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组是一个远离县城、座落在半山腰、水资源极度遗乏、没有出山路的村寨,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世外桃源”。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组 田东 摄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数十年来,王章礼一家三代一直坚守初心,带领当地党员和群众,凿水渠、开天路、战贫困,拼干劲,拼智慧,拼毅力,用生命和汗水铸就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改变了胜利支部恶劣的环境,走上了康庄大道。

凿渠引水润心田

春上干旱,就栽不下秧苗;夏季干旱,就没有收成,群众吃饭是头等大事。1972年,37岁的王章礼担任胜利大队支部书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水。他用一年的时间寻遍了后山10公里范围内的每一个山洞、每一个出水点。他发现,所有的水源点中只有正安县吴家沟的水可以利用。

然而,这个水源点不在本县范围内,水流量也不大,距胜利大队有4公里,并且要经过4道山梁、2道绝壁,要引水,只有筑坝修渠,工程量很大。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王章礼回忆当年修建水库时的情景 田东 摄

1974年4月,干旱了几个月的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王章礼连续几天白日夜晚带领全体村民抢水犁田,田梨完后,村民们老老少少都累得站立不起,走不了路,8岁的儿子也在赶牛上山途中摔下山崖死去。

“引水,可能会辛苦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但前景是光明的;不引水,子孙后代永远得靠天吃饭。”忍受着伤子之痛,王章礼连续半个月,带领村里的党员到吴家沟水源点考察,研究筑坝方式和沟渠开挖路线。

方案确定后,王章礼白天到正安地界村落里走访,了解占地农户情况,寻求支持。晚上召集本村的村民开会,做群众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当年10月,吴家沟“水库”工程破土动工。

通过3年农闲季节广大村民的投工投劳,到1977年冬,一座高6米,宽20米的水库坝基终于完工。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王章礼带领群众修建绝壁修水渠 田东 摄

然而,在绝壁上修渠时,由于没有先进的施工工具,只有用绳子绑在腰上,人吊在半空中用原始的钢钎、二锤一点点儿磨,两名群众掉崖摔死后,大家的情绪很低落下来。

“孩子,你与我一起上!”在困难面前,共产党人就要当先锋,走前列。为了提高村民凿壁修渠的积极性,王章礼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召开村民大会作群众思想工作,还让17岁的大儿子王大洪与他各带一个工作组到崖壁上去凿壁修渠。

1980年冬,引水渠贯通,胜利人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吃饭了。

开山劈岭谋出路

虽然不用吃望天饭了,却还要走天堑路。经过3年的修整,1984年,王章礼又开始思考修路问题。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王章礼回忆当年修路的艰辛 邓刚 摄

“一年不行用两年,一代修不通,下一代接着干!一定要给子孙后代修出一条出山大路!”王章礼又横下了一条心。

胜利支部出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7公里长的凤凰路,一条是4公里长的鹰子岩路,每条路都非常陡峭,并且非常峡窄,村民们进出大山危险重重。王章礼带领党员山上山下跑,做了一个又一个方案,终于确定了公路的走向。

然而,这时土地已承包到户,要把大家集中起来修路谈何容易。连续一个多月,王章礼晚上都到各组召开群众会,动员大家投工投劳,白天还与王大洪到正安县占地农户家中进行走访,寻求支持和帮助。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王政带头搞养殖,带动村民致富 邓刚 摄

当年10月,拉开了修路的序幕。王章礼与王大洪每人带一个工作组分别施工。经过14年不懈的努力,到1998年底,共打通了7公里毛坯公路,还剩下鹰子岩、芭蕉岩等最危险地段,单凭人力根本无法施工。

1998年,63岁的王章礼光荣退休,党组织任命王大洪为胜利支部书记。同年,老三王大生被选为村委会主任。

“我也老了,干不动了,那怕用生命来换,这两条路你也要把它修好!”在交接的时候,王章礼对王大洪说。

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要完成父亲交办的任务谈何容易!接过接力捧后,王大洪带领村民承包了坡改梯工程,把赚的钱全部购买了炸材;工程完工后,又从正安租来了钻机,组织村民修路,并亲自吊着绳子,在深不见底的芭蕉岩半山腰用钻机打炮眼。退下来的王章礼也没有闲着,每天亲自到工地上指挥作战,为村民鼓士气。

用上了机器,速度快了很多,到1999年底,两条3米宽的公路全面贯通。入村公路通了,王章礼父子并不满足,又带领村民修建各组的入组路,到2004年初,胜利支部9个村民组入组路全部建成通车。胜利人告别天堑路,走上了康庄大道。

决战贫困谋发展

引来了水、修好了路。在撤并建中,63岁的王大洪退了下来,王大生当选为当阳村委会主任、胜利支部书记,到当阳村任职。王大洪的儿子王旭和他的六弟王政,承担起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的重任。

当年,他们带动全村30多户农户发展烤烟200多亩,产值50多万元;到2009年,该村的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了600亩,产值在180万元以上。2017年,王政叔侄又办起了养殖场,发展养猪、养鸡。又争取“三变改革”资金,利用吴家沟水库发展养鱼产业,与25户贫困户实行利益分红;引进企业发展白茶1300多亩,使全村68户贫困户都有了一定的务工收入。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白茶基地 田东 摄

如今的胜利,入村路、连寨路全部加宽硬化,部份水渠进行了维修,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已是83岁高龄的王章礼依然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义务巡路巡水,为村民看守家园。

党员风采|一门好家风 接力战贫困——记涪洋镇当阳社区胜利支部党员王章礼

王章礼一家三代在学习党章 邓刚 摄

受王章礼的影响,儿孙们有4人入党,3人参军,先后有3人在村里任职,2人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看着越来越美好的家园,王章礼幸福地写下了诗句:“祖国大地百花香,幸福日子胜蜜糖;滔滔不尽江河水,党的恩情万年长。” (王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