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 改革開放,不經意,成為了我人生的主旋律。我懂事比較早,因為生長在蘇州,小時候的基礎教育還不錯。那個年代,早上六點半,家家戶戶要開始生爐子,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我就記得有一天,廣播中說我們進入了八十年代........那一年我從幼兒園大班,要升入小學一年級。從小學

#改革開放40週年# 改革開放,不經意,成為了我人生的主旋律。我懂事比較早,因為生長在蘇州,小時候的基礎教育還不錯。那個年代,早上六點半,家家戶戶要開始生爐子,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我就記得有一天,廣播中說我們進入了八十年代........那一年我從幼兒園大班,要升入小學一年級。從小學一直到我後來在大學工作,目睹了整個時代的變遷,也目睹了整個中國的巨大發展。我在小學的時候,基層少先隊工作開始改革,我被選為大隊長,在5年級的時候,又被選為第一批紅領巾理事會副理事長,別了5條槓,當時因為是改革,用原來三條槓的臂章,上下加兩道,上學放學,還被有的小朋友嗤笑為做假。那個時候鄧小平爺爺提出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我是第一批學計算機的學生,這在我的科研生涯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1986年,到今天我用了32年計算機,特別是後來進入天文領域,經常用的是國內外最好的計算設備,這與當年的啟蒙是分不開的。我念本科天文的時候,大一進去,還是用膠片拍照,因為天文學要拍星星。但是到了大三就用CCD了。當時特意請陳建生院士給我們講了4次課,怎樣用CCD來做測光工作。等到2000年左右我給本科生上課的時候,我們已經和清華合作,用自己編程的CCD來讓學生觀測。我離開大學的時候,本科教學,一個年級四年至少有額外100萬人民幣經費,學生至少有2-3周國外的交流學習機會。這在我們當時都是完全不敢想的。在我們那時候,很多年只有一個學生能進入哈佛做博士項目,而近些年的學弟學妹,哈佛、普林斯頓越來越多。他們今後一定會在中國天文學領域煥發出自己的光芒。1980年代初,中國的天文學百廢待興。中國天文學會從觀測哈雷彗星開始,進行天文科普。崑山崑山蓬朗中心小學蔣長貴老師,說服了當時的校長,購買了一臺口徑120毫米的科普天文望遠鏡。那個價格,當年能買一棟別墅,是普通人30年的工資收入。如今天文科普天文望遠鏡每年的銷售都超過幾億,很多中小學都有天文臺。中華民族的崛起與騰飛,在我們這一代人看來,是清清楚楚的。能親身經歷這一偉大的時代,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2003年,我們第一次發現了脈衝星風雲內部電子加速的現象。這在1980年代的中國無法設想。2009年,國際天文學會與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給我發了一個國際天文年活動的金獎。這也是中國天文科普第一次獲得國際榮譽的肯定。2012年,中國天文學會授予了我中國天文學會90週年特別貢獻獎,這樣的獎與其說是給我的,不如說是對整個中國天文學改革開放以來成果的肯定。這40年,就中國天文領域來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它把中華民族優秀的人才,推向了世界;中華民族,必將一如既往,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更新,負擔起自己的職責,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我們每一個人,毫無疑問,都是受益者——人生最大的收益就是——釋放出自己的才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