳》稱:漢順帝時,琅玡人宮崇詣闕,獻其師于吉所得神書,號曰《太平清領書》。此神書即《太平經》,系東漢原始道教重要經典。其卷帙浩繁,內容龐雜。大抵以奉天法道,順應陰陽五行為宗旨,廣述治世之道,倫理之則,以及長壽成仙、治病養生、通神占驗之術。基本上,自成體系,以順天地之法,治政修身,達於天下太平為主旨。

《北斗經》:全稱《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北斗七星君乃造化之樞機,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死之功,消災度厄之力。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主掌。因而要人於本命生辰及諸齋日,清淨身心,焚香誦經,叩拜本命所屬星君,廣陳供養,自可消除罪業,福壽臻身,遠離諸禍。也是道教齋醮科儀“順星拜太歲”的必誦經書。

《抱朴子》:是對戰國以來、直至漢代的神仙思想和煉丹養生方術所作的系統的總結,為魏晉神仙道教奠定理論基礎的道教經典。是晉代葛洪祖師所著。

《陰符經》:全稱《黃帝陰符經》或《軒轅黃帝陰符經》,也稱《黃帝天機經》,總共只有300多字。《陰符經》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發現於嵩山,在驪山經驪山老母點化,此後才傳抄流行於世。它的內容可概括為兩個部分:首先講述觀察自然界及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所以,天性運行為自然規律,人心則順應自然規律;其次闡明瞭天、地、人生殺的變化情況,人的生殺之氣的和收,應與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機遇。然後,闡明人後天稟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鼻的正確運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則,修煉自身。

《常清靜經》: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簡稱,大約成書於唐代,它是多數道教學人必須背誦的經典,被視為道教在心性修練上的法寶。經文中所載述的心法,有三個層次。首先,人必須澄心遣欲以致清靜,因此對心、形、物三者,唯見於空。其次,“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進入空有不異、不即不離的中觀見地,得到諸法清靜、常應常靜的“常清靜”。最後,降本流末,助化眾生,學習“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 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的無限充實與動力,達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的證悟。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即《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由《元始洞玄靈寶本章》、《元洞玉曆章》和《前序》、《中序》、《後序》及《元始靈書》上、中、下篇組成。主要敘述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向十方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眾演說靈寶度人經教,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思想,宣傳“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護度,鹹得長生”。

《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氣功內丹術著作。此經為四言韻文,共五十句。主要講述內丹術的基本理論,闡發精、氣、神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有3卷。道士齋醮祈禳及道門功課的必誦經文。經文由《清微天宮神通品》、《太上大光明圓滿大神咒品》、《誦持功德品》、《天真護持品》及《報應神驗品》組成。主要敘述元始天尊在清微天中宣講玉皇上帝來歷的神話。

道、就在我們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