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偏向於豬肉,而歐美國家人卻喜歡吃牛肉呢?

憶洞簫


簡單講,吃不起。但是這樣說不嚴謹,還存在其它原因,逐條來分析。

其實中國消費牛肉的量很高,佔據世界第三,由於人口眾多屬於正常現象,相比人均消費只有5.2公斤(全年),遠低於歐美國家平均的8.6公斤。美國人均消費為34.4公斤,最高的是阿根廷人均消費為60公斤。歐美國家也有許多吃豬肉的,西班牙、巴西、丹麥等國家,消費豬肉量很高,對比中國就少得多,中國消費了世界60%的豬肉。從宏觀現象看,確實中國人偏向豬肉,而歐美國家人偏向牛肉。


縱觀歷史因素

中國方面要先從古代時期講起,朝廷是不允許吃牛肉的,因為牛是農耕的重要生產工具。於是豬便成了最好的選擇,養成了吃豬肉的習慣,你看“家”的字根(是由宀和豕組成的,在古代“豕”意思豬,“宀”意思是屋子,合起來是屋子下面有豬)。直至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農村還有大部分一戶養兩隻豬的現象。以前能吃上豬肉是奢求的,才會大部分人自供自足,春季養豬崽,到了過年成熟時宰殺,才能吃上鮮豬肉。吃不完怎麼辦呢?便誕生了各種臘肉、臘腸、鹹肉,貯存的時間更長。肥肉則煉成豬油,用了炒菜,絕對的香,又有飽腹感,奈飢餓。能每天吃上豬肉,只不過是最近十年才有的事。所以自古以來對豬肉已經根深蒂固。


養殖風險問題

歐美方面,與中國相反的是馴化牛較先,有先入為主的現象。加上環境、氣候、養殖技術的不同,慢慢行成了大規模的養殖,近代歐美國家更是加大了對養殖牛的補貼,加大了產量,推動了經濟。再者還有奶牛可以產奶,又是一筆收入。

對比中國,我國幾乎沒有大規模的養殖。原因很簡單,沒有像歐美國家有完善的養殖技術,沒有高補貼。養殖牛的風險很高,牛不像豬那樣,一生多胎,一般是牛產崽是一胎到兩胎而己,飼養成本高。豬可以在僅容得下身的環境,快速生長長肉,養殖期短。即使是感染疾病,豬都是得同樣的病,很好解決。而牛呢,需要一定的空間,才能發育正常,養殖時間又長。一旦感染疾病,每頭牛的病症是不同的,需要分別處理對待,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


收入購買能力

由於中國養殖牛的量少,成本高,導致市場上的牛肉普遍是40元一斤。普通人的月收入均在四五千塊,如果像歐美國家那樣,一天一斤牛肉,僅僅消費牛肉就要一千多錢,吃不消啊。換成吃豬肉比較實在,價格實惠。

歐美國家就不同了,根據美國2017年的農業部數據,市場上的牛肉每斤為3.9美元,折成人民幣也就是26.4元一斤,對比中國便宜了30%左右。而美國普通人的薪資呢?根據2017年4月份美國勞工部數據,平均每小時工資為26.19美元,摺合人民幣為177元,按照8小時的工作,一天的收入為1416元,是不是很羨慕嫉妒恨啊。所以牛肉對他們來講就是白菜價,好比我們每天吃雞蛋還是吃得起的。


從意義上來講,並不是中國的牛肉貴,而是全民的收入普遍偏低,等真正全民奔小康時,吃牛肉固然沒問題。至於產量的問題,那些都是小事,可以從周邊的國家進口。

總結:吃不起才是硬傷,才是事實。

佘小廚(完)


佘小廚


因為當西方人咀嚼著帶血的牛肉,腥紅的血從他們的唇齒間流淌而下的時候,更能體現出西方文明的“偉大”吧。

把食物與文明掛上鉤,算是西方文明的一個創舉。

西方人當然地認為,他們的飲食是文明的,而其他文明中的一些飲食習慣,則是野蠻的。哪怕在其他文明看來,嚼著帶血的牛肉,無論如何都會聯想起“茹毛飲血”。

一位僑居海外的朋友聊起,他實在無法接受西方人咀嚼血腥牛肉的血腥形象。

之所以扯上“飲食與文明”,是聯想到國內一些人關於某種食物的年復一年的爭論。反對者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就是西方人認為食用這種食物“是不文明的”。而西方的標準,就是人類文明的標準。

算是牢騷吧,閒扯完了,再說為什麼西方人喜🐮肉而中國人喜食🐷肉。其實這並不是是否“喜歡”的問題,而是習慣問題。飲食習慣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簡單的說來,中華文明的主流源於農業文明,而在農業文明中,牛的作用無疑巨大,食牛肉除非不得已而為之。相反,🐷們經過馴化,原本的功能就是盤中餐。這樣的飲食習慣與遊牧文明截然不同。即便在中國,除漢族以外的一些遊牧文明的繼承者的飲食習慣,也喜食牛羊肉。

如果西方曾有過發達的農業文明,大概也不會形成如今嗜食牛肉的飲食習慣了吧。


灰太狼44967765


歐美國家吃牛肉較多,只是最近半個世紀的事情。在19世紀的歐洲和美國,勞動力不足問題非常嚴重,但是養豬很方便,它們可以在橡樹林中自由覓食,既吃植物種子、爛水果,也吃鳥蛋、昆蟲等,而且長肉快、耐病性較好,不容易生病死亡,豬肉成為最普遍的肉食來源。

1970年代,美國人主要吃燻豬肉和醃豬肉,而不怎麼吃牛羊肉,也很少吃魚肉。那時,美國人能夠一天吃兩到三頓肉,生活水平超過歐洲,令當時到訪美國的歐洲學者羨慕不已。而這些所謂的“肉”主要是醃豬肉。即使是當時的南方種植園主,他們的一日三餐也是重複單調的豬肉土豆泥、巧克力醬、咖啡和茶等。

但是到了二戰之後,製造業快速發展、農業生產規模急劇擴大、糧食供應增多,歐美國家開始有更多的土地用於種植牧草、放牧牛羊,牛羊肉才開始成為歐美人的平價肉食。但即使如此,豬肉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肉食來源,甚至豬肝間自始至終都是美國人餐桌上的常客。

而中國地少人多,建國前一直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建國後,隨著水利建設、良種培育、雜交水稻的推廣,土地畝產量增多,糧食逐漸能夠充足供應,開始用更多的農田種植蔬菜、水果、油料作物、大豆,為我們提供維生素、油脂、植物蛋白,並用多餘的糧食養殖豬、雞、奶牛,生產雞蛋、豬肉、牛奶,提供優質動物蛋白和脂肪。現在,大豆、牛奶的供應仍然捉襟見肘,我們每年需要大量進口美國和巴西的大豆,進口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奶粉,可見即使上述食品都沒有完全得到保障,更沒有能力大量養殖肉牛了(肉牛的生產週期長、產肉率低)。相信,在大豆蛋白、牛奶得到充足供應之前,牛肉在肉類中的奢侈品屬性還將繼續存在。


萊蒙夫人


除了中國人,歐美人同樣愛吃豬肉

中國人愛吃豬肉,是公認的。根據1998年的統計,全球共飼養了9.5億頭豬,其中有半數以上飼養於中國。

回鍋肉、東坡肘子、殺豬菜、紅腸、鍋包肉、獅子頭、把子肉、扣肉、紅燒肉、糖醋小排……我們都耳熟能詳的中餐代表菜,都是用豬肉做的。

據推測,中國人早在8000年前就開始在養豬吃肉了,到了商周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豬的文字記載。到了秦朝,吃豬肉的習慣已經非常普遍。

《左傳·定公十四年》中記載“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藉以諷刺戰國時宋國公子宋朝和衛靈公夫人南子私通淫亂。

原來,受於影視劇中的刻板印象,我們認為歐美人喜歡吃牛肉而少見吃豬肉,但這是我們的一個錯誤的觀念。不可否認,美國人、阿根廷人等美洲國家,主要肉食是牛肉,這與美洲大陸牛群數量多的地理條件有關。但即便如此,在美國,肉食消費最多的肉類是牛肉嗎?不是!而是雞肉。

而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和中國一樣愛吃豬肉,德餐中的各種香腸、烤豬肘,英餐中的烤豬骨髓等,都是當地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美食,熱愛程度不亞於其他肉類。

作為全球四大菜系的法餐,也喜歡烹飪一些肥嫩的豬肉,這種飲食傳統從羅馬軍團北征高盧時期就形成了。

在西班牙,每年到了11月11日的聖馬丁節前後,家家戶戶都會宰殺豬,然後醃製成火腿或醃肉腸,這種習俗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最早可以追及羅馬帝國時代。

其中,塞拉諾火腿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食物,西班牙人喜歡將火腿片成薄片生食,據品嚐過得中國人說,其芳香風味比金華火腿還要略勝一籌。

即便是日本,在我們印象中是以吃豆腐、魚、海鮮、蔬菜以及米制品為主的國家,但現實是豬肉是日本民眾消費最多的肉食。

歐洲人為什麼愛吃豬肉?

豬肉是熱量轉化率最高的動物,與牛羊一成左右的轉化率相比,將近四成的飼料熱量都可以被豬轉化成身上的肉。用更少的飼料養育出更多的肉,對於食物相對匱乏的古人來講,這是生存所必須的。

據推測,大約距今4000至5000年前,棲息於歐亞大陸的野豬被定居務農的人類馴服,成為圈養動物,進而成為人類的盤中餐。在歐洲羅馬帝國時期,高盧(法國)的大半土地都是森林,高盧地區的居民便以森林裡的矮樹叢或松露飼養豬,並通過鹽漬、煙燻等方式加工豬肉,將其送到羅馬交換其他商品。

到了中世紀歐洲,每年到秋冬交替的季節,為了應付冬天缺少飼料的現實,歐洲的先民們只能講豬宰殺並製成火腿、肉腸、培根等以儲備過冬。這一飲食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

於豬肉相比,吃牛肉就很不划算,甚至稱得上奢侈!一方面,牛轉化飼料為肉的能力非常低,接近九成的熱量和八成的蛋白質都在消化過程中被喪失。換句話說,同樣的穀物可以餵飽十個人,但所飼養出的牛肉卻只能養活一至兩個人。

另一方面,在亞歐大陸的農耕社會,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殺牛吃牛肉,這可是破壞生產力的大罪啊!《水滸傳》裡的英雄好漢動不動就說“小二,上二斤牛肉,一壺好酒!”,這其實是作者在顯示梁山好漢“不服法度”的叛逆性格,並不是宋朝民間吃肉的真實寫照。那時相比牛肉,豬肉和羊肉是老百姓最常吃的肉類。

說回歐洲,直到19世紀後期,人們想吃牛肉,依然只能吃老弱病殘、無法耕作的牛,但即使這樣的牛肉很老很硬,也只能被貴族享用,老百姓根本吃不上。


德隆蘇談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很簡單,因為他們不會做豬肉燉粉條,東坡肉,夾肉餅,回鍋肉,粉蒸肉,核桃肉,小酥肉,孜然豬排,醬豬肘,滷豬蹄,豬頭肉,豬耳朵,醬油豬尾巴,燻豬肝,蒜泥豬心,水汆豬雜……不說了,餓了,整點吃去,對了,你問外國人為什麼不吃豬,並不是他們覺得豬比較醜比較髒,歐洲長年動亂,百姓有吃的就不錯了,主要還是因為農耕時代圈養豬得喂糧食,人還不夠吃還把豬往肥了喂?而放養豬產奶和產肉的效率遠不如牛羊,而且抓不著,十幾個人根本就不是一頭野豬的對手。所以,歐美人的飲食習慣中就沒有把豬列入家常吃肉的範圍。最後提醒一句,以不吃豬肉裝逼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高興就好,何必當真。


種豆得瓜只看不發


豬年要到了,他談這個有趣的話題很應景。


其實只是因為我們人口多,整體上消耗豬肉的量就大,所以讓人覺得我們吃豬肉很多。但實際上歐洲的很多國家豬肉銷量也不少,甚至人均下來,比我們還多。

比如德國和丹麥,甚至俄羅斯對豬肉的消費量也非常大。

去過當地或者熟悉當地文化的朋友都清楚,德國的著名菜品就是豬肘酸菜,這算是國菜了吧!而且德國的香腸在國際上也鼎鼎大名。香腸大部分是豬肉做的。

俄羅斯人對豬肉的喜歡也體現在和德國差不多的菜品上,烤豬肉和香腸等非常流行。


我們常吃的哈爾濱紅腸是怎麼來的?100多年前我們可沒有這種飲食習慣,就是因為靠近俄羅斯,有不少俄羅斯移民傳過來的。而且還是俄羅斯的猶太人把紅腸技術從當地傳入哈爾濱,開設了工廠。

那麼我們吃豬肉多和西方人的不同在哪?

我們吃豬肉主要是因為有數千年的定居生活,農耕文化,這就很適合飼養豬來吃。家這個字的象形就是,家裡有一口豬,就能看出這種文化的傳承。

因為只有農耕文明,有固定的住所和固定的土地,才能飼養豬來食用。而牛更主要的是一種生產工具,用來種地的,當然不能隨便吃。

中東人吃豬肉少為什麼?

一是因為條件差,哪有在沙漠裡養豬的?本來就缺食物缺水,還把這些珍貴的東西給豬吃?豬吃的又多,所以在那種條件下養豬,肯定不划算。

二是當地數千年來有很多遊牧民族,無論是猶太人還是阿拉伯人長期遊牧,總不能帶著豬一起遊牧吧。哪有放豬的?都是放羊放牛,畢竟他們吃草就生活了,豬要長肉要吃得更好成本太高。

很多歐美人吃牛肉多是繼承了中東的文化,畢竟基督教本質上是從以色列出現的,最後傳播到了歐美地區,這個文化裡對豬肉也有一些禁忌,牛羊肉幾乎不存在這種禁忌。當然這多少會影響到歐美人對豬肉的態度。


木春山談天下


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豬肉是比較常見的,中國近年來的每年人均吃豬肉是62公斤,消費了世界上60%的豬肉,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值。想想中國現在人口超14億,那總和可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數字。而牛肉每年人均吃牛肉卻只有在5.2公斤,遠低於歐美國家平均水平的8.6公斤。歐美國家中最高的是阿根廷的60公斤,沒過也有34.4公斤,遠超中國。


中國人是比較偏向於豬肉,而歐美人是偏向於牛肉的。古代中國政府是禁止了民間殺牛的,畢竟農業為本,小農經濟發達的年代,牛是根本,沒有牛哪裡來的人去耕田。牛在古代是受到保護的動物。再加上中國是農耕經濟,沒有種植牧草的地方,而能種植牧草的多數地方被少數民族政權控制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地去種植牧草,所以大批量的養牛是不合理的,沒有牛多,更不可能去吃牛肉了。


同時中國牛肉的品種也明顯不是肉牛類,歐美養殖的是能提供很多的肉類的肉牛,並且歐美在養殖技術資金等方面也是比中國厲害的,養牛的成本遠比養豬的成本高。歐美的養殖牛的技術是很高的,而中國則是以種植為主,養殖相比較是更差的。養豬的成本相對來說是低的,畢竟豬能夠一胎多子,而牛基本是一胎一子。中國人口不斷增多,養豬更符合這種國情的發展。

還有就是財富方面,中國人近代受到了巨大的挫折,經濟水平是更低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是很發達的。而且牛肉是比豬肉貴很多的。這也是中國人更偏向於豬肉的原因。畢竟有錢才能買更貴的。


藤樹先生


我認為主要是飲食習慣,氣候環境,養殖成本等因素造成的,此外還和我國古代禁止隨意殺牛的法律有關。

豬和牛都是很早就被我國先民馴化的家畜,在古代牛主要作為耕種的主要畜力使用,幾乎沒有專門飼養供食用的肉牛,為了保護耕牛,古代有的朝代甚至立法規定擅殺耕牛,少則流放一年,重則償命,你沒有看錯,確實是人給牛償命,誰還敢隨便殺牛,即使是牛自然死亡,也要報至官府,允許後才可以食用,而且牛繁殖率較低,生長較慢,即使在現在技術水平比較發達的條件下,養殖一頭達到屠宰標準的肉牛,至少需要15個月以上,專門供食用的小牛肉不包括在內。

從環境上來說,牛一般適合在大草原和大平原上生活,我國缺乏這樣的環境,只有北方部分地區適合養肉牛,我國是農耕民族,肉牛更適合於遊牧民族飼養。

從飲食上來說,古人也不是一直以吃豬肉為主的,至少豬肉不佔絕對主力,古代吃狗肉、羊肉比較多,仗義每多屠狗輩,可沒說屠豬輩。古人有一段時間甚至認為吃豬肉的都是下等窮人,比如北宋的蘇東坡,我看過資料裡就介紹蘇東坡那個時候吃狗肉和羊肉的比較多,吃豬肉的比較少,蘇東坡喜歡吃豬肉,還特意改進了豬肉的做法,東坡肘子,東坡肉,也是後來逐漸流行起來的。豬繁殖快,養殖成本低,生長速度快,一般12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一頭母豬一年下幾窩小豬也不是難事。豬肉才逐漸成為了我國主要的肉食來源。

歐美地區吃牛肉比較多,但是比如德國這樣的國家,吃豬肉就特別多,2016年人年均吃掉60公斤豬肉,這還是比1990年下降了大約6公斤,德國人吃牛肉和雞肉量增加之後的結果。順便說一句,德國人的大肘子、香腸配上德國啤酒,非常好吃。

因為飲食習慣不同,加上我國過去比較落後,全面學習西方,連飲食習慣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總認為吃豬肉不健康,其實這是不對的,應該平衡膳食。



行遠健身


作者米叔,資深媒體人,旅美學者,在美日歐生活多年,自媒體“這才是美國”“這才是日本”“這才是歐美”的創辦者


這個題目確實和許多人的主觀印象符合。不過驗證起見,我還是先查了一下數據和歷史。


就歷史記載,第一批豬可以追溯到4000萬年前的化石,當時野生豬類動物在歐洲和亞洲森林和沼澤地中生活。豬在公元前4900年左右在中國被馴化,在公元前1500年在歐洲飼養,而羅馬人改善了養豬產業,並且在整個帝國範圍內傳播豬肉的產量,開發了兩種主要類型:一種品種較大,耳朵鬆軟,產生大量豬油,而另一種品種較小,耳朵直立,主要用於肉類。

介紹完豬的歷史,下圖為美國人食用各種肉類的數據。如下圖所示,在美國,確實牛肉的消費量要大於豬肉,當然差別也沒想象中那麼大。雞肉的消費量最大,並且持續增長,應該是相對廉價蛋白的緣故。許多人對美食中餐裡各種各樣的雞肉應該不陌生。

但需要說明的是,近十年來美國豬肉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下圖),農場主和資本家對豬肉的增長趨勢也非常看好。外媒分析有其兩個原因,第一,受到亞洲飲食文化的影響,老美們對異國料理的熱愛,韓國烤肉、中國菜、日本料理、越南菜都慢慢走近每家每戶的日常生活中。其次,豬肉需求在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中國群體、拉丁族裔中都是受歡迎產品,但是拉丁族裔為銷售最多群體,源自於拉丁族裔人口在少數族裔中最多,並且拉丁族裔人口一直在不斷增長,這些原因都促進了豬肉的需求。

與美國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對豬肉的消費量遠遠超過牛肉和其它肉類。

(中國人食用各種肉類的數據)

外媒很看好豬肉的未來市場走勢,但是牛肉在美國地位也穩如泰山,我想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在中國長期的歷史中,牛作為耕地的工具,被禁止宰殺。而美國曆史短,但機械化農業生產卻走在全球前列。因此在美國,牛並不是重要的耕作工具,食牛並沒有禁忌和法律問題。

2. 與飲食文化有一定關係,西方的主要飲食中有烤雞、牛排、漢堡,例如傳統的漢堡中都是為牛肉餡兒居多,現代才慢慢加入培根等豬肉食材在漢堡中。不像中華美食中,豬肉容易烹飪操作性簡單,很容易就成為家家戶戶的每日菜單中,成就了很多名菜: 東坡肉、肥鍋肉、排骨等。不需要像牛肉、羊肉提前醃製或者爆炒掌握時間。


3. 另外,我想也與西方健身運動文化相關,幾乎所有健身教練在配餐中,在蛋白質攝取中都優先建議選擇牛肉、蝦、雞肉。因為在很多西方人的概念中,豬肉與油脂很多的五花肉、培根劃約等號,而健身、健康概念中脂肪的攝取是需要有選擇性和定量的。因此,人們會優先選擇牛肉、雞肉。

4. 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從消費者角度來看下價格。由下圖可知,在美國,雞肉最為便宜。而牛肉比主要豬肉要貴一些。但是,也沒貴太多,差價比一美金一幫略多。注意,這裡的價格是平均而言。此外,一磅為0.45千克(0.9斤)。在價格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加上外界營養學家、媒體對牛肉營養價值的推薦和營銷,可見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如果去牛排館,比如在美國還算流行(不算高端,但應該算喜聞樂見)的Texas Roadhouse, 一份8盎司(約0.23千克)的西冷為12.99美金。但部分不健身人眼中也許覺得西冷裡的脂肪含量較少,還不夠香,因此會選擇牛眼,那麼價格在18-20美金左右。但西冷在美國市場有著一大幫健身人群的熱愛。而這樣的價格,差不多是一頓麥當勞套餐的2-3倍,中產階級家庭都能輕易負擔起。

(Texas Roadhouse 菜單)

那麼中國市場的價格呢?我找了兩份數據。

雖然兩份數據不完全一致,但有一點卻很統一:牛肉的價格要大幅的高於豬肉價格。我想在餐館裡,上述的價格差別還將進一步放大。


由此可見,在美國,牛肉和豬肉的價格差別並不算很大,因此消費量也相對接近。而在中國,因為飲食文化、操作難易度、價格等原因,豬肉的食用率更改,因此中國人更多的習慣性食用豬肉。


這才是美國


中國人喜歡吃豬肉是有原因的,因為有一個字“家”很形象。(上面是“宀”,代表房子的蓋,下面是“豕”,豕字是豬的意思),以前人們多在屋子裡養豬,所以房子裡有豬就成了“家”的標誌(豚骨拉麵就是豬骨熬湯的意思)。其實歐洲豬肉比我們吃得多,外國人牛肉豬肉雞肉都吃得挺多,佔比來看牛肉雞肉更多一些,

豬也是十二生肖最大的一隻,2018告別狗年,2019喜迎豬年,感恩感謝,新年吉祥。

白肉酸菜血腸是經典東北菜,白肉酸菜血腸從食材到火候都是非常講究的,因為過了臘八就開始殺年豬,東北這個季節的酸菜血腸非常好吃。

因為氣候的原因,南方要做臘肉臘腸,可能入秋就開始殺豬,東北人是臘月開始殺豬,殺早了放不住,從臘月吃到二月二,把豬頭埋在雪堆裡面,二月二扒拉出來醬豬頭吃,改革開放以前,普通人家一年能吃肉的次數都能數過來。現在經濟好了,大家可以經常吃肉。

歐洲也是喜歡吃豬肉的,德國就是個豬肉消費大國(2016年德國人平均每人消費大約36.2公斤豬肉)。據報道,德國居民消耗的肉產品中近60%是豬肉,德國人不吃豬耳朵、豬蹄、豬頭肉、豬尾巴等,這些副產品都出口到中國了,

紅燒肉是大家的最愛吧,豬肉才能做出來這種淳樸的味道,紅燒牛肉雖然也好吃,但是牛比較貴啊,一斤牛肉能買三斤豬肉(現在來看)。

紅燒肉、汆白肉、溜肉段、鍋包肉,四喜丸子、梅菜扣肉、都是我愛吃的硬菜。豬肉纖維細膩,相比牛肉要細膩,這也是我們愛吃豬肉的原因,豬肉有一種騷味,閩南叫做古早味,所以不善於烹飪的外國人吃得比較少。

雖然是每頓都有豬肉吃,但是中國豬肉人均消費量不足,2017年人均豬肉消費量約為40公斤,主要原因現在牛羊雞肉多了,豬肉消費量下降了,另外市場毛豬價格和豬肉價格的關係不明顯,另外家庭中 60 歲以上老人的比例每增加 1%,將導致家庭人均肉類消費減少 0.5%,所以未來的老齡化社會豬肉消費量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