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極的兒子、孫子都是“祖”,為何他沒有被尊為“祖”?


清太宗皇太極的兒子、孫子都是“祖”,為何他沒有被尊為“祖”?

清朝的三祖一宗,分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順治帝、清聖祖康熙帝,還有清太宗皇太極。



一般來說,一個朝代除了普通的“宗”以外,也就是一個太祖或高祖,和一個太宗。最多也就是兩個祖。比如說漢朝有漢太祖劉邦,還有一個漢世祖光武帝劉秀。


但是清朝卻有三祖一宗,這其中清太宗皇太極地位最尷尬,他的父親,還有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是祖,唯獨他只是太宗。那麼皇太極為什麼這麼尷尬呢,後世子孫為什麼沒有尊他為祖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按照禮制來說。皇太極被上為太宗廟號是沒問題的。


主要當時歷史環境很是複雜,所以顯得皇太極多少有些憋屈。而且皇太極的兒子和孫子都稱祖了,這麼一對比,顯得他更是尷尬了。


首先宋安之來說說皇太極為什麼稱之為太宗是沒問題的,因為按照廟號制度來說,皇太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一般王朝二代皇帝,乾的完蛋了就是秦二世和隋煬帝,等於是遺臭萬年了。乾的不好了,就是惠帝,比如說漢惠帝劉盈。乾的好的話,就是太宗,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


所以說皇太極身為清朝第二代皇帝,被稱之為太宗,還是沒問題的。如果非要稱祖,就有一些不太合理了。


清太宗皇太極的兒子、孫子都是“祖”,為何他沒有被尊為“祖”?

但是皇太極這個清太宗依舊很尷尬,因為往前來說,他的父親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因為提倡“八家分權”,其實就是一個統治鬆散的汗國,說努爾哈赤是清朝開國皇帝,其實有些勉強。


清朝真正的開國皇帝,其實是皇太極。因為皇太后繼位以後,一改“八家分權”的政治格局,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進行中央集權。更是統一了關外和降服了漠南蒙古,還將朝鮮收為自己的藩屬國。更是在1636年正式稱帝,並且改國號為大清。


所以說皇太極是清朝真正的的開國皇帝,但因為當時的歷史環境,清朝在關外時期,要對標明朝,所以自然要抬高努爾哈赤的地位,加上努爾哈赤本身就是清朝奠基人,所以太祖這個廟號就成為努爾哈赤的了,皇太極只能委屈一下,成為太宗了。


往後來說呢,皇太極更尷尬。因為皇太極在位17年的時間,已經為清朝打下入關的牢固基礎,使清朝有了入關的實力。


結果在明朝滅亡前夕的1643年8月,皇太極猝死於盛京皇宮之中。第二年他的兒子順治帝在攝政王多爾袞的幫助下,開始入關奪取天下,並且遷都於北京,正式使清朝從割據政權過渡成為全國性政權,使清朝進入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所以順治帝死後,被上為“世祖”廟號。


清太宗皇太極的兒子、孫子都是“祖”,為何他沒有被尊為“祖”?

可以說皇太極很是尷尬,如果他活到明朝滅亡,並且率領清軍入關的話,使清朝從割據政權成為全國性政權,那麼他肯定不是“太宗”廟號,而是“祖”的廟號了。


當然更尷尬的是,皇太極的父親清太祖努爾哈赤,還有兒子清世祖順治帝福臨,他們稱祖,按照廟號制度來說,整體來說還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但是皇太極的孫子康熙帝,清朝入關以後第四位皇帝,前面有著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福臨三代人奮鬥,使清朝成為全國性政權,他即使乾的再好,按照廟號制度,也根本不可能稱之為“祖”的。


但康熙帝的兒子雍正帝,為了顯示自己的孝心和對父親康熙帝的尊敬,竟然認為康熙帝是“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意思是看上去我父親康熙帝是守成之君,其實他的功勞跟開國皇帝是一樣的,直接讓康熙帝之前三代皇帝的功勞給忽略了,硬是給康熙帝上了一個“聖祖”廟號。


要知道“聖祖”這個廟號,在唐朝是追封道教老子的廟號,在宋朝是追封財神爺的廟號,可見這個廟號就是追封神仙用的,結果被雍正帝用到自己父親康熙帝身上。


因此康熙帝成為“聖祖”,顯得清太宗皇太極更是尷尬,但沒辦法,只能說皇太極的運氣不是那麼好,錯過了太多好時機。也沒有後代因為政治意圖為他開後門,尊他為祖,所以明明其能力不遜於其他朝代的開國皇帝,卻只能是太宗廟號而已。


清太宗皇太極的兒子、孫子都是“祖”,為何他沒有被尊為“祖”?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