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粉絲經濟,一場認知泡沫主導的困境

新媒體、粉絲經濟,一場認知泡沫主導的困境

縱觀人類文明史上最醜陋的行徑:大規模戰爭。

哪一次不是少數陰謀家煽動海量民眾而發動起來的——基於大眾的無知。

一二次世界大戰、極端狂熱宗教行為、恐怖襲擊……包括互聯網上消耗了巨量注意力資源的輿論之戰——而且通常還是無關要緊的輿論。

深入骨髓的無知與傲慢一旦成為一股潮流,引發的破壞遠在颶風之上——遺憾的是,多數人選擇視而不見

一、被忽視的粉絲生命週期

就拿新媒體運營(以及一切基於訂閱關係的粉絲經濟)來說,它也屬於大運營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然而無論是市場營銷還是互聯網運營中,作為戰略思考點的要素,客戶生命週期(傳統市場)、用戶生命週期(互聯網)——在粉絲經濟中卻鮮有提及。

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簡單回顧下兩大概念:

客戶生命週期:即客戶從初次使用某品牌商品到不再使用的整段時期。通常包括客戶初次消費、增加消費、高頻消費、消費減弱、退出消費等階段。

用戶生命週期:即用戶從首次接觸產品到認知、體驗、開始使用、習慣使用到退出產品的整個時間跨度。

*注:具體階段視不同類型產品略有不同。

對於粉絲經濟,為何鮮有人提出及探討粉絲生命週期的問題

聲明1:我指的不是網紅(或自媒體作者)本身的生命期,而是指其粉絲從關注到流失的生命期。

聲明2:粉絲經濟泛指一切新媒體、自媒體、微博、知乎大V、娛樂網紅等所有基於“關注”關係的泛內容產品(注意,屬於產品),下文主要以公眾號運營作為說明對象。

是這個問題對“粉絲經濟”的運營成果無足輕重?不是。

是這個問題不適合於“粉絲經濟”的運作實際?不是。

還是這個問題很“隱蔽”以至於多數人看不到?說對了一半。

首先,粉絲生命週期的存在確實模糊、隱蔽,但肯定的說,業界不會沒人意識到這個“這麼大的問題”,這背後有著更深一層的動機

下面,我們先從這個“隱蔽性”說起。

提醒:本文觀點也許適用於許多情況,但未必全面,請務必批判式閱讀,更多的是啟發心智。

二、存量粉絲帶來的認知泡沫

如果你運營過一款獨立APP產品,應該對用戶的“流失感知”是很直觀的——畢竟

多數用戶的流失與卸載行為是同時發生的。

但這事兒要放在“粉絲商業”,事情可就大不一樣了,粉絲的實質“流失”與“取消關注”的這個行為多數不同步

那公眾號來說,畢竟訂閱多少公眾號並不會佔據多少手機內存,既然我直接從注意力層面上無視一個號比取關一個號更便捷,那麼我也就懶得動手了。

這兩者“用戶退出成本”的微小差異,卻形成了兩個巨大的差距。獨立APP產品的用戶存量很有參考價值,但

『粉絲經濟』的粉絲數目——泡沫很大

這就是粉絲經濟的粉絲生命週期缺乏存在感的本質原因——多數已經消亡的用戶依然還在關注著你(真正意義上的殭屍粉)

但是,那又如何?

大驚小怪的,評估自家商業價值時粗略的把粉絲總數打個折不就行了麼。

嗯,如果問題這麼簡單,那麼也就沒有將本文作為專題推出的必要了。

“粉絲生命週期”是存在感差,但缺乏存在感不代表重要性差,就好比“細菌”的概念在醫療史中的地位一樣——細菌的存在感更差,我指的是在漫長的醫療歷史中,但

自從它16世紀首次被發現後,就徹底改變了西醫的發展軌跡了。

我想說的,“粉絲生命週期”的觀念雖然既非獨創,也不是全新,但業界卻從未“重視”過,但一旦我們將這個理念引入(是必須引入的)到粉絲商業中。它對一切粉絲商業的價值評估、戰略導向、未來發展趨勢——或許也是顛覆性的改變

三、引入粉絲生命週期理念,重新思考新媒體運營

“粉絲生命週期”就像粉絲經濟的靈魂,存在感低,難以量化,但其長短對一個粉絲經濟的體量大小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權重”之一

當今社會盲目崇拜數據主義,以虛偽理性的名義,過度簡化思考,極大的提升可量化數據的權重,漠視難以定量的指標凡事只要能扯到具體數字的就是“科學的、專業的”,否則就是“空口無憑”

你要打動投資者、打動老闆、打動支撐同事靠的不是“洞見”,靠的是誰引用的數據多,誰的算法、公式“逼格高”……這種看似專業的“偽專業主義”時至今日已經佔據了主流

至此,我們也必須警惕:

新媒體的粉絲運營思路跟獨立APP的用戶運營思路看似類同,實則差異巨大

就拿“精細化運營”的思路來說,比如,獨立APP用戶就需要非常重視新手用戶的引導,但粉絲運營的重點就不在此處了。

又比如,獨立APP的日活躍用戶是以用戶啟動APP(登錄)作為衡量標準,這個想法移植到公眾號運營上,自然而然是以“閱讀量”作為活躍度的核心參考指標。

但這裡面是很大不同的。

用戶打開獨立APP的行為基本上可以確認屬於“活躍用戶的行為”,但讀者點開公眾號呢?有太多幹擾因素了:手誤、紅點強迫症、被標題“騙”進去、光看標題轉發……

內容類產品之所以具有商業價值是因為它吸引了用戶的“真實注意力”對於“打開瞬間關閉”的行為(也記為閱讀量),怎麼能視為有效活躍值呢?

那麼,什麼才是衡量粉絲活躍度的精確指標?

其實我早在(極簡數據分析法:如何用數據視角洞察真相)中就提出來了,我們不應該只看閱讀數,更應該關注“閱讀完整率”(活躍率的指標應該是“有效閱讀數”,閱讀完整率的指標苛刻的多,只是我認為它能反饋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從技術角度講,統計“閱讀完整率”或者哪怕是“有效閱讀數”都非常簡單,但目前好像還沒有內容平臺為內容運營者提供這個數據(搞的我每次都只能通過複雜的算法粗略統計出來)。

為何閱讀完整數(有效閱讀數)始終無法普及?它們可是更精準體現公眾號價值的關鍵指標啊。

或許問題正在於此。

資本家們以活躍率作為互聯網商業重要的價值評估指標,而活躍率如果與閱讀量掛鉤,不僅統計簡便,更關鍵的是,數字好看啊,關鍵是,還能掩蓋估值泡沫

否則一個10萬+的閱讀量如果統計出幾百的閱讀完整率那讓投資方、廣告主情何以堪啊。

公眾號價值 = 活躍訂閱用戶數 * 用戶質量 * 對用戶影響力

這個公式其實適用於所有的粉絲經濟。而閱讀完整率恰恰反映的是“活躍用戶數”以及“對用戶影響力”

那麼,為了從高度同質化的粉絲經濟戰場中脫穎而出,除了要重新思考粉絲經濟的“活躍率”、“影響力”,在運營策略上偏向於優化“閱讀完整率”之外,還需要做哪些改變呢?

當然必須將“延長粉絲生命週期提升到戰略高度啊。

四、粉絲生命週期取決於哪些要素?

時至今日,幾乎所有新媒體機構在部署戰略資源、實施運營策略是,其公眾號運營依然是圍繞拉新、促活(當然還有變現)展開。

粉絲增速慢了?外部引流啊、互推啊、提升發文頻率啊……

閱讀量活躍率低了?策劃活動啊、H5啊、拉大V分享啊、病毒傳播啊……

這種頭疼治頭,腳疼治腳的線性思維多數時候除了緩解矛盾之外便於事無補,有時甚至是飲鴆止渴(比如盲目燒錢補貼、不計後果的擴張)

多數時候,我們腦海中第一時間冒出的答案充其量只能解決低價值的問題,高價值的問題如果如此淺顯明朗,它怎麼可能會是“高價值”呢

迴歸粉絲經濟的問題,目前業界均認為:大環境不好,紅利期已過、活躍率下降、競爭激烈……這些問題難道不是眾多公眾號日積月累採用“直白策略”所導致的麼?

擺脫困境的方向不是拉新、不是促活,而是一種嶄新的視角——思考如何有效延長粉絲生命週期。

如何延長?

聲明:以下策略僅適用於“粉絲經濟”相關“泛內容產品”(直播網紅本人就屬於一種內容產品)

我們不妨先簡單看下粉絲生命週期的主要關聯因素:

  • 內容屬性

  • 用戶認知水平

  • 內容深度

  • 內容成長速度與用戶自成長速度之差

  • 開銷用戶的程度

新媒体、粉丝经济,一场认知泡沫主导的困境

1)內容屬性

“泛內容產品”也屬於產品的一種,我們不妨先借鑑下典型的產品——就不同屬性對用戶生命期帶來的“延年益壽”效果來說:

產品的工具屬性 > 社交屬性 > 泛娛樂屬性

PS:我之所以強調“屬性”是因為多數產品都存在多種屬性,比如淘寶的主屬性是電商工具,但也存在社交與娛樂,只是並非主導。

這不難理解,比如淘寶、京東,對一些用戶而言,甚至會用一輩子(只要這些企業不倒閉);社交就未必了,比如曾經的QQ、陌陌、豆瓣再到現在的微信,難說;娛樂類更不用說了,曇花一現數不勝數。

注:我只是說多數情況,不是絕對,有些娛樂類產品的生命週期也很長,比如殺人遊戲(包括其多種演化版本比如狼人殺)好像從上世紀就已經流行了。

聲明:一直主張“適度原則”,從沒說人們不要娛樂,而是要適可而止,請勿隨意揣測、扭曲我的意圖。

所以,簡單小結即是:工具(資源)屬性>社交屬性>泛娛樂

2)用戶認知水平

通常來說,認知水平越高的粉絲,對某類內容的生命週期通常越短,說句大白話,聰明人沒那麼好糊弄,更容易從繁雜的表象中看透本質,自然對內容的創造性、審美度諸多要求。

這或者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為何當下不少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其主流用戶群體“恰好”也屬於“傻白甜”的用戶——這類用戶生命期長,相對的就更容易累積海量的“活躍用戶”

上述結論反倒解釋了文章開頭的現象——有些人大放厥詞:大眾變蠢世界變美——或許這些人也明白,多數娛樂類產品的成功就是基於大眾的蠢為前提

3)內容深度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否公眾號的內容定位為“有深度”從一開始就錯呢?或者說,這將是一條異常坎坷的路?

未必。

在絕大多數互聯網商人眼中,“傻白甜”用戶都是一塊肥美嫩肉,誰都想啃一口。此外,內容簡單、門檻低、同質化嚴重,自然就導致了異常慘烈的競爭(貌似不幸言中當今現狀)。

除此之外,變革式的人類文化的傳播向來都有一個特點:快、狠、廣。一旦主流意識形態一夜間驟變(從愚樂到清醒)……會發生什麼事呢?

嗯,諸位都是高層次讀者群體,我就把這個問題再往深一點說:從生態視角、企業戰略配置的角度看,一個在“淺內容定位”中過度優化了的組織,幾乎是不可能在“深內容定位”中取得任何競爭優勢

按照塔勒布(《黑天鵝》作者)的觀點:這是一個脆弱的系統。

我們既要腳踏現在,也要眼觀未來。

4)內容成長速度與粉絲自成長速度之差

我們不應用線性思維思考,更不應以靜態思維看待問題。

現實中,用戶在成長,你的內容自身也可以成長。

所以,不難理解,產品自成長速度如果比用戶自成長速度慢,用戶生命期就會極劇縮短,反之,就會大幅度延長。

5)開銷粉絲的行為

比如,傷害粉絲利益的變現、或者推出大量低質量、同質化內容等等,都會讓粉絲生命期縮短。

六、提升粉絲生命週期的三大方向:工具化、社交化、內容

有機

基於上述對粉絲生命週期的關聯因素的深度剖析,我們也就可以在不改變自身內容定位的前提下,探索三大應對策略:

(1)內容增加工具屬性

工具屬性價值的永恆性一直就像是Bug一般的存在。就好比我戴著的眼睛,說實話,我實在不喜歡,但還是得依賴它。

相應的,任何類型的“泛內容產品”其實都可以抽離出它的“工具屬性”,比如:

  • 美女網紅,是不是可以出些“搭配教程”或者“教人化妝”?

  • 職場內容,是不是可以提供一些諮詢服務、職業測評服務?

  • 就連漫畫類公眾號,比如混子曰都可以推出一些養車、護車的工具教程。

  • 至於時下微信公眾號提供了“小程序關聯”,可工具化的例子就更多了。

然而,雖然工具屬性可以一時作為護城河,但它的門檻其實畢竟不高,如果其他同類競品也提供一樣的“服務”,我們還得另謀生路。比如,下面的……

(2)內容增加社交屬性

不少人會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社交”——跟人打交道,加入某組織。

這或許是前年起“社群運營”火起來的原因之一。據我瞭解,多數的“社交化”之所以最終以“廣告群紅包群”而失敗,問題的根源恰恰是“把通訊當互動”、“把交流當社交”。

你們的情感化基礎在哪裡?

社交背後的本質是一種人際情感,再往深了說,是一種“難以適應的愉悅型刺激”。這就是為何人們跟喜歡的人(不限於情侶)在一起就會感到開心的緣故。

順帶一提,物質類刺激更多的是帶來多巴胺,但不會帶來幸福感。

或者可以簡單的說,增加社交屬性就是增加用戶的幸福感。

工具屬性、社交屬性一結合,可以說是一個有一定生命力的粉絲商業了,但是,我只能說“還不錯”,離“優秀”還有一段距離。

那麼,一個“優秀”乃至“卓越”的泛內容產品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且看下面根治之道:

3)組織有機化,內容自身持續蛹變

從生物神經學的角度看,根源上,人類的認知導向都是基於“經濟原則”——即以最小的加工努力獲取最大的認知效果

當然,多數人是憑著直覺(大腦的先天性決策算法)來選擇如何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資源的。

即,“略微”高於粉絲認知層次的內容是最容易被大腦解讀為“有趣”的。

簡單了(看透了)則乏味;

而過於複雜了大腦無法識別也會被解讀成乏味。

新媒体、粉丝经济,一场认知泡沫主导的困境

所以,對任何泛內容產品而言,

理論上,只要我們的內容“蛹變速度”能夠持續跟上粉絲“認知升級”的節奏,我們就能無限延長這些粉絲的生命週期

順帶一提,哪怕用戶認知本身沒有劇烈升級,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社會意識形態的潛移默化,我們的內容也必須階段性“蛹變”

這裡說的“蛹變”,不是指內容層面的修修補補、換湯不換藥,比如:排版風格美化,語言措辭生動活潑(所謂人格化)等等,而是“思想內核”的升級。

事實上,幾乎各行各業的不朽之作都具備這種特性——似乎你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閱讀”都能悟出點獨特的體驗,比如《紅樓夢》。

當然,把所用不同認知層次的內容完美的融合至一個靜態作品中,通常都是傳世級別的作品……放心,粉絲也不會對內容生產者的要求高至如此,你只需保持跟其認知升級同一個節奏而已。

那麼,這些“蛹變”的實質是什麼呢?

內容生產者的持續自我突破,然後傳達給讀者一種全新的欣賞視角或思維視角。

它不是微創新,而是實質性創新,不斷地突破內容生產者自身的上限。

它不是改變內容定位,而是對之前內容繼承之上的實質升級

這也是符合人類思維的自我成長模式:

我們從一個簡單的目標著手,比如嬰兒肚子餓,通過“哭”來“使喚”家長,進而慢慢習得複雜的“社交”能力——這整個過程經歷了無數的“實質性突破”,只是我們忘了把這種能力延續至“後教育”時代罷了。

七、尾聲

人類文明史似乎歷來都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傾向,除非遭受致命打擊,否則永遠學不會真正的謙虛、徹底的開放。

泡沫有很多種,然而最大的泡沫無疑是認知泡沫——不是人們不夠聰明識破,問題恰恰在於,人們“看得穿看不破”。

尤其是,當所有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時,有誰敢站出來說:地球不過是宇宙中再渺小不過的一個存在而已。

但是。

人們未必要在真相之上做點什麼,但人們至少有捍衛自己認知真相的權利

新媒体、粉丝经济,一场认知泡沫主导的困境

熱門閱讀:

新媒体、粉丝经济,一场认知泡沫主导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