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冠军侯,一个封狼居胥,一个勒石燕然,另一个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南园十三首之五》,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著名诗篇,通过吴钩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男儿豪情,没错,但凡有志之士谁不渴望建功立业,一展胸中抱负,诗的后两句是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奉为万户侯。说到万户侯,就可引出今天要聊的三大冠军候之一——霍去病。

历史上有三个冠军侯,霍去病,窦宪,贾复。

“冠军侯”,是西汉曾经出现的列侯爵号,因战功卓著,所以取“功冠全军”的意思,对于从军打仗的将领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 霍去病,少年天才,一生不败,可惜也许是天妒英才,仅仅活了23岁。霍去病共六次出击匈奴,其中四次出击是以将军的身份,共斩获匈奴兵士十一万多人。待浑邪王率几百万人投降以后,又开拓了河西和酒泉为灵活,注重方略,不拘泥于古法,善于闪电战,长途奔袭,以战养战和迂回作战。汉武帝曾经想教他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战争只看战略如何就够了,不必全的学习古代的兵法。”
  • 封狼居胥: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43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


三个冠军侯,一个封狼居胥,一个勒石燕然,另一个呢?
  • 《汉书》班固是这样盛赞霍去病的:

骠骑将军,猋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

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 窦宪,字伯度,东汉名将,外戚,早年征讨匈奴是为了赎罪,窦宪性情急躁,并且睚眦必报。韩纡因为审判过窦宪父亲的案件,窦宪就派人将他杀死,割下首级在窦勋墓前祭奠。都乡侯刘畅来吊章帝之丧,受到了太后的宠幸,窦宪怕刘畅分了他的宫省之权,就派刺客将刘畅杀死,而归罪于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并且派人审问刘刚。后来真相破露,太后大怒,把窦宪禁闭内宫之中。窦宪为了活命,请求出击匈奴将功折罪,当时正好南匈奴请求汉朝出兵讨伐北匈奴,朝廷就命窦宪为车骑将军领兵出征。
  • 勒石燕然: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三路大军在阿尔泰山东脉的涿邪山会师,窦宪命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作战,大破敌军。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就登上了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


三个冠军侯,一个封狼居胥,一个勒石燕然,另一个呢?
  • 窦宪的下场可不太好,历来有功之臣,恃功而骄,嚣张跋扈的从来都没有好下场,窦宪也不例外,窦宪因为平定匈奴而威名大盛,于是安排自己的心腹爪牙把持朝政,占据战略要地。就连一些不是官场中的人也依仗窦宪的权势为非作歹,仗势欺人。而主管官吏都忍气吞声,不敢上报。于是窦宪招来了汉和帝的不满,最后被收回大将军印绶,迫令自杀了。

  • 贾复,字君文,汉族,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
  • 贾复一生跟随光武帝刘秀征战,从来没有失败过,几次和众将领在突围中解救危急,身上受伤达到十二处之多。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后汉书·贾复传》
  • 盘肠作战,传说中有这样一位古代战将,其在作战中腹部受伤涌出体外,但其竟将肠子一盘,继续作战,从而被誉为盘肠大战的英雄。对此,《罗通扫北》中说是跟随太宗征西的罗通,但《东汉演义》中却说是东汉名将贾复。其实不管是谁,这个是有一定传说的成分,当不得真的。但的的确确是因为作战勇猛才得到这个称号的。
  • 贾复也是被封为冠军侯的,但贾复的战功却远远比不上霍去病,并且贾复的战功是内战而不是抵御外辱,所以最后贾复的冠军侯改为了胶东侯。


三个冠军侯,一个封狼居胥,一个勒石燕然,另一个呢?


真正的冠军侯只有两位,一位霍去病,一位窦宪。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后汉书·贾复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