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影響”,宋志平有些話要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說

自疫情暴發以來,各行各業因隔離、封路、關門、延遲復工等因素髮展暫緩,資本市場出現了一定的恐慌現象。面對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主力軍,上市公司應該做些什麼?投資者們又該如何理性投資?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啟真實踐教授、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給出了方向。他結合上市公司在此次抗疫過程中的表現,提出上市公司要努力提高自身"應對力",增強"抗壓力",營造"復原力",做好三個"緊盯"。同時針對投資者的投資理念,他也提出了應對建議。

此次抗疫過程中,上市公司"表現"如何?

宋志平:抗擊疫情,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我們3700多家上市公司,全覆蓋國民經濟90個門類。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各行各業的上市公司充分發揮自身的產業和專業優勢,各施所長,各盡所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從三個方面發揮了"先鋒隊"的作用,展現了上市公司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主力軍的責任和擔當。

一是有一大批企業捐款捐物,馳援武漢。截至3月2日,共1150多家上市公司捐贈款物累計約61.40億元;

二是很多相關企業加班加點趕製防護製品和藥品,保障市場供應。中國石化、比亞迪、工業富聯等企業,還調配資源,援產口罩和消毒液,來滿足各方面對防護物資的迫切需求;

三是廣大上市公司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及時有序復產復工,為全面恢復經濟做出積極貢獻。

面對疫情,上市公司應該做些什麼?

宋志平:面對疫情影響,上市公司要努力提高自身"應對力",增強"抗壓力",營造"復原力",做好三個"緊盯"。

一是緊盯疫情。疫情可能不會短期內結束,大家心理上要有充足的準備,不能有任何鬆懈,在人力、物力、財力上要做好安排。"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要努力做到員工防護萬無一失。

二要緊盯市場。近期市場變化比較複雜,要認真把握,根據市場需要的輕重緩急,妥善安排好各項生產經營工作。

三要緊盯資金鍊。確保資金鍊安全。要積極和政府、銀行以及上下游企業溝通,預估疫情持續時限將給公司帶來的困難程度,對公司收入及現金流的影響做出預判和預案。動員幹部員工共克時艱。

此外,要提高上市公司經營質量,企業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做大做強主業,減少和清理非主業投資;二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積極開源節流,控制各類經營風險;三是進行有效創新,減少盲目創新;四是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激勵機制;五是開展良性市場競爭,不進行惡性價格競爭;六是進行有機成長,重視內生式有機成長,企業的重組併購也要建立在服從戰略和產生協同效益的有機重組基礎上。

疫情對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宋志平:客觀上,疫情會對部分行業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動造成暫時性的影響,對宏觀經濟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預期會帶來短期的負面影響。

節後開市第一天市場出現較大幅度波動,也正是這種短期負面影響的體現。

正是基於負面影響的考慮,前段時間,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提出了30條務實的措施,釋放出積極的政策信號。

此外,有關方面也正在研究恢復生產、穩定經濟的政策措施,以及市場出現異動時出臺和研究對沖工具。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對改善市場預期、緩解市場恐慌情緒、防止非理性行為,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3年的非典對中國經濟也帶來了很多不良影響。在非典高發的4月份至6月份,GDP增長率從10%掉到了7%,再掉到了4%,但到當年7月份就徹底復甦。那還是我國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疫情。

相比於非典時期,我們國家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更有組織,更迅速,更透明,採取了一切必要措施來遏制病毒蔓延。所以,我們要有信心。

上市公司當前應如何做信披,以便投資者理性投資?

宋志平:特殊時期,監管層已經做出特別政策安排,尊重市場規律,體現監管彈性,靈活妥善調整企業信息披露等監管事項、適當放寬資本市場相關業務辦理時限、減免疫情嚴重地區公司上市等部分費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精準助力上市公司應對疫情影響。

根據有關通知,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交易所將設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專項服務通道,就本次疫情涉及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關業務接受諮詢,支持上市公司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及相關信息披露工作。調整上市公司年報、業績預告等信披安排。

作為上市公司,如因受疫情影響,上市公司在籌劃併購、融資等事宜出現變動的,要依法依規做好相關信息披露工作,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投資者決策所需信息。

受疫情影響,上市公司在生產經營等重大事項達到信息披露標準的,一定要按照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及時披露,依法保障廣大投資者的知情權。

我也很支持和鼓勵上市公司通過網絡與投資者溝通交流,增進投資者信心。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作為公眾公司的最基本義務,也是最重要的義務,在特殊時期,也要依法依規把信息披露工作做好,不能掉以輕心。

我也想對投資者說,根據很多信息,疫情是可治可控的,疫情的影響不會是長期的。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的投資理念也應該有一個調整,要回歸到中長期投資,中長期持有。

上市公司應如何加強自身防控?

宋志平: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上市公司一般規模較大,員工眾多,在疫情防控中肩負著尤其重要的責任。

大家一定要對疫情防控足夠重視,哪怕是所在地目前病例不多,也要充分認識到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

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工作部署,把工作做實做細。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刻不容緩、不容鬆懈。

大多數上市公司馬上要面臨著節後開工的重要節點,一定要加強管理,教育培訓員工做好防護,在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的同時,謹防並確保不發生聚集性感染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