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進士舉人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層次的人?

玩遍新疆


古代的進士、舉人、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角度上解說:

一個是學識,一個是稀缺性,一個是官職。

先說稀缺性。古代科考通常是三年一試(不算恩科的話),需要升級打怪,首先要從童子試開始,而童子試又分縣試、府試和院試三級,必須全過,才能取得秀才功名。

古時科考不算分數而是名額已經確定,換句話說,每次秀才考試,每個州縣的名額已經定好了,通常在10到15名左右(人口少的低於10名,人口多納稅多的可能接近20名)。

如果按稀缺性來說的話,那基本相當於現在高考的全縣前5名,而且必須有文科優長,才有可能考中秀才。

通過這簡單的比照,大家可以自己掂量下,如果讓你穿越到古代,你這秀才能不能考上了。



之後,考舉人、考進士都是過一級升一級,應屆歷屆卻不管的,全部可以參考。換句話說,每年鄉試,只要取得了秀才功名就都可以應考,而會試則是所有舉人都可以參考。

所以,每年各省鄉試和全國會試,人數還是很龐大的啊!比如江浙人文之鄉,每年鄉試都有七八千秀才前來考試,而錄取比例卻只有兩三百人,錄取率僅在百分之二、三。

假如你是參考的秀才的話,你覺得自己有把握考中舉人嗎?事實上,舉人是科考中最難的一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秀才是可以捐納或廕生,舉人是除了考試,別無他途!

所以,舉人的含金量是相當高的。

至於之後的會試,因為舉人人數已經有限,加上考生年齡漸大,有些已從事他業而不再參考,所以會試相對容易一些,如每年5千人參考,通常錄取三百餘人,比例接近或超過5%。



錄取比例基本代表了稀缺性,這個問題大體已經說清。現在說學識問題。一般來說,秀才大體相當於現在的中國古典文史哲碩士畢業水平,因為秀才考試本身就是連續做小論文!

至於舉人,說白了也是當場寫論文,不過其深度要高出秀才考試不少,簡單說的話,基本相當於現在的文史哲博士水平吧。

至於進士,可能水平略有提高,但也未必比舉人高到哪裡,副教或教授層次,大體不差吧。

當然,有人會撇嘴說,什麼秀才舉人進士,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們一句英文都不會、數學也不會,物理化學都不會!連現在的初中生都不如!

話雖如此,誠然不錯,但不會只是因為他們沒學,如果讓這些秀才舉人和你一起學這些普通的通識學科,以大多數人的智商,照樣甩你十條街!你還別不服氣!

你要知道,能通過秀才舉人進士這些考試的人,除了極少數是真書呆子外,絕大多數都是高智商的,而聰明人在任何考試、任何年代,他不是照樣出類拔萃麼?

再說最後一個問題,取得這些功名之後,能獲得什麼官職或者好處。



先從進士說起。考中進士後,就可以直接授官了,年紀輕、成績好的撥入翰林院深造,其他分發六部或各省為知縣,起點是七品縣令。一句話,一個縣全歸他管了。不小吧?

其次舉人。按例,舉人是不能直接授官的,不過也有其他途徑,正途有“大挑”,也就是兩次會試不過,可以獲得一次大挑的機會,但挑中後為訓導教諭之類官職(相當於各地區或州縣教育及文化局長之類),不過,這批人通過捐納或事功,其中一部分還是能升為縣令或更高的。

此外,很多舉人即使沒有考中進士,但最終還是會進入官場的,其中一條就是通過幕僚的途徑。古代的官職非常少,縣令或知府乃至巡撫總督手下的幕僚,說白了和現在的各局局長其實也差不太多,通過這些實務,很多舉人或秀才出身的幕僚也會獲得官職,尤其在戰爭年代。

再不濟,舉人出去開書塾授館,那收費也遠高於一般的秀才。



至於秀才這個級別,那就相對差很多了。一些人固然可以去做幕僚,但前途比較渺茫,多數人遊幕一生而終。不過像紹興師爺這種還是能撈錢的,因為幕僚本身工資高,加上在很多事務中上下其手,收入相當可觀。

至於那些沒門路的,可能經商,可能做塾師之類。相對而言,做塾師的話,秀才的收費是高於非秀才的老童生之類了。

但總的來說,秀才這個級別的人還是比較多,為官的比例遠遠少於舉人。所以,古代只說“窮秀才”,卻從來沒聽說“窮舉人”的說法!


坑爹史冊


古代考試製度:

參加並通過縣(或府)一級考試的,稱為秀才。

秀才參加並通過省一級考試的,稱為舉人。

舉人參加並通過全國考試後,稱為進士。皇帝會讓精英們在一起殿試,根據成績再分三等:

一甲(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進士;

三甲進士。

現代的考試:

不會再以晉級考試的方式來區分了。全國考生統一參加高考,以分數高低來劃分等級。那麼:

高考落榜的,就如古代縣(府)考試落榜的一樣,沒有功名。

考進專科院校的,相當於古代的秀才。

考進本科的,相當於古代的舉人。

學完本科,並能考進研究生的,相當於古代進士。

考進博士的,是由研究生當中選出來的,相當於古代“一甲”類吧。

古代的“科舉考試”與現在的“升學考試”制度完全不同,所以,只能依樣畫葫蘆,參照硬套。

1905年,中國正式廢除了已在中華大地上推進一千三百年的科舉制度。“廢科舉,立新學”,啟動了現代政治,也開啟了現代教育。


一鳴再鳴


科舉制度建立於隋朝,廢止於光緒年間,現在大部分人在古代是能拿到俸祿的哦,來看一下你到什麼級別了。

一.秀才

秀才由院試(童試)選拔而來,相當於現在的小學升初中,只是古代文盲較多,有些童生年紀比較大,甚至有五六十歲還在考秀才的。各個朝代秀才的待遇不同,大體都是見了地方官不用跪,犯了罪不被打,免除服役等,有些朝代秀才可以分到良田、銀兩等,尤其唐朝秀才待遇更是令人羨慕,不過比較難考。

看到這裡初中沒畢業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想去古代?給多給少好歹是固定工資啊,哈哈!現在小學畢業的就會滿地打滾。

二.舉人

中了秀才以後就有了功名,可以繼續參加鄉試(秋闈),考上了就稱為舉人,相當於現在的初中升高中。秀才考成舉人從待遇上算是一種質的飛躍了,我們考上高中只覺得課程越來越難,人家中了舉人除了秀才的特權還有固定的經濟補貼,可以免除十人服役和賦稅,與地方官平起平坐,利用特權賺點錢是沒問題的。

除了以上特權舉人還可以被推薦做官,課本上的《范進中舉》裡面范進一大把年紀天天夢想著考舉人,就是為了能得到特權領些銀兩花,可見舉人的待遇對於普通人而言吸引力也是巨大的。所以高考落榜的人不要灰心,你已經是舉人了,雖然這樣想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可以自我安慰啊,哈哈!

三.貢士

成為舉人以後還可以繼續參加會試(春闈)考取貢士,相當於現在高考前參加會考,我們考合格了能保證畢業時拿到高中畢業證,且有資格參加高考,古人參加會試合格就是貢士,可以參加殿試。貢士的待遇比舉人要高一些,畢竟有更多的機會,但是不上不下的,差不多都是繼續參加殿試,跟現在高考前問你要不要報考一個意思,那些放棄高考只拿了個畢業證的小夥伴在古代屬於貢士了。

四.進士

考中舉人並順利成為貢士以後就可以參加殿試了,殿試是由皇帝主考的,考中前三名為一甲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授官了,剩下的為二甲和三甲進士,可以繼續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做官。進士就相當於現在參加高考後考上大學,考了重點直接被某公司錄取,剩下的要繼續進修,等畢業了才能去面試。

成了進士相當於後半生衣食無憂了,反正是餓不死的,有官做,有人擁戴。大學畢業四處找工作的小夥伴們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心酸,不過仔細一想,因為古代工業、科技不夠發達,治國需要這些讀書人,他們才會有如此高的待遇,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科技發達,交通便利,新起了無數行業,個人的人身自由也是遠超古代,我們還有什麼不平衡的呢。


時光印耀


進士、舉人、秀才的說法,流行於明清時期,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說明清的科舉制度,在這個基礎上回答題主的提問。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是四級考試。最初一級叫做童試,應試的學生叫做“童生”,通過了童試的學生,就是秀才。從“童生”的命名,我們可以推知這一階段的學生相當於今天的小學生,秀才則是小學畢業生。當然,明清時期的童生其實跟年齡無關,只要未通過童試的學生,不管是多少歲,都叫做童生。童生要成為秀才,並不容易,因為童試又分成三個階段:縣試、府試、院試。縣試合格,才能參加府試;府試合格,才能參加院試;院試合格,才算通過童試,成為一名秀才。洪秀全就幾次參加府試而未能取得及格的成績,俗稱連個秀才也考不上,相當於今天小學未畢業。

秀才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第二級考試:鄉試。鄉試中式者就是舉人,相當於現在高中畢業生吧。成為舉人之後,便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第三級考試:禮部主持的會試。會試中榜的考生,就是進士,相當於大學畢業生。

進士可以參加皇帝親試的殿試,亦即明清科舉的最後一級考試。殿試決定了進士的排名,其中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也即人們常說的狀元、榜眼、探花。


吳鉤的鉤沉


既然說古代的進士、舉人和秀才,本沒有必要一一列舉,從中間往兩邊說,也就是從舉人開始,上接進士,下連秀才,反而更能說明問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為什麼要從舉人往兩邊說?前面說的是原因之一,再一個就是對於中舉很多讀友都有直觀的印象,那就是曾經學過的一篇課文――《范進中舉》,中舉的直觀效果還是很明顯的,直接把年近六十的范進給刺激魔怔了。

神志不清,胡言亂語,一直好不了,是被他的老丈人胡屠夫,一個在中舉以前經常用言語侮辱辱罵他的人,中舉後要喝口酒壯膽子給了范進一巴掌,把他打醒的,據說魔怔的人被自己怕的東西就會醒,甭管真的假的,反正把范進打醒了。

這舉人能當多大的官,或者說按題乾的說法,處在什麼層次的知識水平,能讓范進追求六十餘年,一中還把自己刺激瘋了?


說實話,舉人的地位無論是在科舉體系裡面還是官僚體系裡面,還真是個不大不小的人物了,三年一舉,每個省二三十人的規模,二十個省也就是四五千人左右,這其中有近五百人可以中舉。

大概十比一的比重,再說到清華大學每年的大學本科生錄取人數都在七八千人,也就是說舉人的知識水平差不多相當於985重點高校的博士水平了。

能舉人基本上在科舉中已經算是上岸了,因為舉人可以接著讀書科考,再往上考就是進士了,也可以直接進入仕途,能當個縣太爺什麼的。

因此,秀才的話大概也就是高三水平,絕對超不過本科水平了了吧,而且秀才是不能入仕做官的,可以說秀才的地位是最尷尬的讀書人,說你啥也不是,你還有個秀才名頭,說你是個人物,又不確切,因為你就是比普通人厲害那麼一點點!


歷史三日談


有人就喜歡拿古事比擬今事,有些差似可比,有些則全然不可比。

可比的,比如古代的中央機構六部,如吏部可比今天的中組部、人事部,戶部可比財政部、民政部等,大體而言,有相近之處,如此比較,可方便今人理解。然囫圇著比,也容易犯糊塗,因為到底不是一回事。比如過去的刑部,有人比作今天的最高法院、司法部、公安部的合體,就不是太準確。

再說完全不可比的,這個題就是一例。

古代之有進士、舉人、秀才,屬於科舉體制上的名色,它本身就是一種享有特權的身份。請問科舉是幹什麼的?想當年唐太宗見來赴考的舉子累累而入場屋,不覺得意地笑道:“天下英雄皆入我彀中!”原來,科舉是收攬、籠絡天下人才的一種形式。科舉為官僚體制源源不斷地輸送後備資源。

宋人俞文豹雲:“大學校所以養士,科舉所以取士”,科舉是天下學校(各級官學,從國子監到府州縣學)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體系之間的中間環節,共同構成傳統社會的體制基礎,相當完備。

可是今天呢?從小學開始到初中畢業,屬於國民義務教育,其目的是培育適應現代社會的基本人才。進入高中,則為考大學做預備(大體如此)。讀大學則是進一步培養社會所需的各方面專門人才。大學畢業了(包括碩士博士研究生),大學生要到社會上自主擇業,一不小心就“畢業成失業”。

這與古代士人讀書,終極目標就是“貨與帝王家”是完全不同的。古代的秀才做不了官,青青子衿必須進一步考取舉人,才可能開啟仕途;舉人做不了大官,唯有中了進士才有好前程。可明清時代,六百多年,一共才幾萬名進士,人數非常少(不可太多,多了沒法安置,因為進士就是衝當官來的)。今天厲害了,博士每年就5萬多人畢業,碩士至少翻三番吧,本科生更甭提了,年年八百萬,跟國民黨的軍隊一樣多。當然,最根本的區別,還是這些大學生,國家都不會給官做,得自個找飯轍。

我記得在讀研時,一次在食堂吃飯,聽鄰桌几個本科生在議論,說他們考上北大,在古代相當於考上了翰林(從難度上可以這麼比,畢竟每年一個省能上北大清華的,就是高考成績最頂尖的那麼十來位。其實這麼比還不夠,古代中翰林,三年才一次,一次才幾個人,比考北大難多了),將來可以直接當官,無憂無愁,多美!哪像現在,還得繼續苦讀,不然將來沒法就業。我昨天答了一題,講的就是一個北大理工男,放假回家候車,還得抱本高等數學啃,可知競爭之苦了。

那件事我印象極深刻,想來今天的讀書人,到底不是古代的士人,都是苦孩子,就別跟古人瞎比找罪受啦😄!


皇帝不稱朕


縣考,府考,院考一系列資格考試通過的稱為秀才。院考由提督學政主持(相當於教育廳廳長,必須進士學歷)。通過的就是生員(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沒事參加下縣裡聚會,吟詩一首。是不是和擴招前的大學生很像?考上大學就基本決定了你的諸多待遇。

(秀才的待遇還可以,找工作壓力不會很大)

舉人是通過鄉試考試的人。鄉試是在省城的考試,三年一次,秋天進行。中了舉人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後即使會試不中也有作學官(教諭)、當知縣的機會。而且運氣好可以當到知府、道臺。再往上就很難了,比如海瑞就是那一百年裡唯一一個舉人學歷位列南京吏部右侍郎(副部)的人。今天也是如此,碩士去各種機關就是副科待遇,想上副部先讀博士再說。

(舉人找工作就容易多了)

(許多舉人會選擇這條路)

貢士就是在考上舉人後的第二天春天在京考試,稱為會試。過了會試就獲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如果不是這期間出現父母亡故、身體抱恙等彩票級概率的問題,就基本是進士了。所以往往說過了會試就是進士。也可以說貢士、進士都算博士。

(博士候選人,只要殿試沒有誣衊大明,一般都會成為進士)

(貢士第一名)

區別就是貢士參加殿試排名是要再排的,所以才有三元及第之說,證明多數會元不見得是狀元。能得到一甲、二甲才能成為優秀博士。才有機會繼續攻讀博士後。為國家修書,以北將來出將入相。沒機會讀博士後,就分配中央部委、省直、市直、縣城領導了。

(狀元的前途還是很好的,多數狀元都會副部以上)


一枚明粉


有人硬要說古代文盲多,今天文盲少,所以古今缺乏可比性。我想,都是與教育有關,與選拔有關,與地位有關,與名聲有關,怎麼沒有可比性呢。

一、秀才

秀才是古代最低一級的功名,導致今天許多人對秀才十分小看。我看前面的回答,甚至有人認為今天小學升初中的就算秀才了,實在是太小看秀才功名了。

科舉是隋朝開始,明代完善,清代發展到高峰。以清代的情況來看,要取得秀才功名,也很難。讀書人先要經過童生試,即在縣試、府試兩關考試合格後,才有資格到地州去參加院試,院試合格後,才能取得秀才資格。

童生試每三年舉行兩次。《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17歲考起秀才,《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19歲考起秀才。兩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一個17歲考起秀才,一個19歲考起秀才。現在回過頭來看看,秀才這個功名是不是象有些人說的那樣不值錢,是不是小學升上初中就算秀才了。我看古人的家譜,一般只記載人的生卒情況子女情況,但如果有誰是秀才,在譜裡一定是要記載的,譜書中對有秀才功名的人往往有專門的傳記。

至於古代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何種層次呢?從社會地位來說,相當於今天的重點大學畢業生。從考試難度來說,相當於考起了今天普通的985大學。從名聲來說,相當於大學研究生。

二、舉人

秀才參加鄉試合格的,就是舉人。

注意,鄉試不是在鄉里考試,鄉試是在省城舉行的。而且,每三年才舉行一次。取得秀才資格後,不是一定就有資格參加鄉試的,秀才在參加鄉試前,要參加本省教育主管官員巡迴組織的科考,科考成績優良的秀才,才有資格被選送到省城參加鄉試。每次鄉試後,考中舉人的名額很少,文化大省一般一百人左右,經濟文化落後的,四十到六十人左右。

三年才考一次,每次考中的人數這樣少,且考中舉人後,社會地位發生鉅變,普通人立即從被統治者變成了統治者,一個人考中舉人後,其家庭成員也跟著沾光,因為,考中舉人後,其親人也從此大樹底下好乘涼,所以,范進中舉後,才會狂喜得發瘋。

跟今天相比,從社會地位看,中舉相當於考起了副處級幹部。從考試難度來說,相當於今天考起了清華北大。從名聲上看,相當於今天的博士學位。

三,進士

考中舉人後,科舉大業尚未完全完成。朝廷每三年在京城組織一次會試,所以,舉人要取得進士資格,還需要進京趕考,會試一般取300至400名,會試取中的稱貢士,貢士然後參加殿試,殿試不再淘汰,只排名次,參加殿試後,就是進士了。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

與當今相比,從社會地位說,考中進士,相當於考上正處級幹部。從考試難度看,可能與考博差不多。從名聲上看,比當今高校的博導還高。


陽光空靈


從隋煬帝為打破門閥政治而設計出科舉制一直到清末廢除科舉制,兩千多年的時間裡科舉一直是中國文人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上升渠道。所以就導致科舉考什麼,學子們就玩命的鑽研什麼。而在中國古代以儒家為主導的文化體系中,儒家經典就成為科舉最為重要的考試出題方向。而儒家崇古的思想傳統也必然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乃至於考官。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導致考科舉的考生對社會現實的疏於關心,只鑽研經義的弊端。

所以,如果單論對於儒家經義,先賢文章的理解來說,哪怕是現在的一個漢語言文學的本科畢業生都未必有一個秀才理解的透徹。更遑論跟經過縣試,府試,會試,殿試四層嚴格考核選拔出來的進士比了。

但是,現在的學生有現在的學生的優勢。首先就是現代教育學科均衡,有文學,歷史,政治,數學等多學科,使現在的學生的知識面更全面。

第二 由於現代科技的應用,尤其是網絡的普及,使得現代人獲取知識的手段不再只侷限於書本,更加的簡便,快速。但是,這也導致了現代的學生知識根基變得不如古人牢固,對知識的敬畏也變淡了很多。

總之,如果單純的將古代的秀才舉人等與現代教育的學歷進行對比,是不公平也不全面的


風月笑平生


首先回答下你的問題,然後在介紹下科舉,秀才相當於高中畢業,舉人相當於大專畢業,貢士相當於本科畢業,進士相當於研究生畢業。

隋朝到清朝之間的科舉考試主要有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組成,在隋朝之前一般都是察舉、徵辟、孝廉,基本沒什麼考試。

童生試

童生試是在各省的範圍內舉行,分為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通過第三個階段的院試以後就看可以獲得生員資格,就是上面提到的秀才,院試第一名被稱為“案首”。通過童生試以後,就可以進入進入府、州、縣學學習。

生員每年會有考試,最後根據成績分為廩生、增生、附生三等,廩生與增生有一定的名額限制,公家會發放一定的糧食。

鄉試

解元

鄉試因為考試的時間在秋季,又被稱為“秋闈”,每三年在各自的省城舉行一次。通過鄉試後取得舉人資格,第一名的被稱為解元,第2-10名的被稱為亞元。

會試

會元

會試因為考試的時間在春季,又被稱為“春闈”,每三年在京城舉行一次,也就是影視劇中經常看到的進京趕考。通過會試後獲得貢士資格,第一名被稱為會元。

會試一般只有舉人與監生可以參加,其中監生分為貢生與廕生,貢生就是進入國子監讀書的生員,廕生就是靠父輩們的餘蔭進入國子監讀書的認,一般為官宦子弟。

殿試

狀元

殿試一般在會試之後沒多久就要舉行,皇帝位主考官,獲得貢士資格的可以參加殿試。通過殿試後統稱為進士。殿試錄取分為三甲,第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其中第一甲的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殿試結束後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授不同官職。

前面所說的三元及第就是鄉試第一獲得解元,會試第一獲得會元,殿試第一獲得狀元。三個第一,獲得難度可想而知。至於殿試中出現的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可能會有人有疑問,這個在後面的文章再介紹了,關於古代科舉制度的介紹今天就到這裡了。想了解更多傳統文化知識,那就點擊上面的關注按鈕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