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被認定的“潛力股”,為何都走不遠?

01


小涵三個月前被行政總監招進公司,作為儲備培訓經理來培養。由於小涵形象氣質俱佳、口齒伶俐,學的是播音主持專業,面試時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在20多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試用期間,有12次週會,3次月會,均由小涵主持。可被寄予厚望的小涵,在每一次主持的過程中,都表現得很慌亂,甚至會出現冷場和語無倫次的情況。前幾次,以為小涵還不太適應,可3個月過後,小涵的表現情況沒有一點改觀。

總監很失望,同時也百思不得其解:憑自己閱人的經驗,感覺小涵明明應該是那塊料,怎麼就連最基礎的一關都過不了呢?


職場中被認定的“潛力股”,為何都走不遠?


02


公司招的銷售人員,類似的情況,也是層出不窮。學歷高、人聰明、顏值高,貼上這三類標籤的新人,會被領導格外關注和重視。可往往這些被認定的更有潛力的人,大多走不遠。基本上,都被原本不那麼被看好的新人超越,有些甚至會直接被淘汰出局。

經常會有人私下裡來拿這些新人打賭,由於冷門頻出,後面那些一眼看去就覺得行的人,反而都成了冷門。

職場中被認定的“潛力股”,為何都走不遠?


03 究竟是何原因,這些看上去有潛力的人,大多都敗下陣來?

回到故事一。在辭退小涵前,總監找小涵進行了一次長談,瞭解到的原因,令他大跌眼鏡。原來,小涵一直非常在意自己的齙牙,覺得這是自己最大的缺陷。臺下的人一多,一齊仰視她,她總是抑制不住地覺得別人都盯著看她的門牙。所以,她才會因此而頭腦斷片,一段片就出現慌亂,一次比一次表現得不自信。

小涵的門牙難看嗎?其實如果不是她今天這樣強調,還真沒發現。這麼一點不算缺陷的缺陷,卻成為了小涵的命門。

我們再看看那些看起來“最具潛力”的銷售新人。如果花一天時間觀察他們,會發現他們的聰明、學歷、顏值根本就派不上用場。給客戶撥一通邀約電話,要坐在那裡心理鬥爭很久:萬一對方在忙怎麼辦?他會不會嫌我煩?這話術設計的不太合理吧?掛我電話怎麼辦?.......

這些看上去很有潛力的人,似乎都很喜歡給自己加戲,給自己加足了內心戲。正是這些沒有必要的戲份,使他們沒法走出來。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應”,指的是人容易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的關注度,實際上,別人眼中,我們根本就沒那麼重要,都只是心理作祟,在給自己強加戲碼。

這些外表和天賦出眾的人,又多數具有“完美傾向”。在自己心理時常要維持對自己聰明、能力強、魅力的外部評價,而但凡有損於這些評價的行為,都會在心理受到抑制,放大痛苦,讓自己沒辦法正常突破。


只有破除“完美傾向”,才可能讓能力、薪水得以提升,個人得以成長。

職場中被認定的“潛力股”,為何都走不遠?


04 關於破除“完美傾向”的2個小建議。

1. 對邁出第一步的行動,只定“60分”的預期

很多人邁不出去,無法突破自己,往往是將100分的標準強扣在自己的頭上。其實,合理的做法,是隻需要先達到“60分”的及格線就行。你會發現無比輕鬆,又無心理壓力。

達成“60分”的及格線後,再考慮去做加法,每一筆都會是加分項,往往能讓自己在輕壓力狀態下,取得更好的表現。

2. 破除對關注自身缺點的執念

無論是相貌的,還是能力方面的,先學會真正接納那個不怎麼完美的自己。

觀照一下自己的習慣,你回顧一下,那些你最開始覺得不那麼好看的同事,後面真的還一直去在意他是否好看嗎?似乎,現在看來,好像也還算順眼了。再回想一下,那些在工作中犯過錯的同事,你還記得清來龍去脈嗎?似乎也就那麼過去了,很多事根本就沒了印象。

所以,個人的瑕疵,其實只有自己最在意,只是執念。


職場中被認定的“潛力股”,為何都走不遠?


寫在最後

能讓自己收穫,取得成果的,只有行動;那些流於表面的,所謂的天賦,在真正善於行動的人面前,可算一文不值。面前所以,別跟自己過不去,不要怕犯錯,大膽去幹。每一種經歷,最終收穫的終歸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