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中国的最后的封建社会大清朝,历经二百多年,十二位皇帝。清朝的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 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三岁登基,即位于太和殿。五岁退位,缘于武昌起义。丁巳复辟,再登帝位。被撵出宫,逃亡天津。投靠日本, 建立伪满。伪满覆灭,溥仪被俘。先监禁于苏联,后囚禁在沈阳。1959年特赦,成为公民一枚。自食其力,工作勤勉。先在北京植物园卖门票,后在全国政协文史委任委员。常感孤单,夜思祥贵人谭玉龄。红娘牵线,与美眉李淑贤喜结良缘。罹患肿瘤,医治无效。六十一岁,驾鹤西归。其骨灰,先埋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后迁于华龙皇家陵园......。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光绪年间,清政府已经购买机器,开始制造银元和方孔铜钱。从1900年后,各省见广东省制造的铜圆,大受民众欢迎,制造局获利颇丰。因此,各省效法,争相制造铜元。以致后来铜元泛滥,政府不得不加以限制。到了宣统年间,机制币正在逐步取代铸造币,机制方孔钱及机制铜元,大有取代铸造钱币之势。这里面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从钱局方面来说,制造机制币,能够从中获利。二是对民众来说,由于铜元外形精美,重量适中,因此,乐于接受。三是普通民众在日常小额交易中,使用小平钱的频次较少。因为当时通货膨胀,物价较高。以光绪年间的物价为例,一个鸡蛋的价格,是3——5文;一斤猪肉的价格,是30文;一尺棉布,价格在10——20文之间;做一身普通的棉布衣服,材料加手工,大概需要400文钱。宣统年间的物价,还要高于光绪年间的物价。这这样的情况下,银元和当十铜元,自然成为了

“主币”,而小平钱退居为“辅币”,只是偶尔找零使用而已。小平钱的使用范围和场合,已大大的缩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宣统年间的钱局,就没有必要各局都制造钱币。宣统年间,中央的制钱局,只有户部宝泉局铸造过宣统通宝。而工部宝源局,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已被裁撤省局制造过宣统通宝的,只有宝广局、宝福局和新疆局等几局。其它各省的钱局,或裁撤,或停制。宝泉局仅铸造过冶铸法的钱币。新疆的个别铸造局,也继续使用冶铸法铸币。由于上述两局铸造的宣统通宝钱型较小,又由于宣统皇帝登基时年幼,所以,人们通常把这种铸币称为“小宣统”。宝广、宝福局,只制造过同文机制币

。宣统年间,用机器制造钱币,正在逐步取代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冶铸制钱法。

一、铸造钱币: (一)宝泉局 宝泉局铸造的宣统通宝,有大小两种,大钱稀少。该钱效法光绪时期的钱币,制作十分规整、精美,钱文也十分工整、秀美。其观赏性,不亚于光绪小钱。有大字版、小字版之分。两种版别,市场价格基本相同,没有仔细区分之必要。又有大样、小样区别。大样的较少,价格也高于小样钱币。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下面,我们通过四枚宝泉局铸造的宣统通宝的实物,看看该局铸造的宣统通宝的形制(见下图)。先看参数:径宽:1.9cm;重量:1.82克。其大小、重量,和光绪小钱基本相同。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二)、新疆局 新疆铸造的宣统通宝,为新疆红钱之一,有大小两种。大钱当十,背文记值。其材质为红铜。钱文为楷体,大字,书文较美。但从整体形制看,制作粗率

,钱型的观赏性不强。但新疆红钱存世较少,价格也高于宝泉局的同文钱币。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二、机制钱币

宝广、宝福二局,都是机制的宣统通宝。其形制,和传统冶铸法铸造的铜钱有所不同:虽然也是外圆内方,但穿口却制作成圆形。方正的内郭和圆形的穿口之间,自然留出少许“地章”。两局使用的雕模,正面的钱文相同,书体统一为楷书。所不同的,只是钱背穿右的满文局名。因此,两局的机制币的制作,外形都十分精美,极具观赏性,受到当时极其后人的喜欢和追捧。

由于当时的大额交易用银元,小额交易用铜元,后来的机制铜钱的制造量也大幅缩减。这就使得机制的宣统通宝铜钱,在现在的的钱币市场上,数量很少,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有拍卖公司拍价,价格低者,二、三十万;高者,七、八十万。泉友们可在正规的拍卖网站,查得近几年来的市场行情。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顺带提一下。宣统年间,除了行用钱外,官方还铸造、制造了一些花钱。这些花钱,多为宫廷用钱。数量极少,市场价格不菲,甚至高于机制的行用钱。当然,有的花钱,是否为官方铸造、制造,或者是否为宣统年间铸造、制造,泉界尚有争议,尚有待于泉家进一步甄别(见下图)。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藏得几枚“小宣统”,闲话一段造币史

上列花钱,从形制来看,都极为美观。其中的机制花钱,可断为官方所制。翻砂铸造的个别花钱,有私铸和后铸的可能。但即使是私铸、后铸,仍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