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魁隗氏政权

炎帝魁隗氏政权,中华远古氏族联盟时代十二政权之一。

约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全球受冰后期的影响,气温普遍升高,造成原有的冰川大面积融化,促使海洋水位上升。


炎帝魁隗氏政权

炎帝魁隗氏

当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平面已经上升到10米左右,华北平原大部分被海水吞没,水位一直延伸到太行山东麓。

地势较高的山东半岛已经成为海中孤岛;太湖、洪泽湖、高邮湖等内陆湖泊完全与海洋连在了一起。

大洪水给兴起于华北平原的大伏羲氏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有许多人葬身在洪水之中。幸存者被迫离开居住了数十代的故土,迁徙到陌生的高地和山区居住。

大迁徙使各部落幸存者争相抢占新的领地,进一步造成了大伏羲氏族内部的动乱,从而使本来已经走向衰败的伏羲女娲氏政权更加衰败。

炎帝魁隗氏政权约起于公元前5008年,讫于公元前4766年,历六任帝,传国虚记二百四十三年。这六任帝是:

1、 炎帝魁隗氏首任帝魁隗,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八年(公元前5008——前4951年)。

2、 炎帝魁隗氏二任帝炎居,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951——前4918年)。

3、 炎帝魁隗氏三任帝节并,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三年(公元前4918——前4876年)。

4、 炎帝魁隗氏四任帝戏器,在位执政虚记五十年(公元前4876——前4827年)。

5、 炎帝魁隗氏五任帝祝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827——前4781年)。

6、 炎帝魁隗氏六任帝共工,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公元前4781——前4766年)。

炎帝魁隗氏政权在公元前4766年时虽然失去帝位,但其宗族所属部落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一直与执政的神农氏相对抗。

共工失去帝位后,仍为本部落大酋长,继续执政二十五年后去世,卒于公元前4740年,终年六十岁。死后传位于侄子姜后土,后土为魁隗氏第七任大酋长。

后土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公元前4740——前4696年),卒于公元前4696年,终年六十五岁。死后传位于侄子姜噎鸣,噎鸣为魁隗氏第八任大酋长。

噎鸣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公元前4696——前4676年),卒于公元前4676年,终年四十二岁。死后传位于族弟姜信,姜信为魁隗氏第九任大酋长。

姜信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676——前4643年),卒于公元前4643年,终年五十岁。死后传位于族子(侄子)姜赤召,赤召为魁隗氏第十任大酋长。

赤召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一年(公元前4643——前4603年),卒于公元前4603年,终年六十岁。死后传位于族子(侄子)姜墙夷,墙夷为魁隗氏第十一任大酋长。

墙夷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603——前4584年),卒于公元前4584年,终年四十三岁。死后传位于族弟姜捷个,捷个为魁隗氏第十二任大酋长。

捷个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584——前4557年),卒于公元前4557年,终年四十七岁。死后传位于族弟姜大笪,大笪为魁隗氏第十三任大酋长。

大笪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4557——前4535年),卒于公元前4535年,终年四十七岁。死后传位于族弟姜大汉,大汉为魁隗氏第十四任大酋长。

大汉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公元前4535——前4515年),卒于公元前4515年,终年五十岁。死后传位于族子(侄子)姜夸父,夸父为魁隗氏第十五任大酋长。

夸父在位执政虚记三年(公元前4515——前4513年),于公元前4513年被黄帝政权所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