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柏瑞柳軍:市場是船,ETF是帆。

近期A股市場波動加大,加上科技類主題基金和ETF基金髮行放量,科技類ETF吸金顯著,價格波動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市場上不斷有ETF有助漲助跌的質疑聲,特別是,過去一週海外市場出現近十年以來的斷崖式下跌,ETF泡沫化是否會催生新的金融危機?有人開始把風光無限的ETF與2008年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CDO相提並論。


ETF通常被稱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它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與普通開放式基金不同的是,ETF的申購贖回必須以一籃子股票換取基金份額或者以基金份額換回一籃子股票。由於同時存在二級市場交易和申購贖回機制,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淨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套利機制的存在,不僅使ETF價格與基金淨值不會偏離太多,走勢幾乎完全相同,同時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避免了被大額資金操縱或者衝擊的風險。


ETF本質上是一種跟蹤特定指數的開放式基金,具有交易便利、跟蹤緊密、流動性較好的特點,其申購主要是通過直接接受股票實物申購,ETF基金自身並不會主動大量購買股票。因此,ETF相當於把一籃子股票打包成一隻“大股票”在市場上交易,既不像CDO通過互換以及層層信用增信之後,投資者已無法識別底層資產的具體情況,而隨著泡沫破裂以及信用中介人自身陷入危機,導致風險連鎖反應不斷被放大最終崩潰,ETF的底層資產透明,每天公佈組合,也不存在信用提升的問題;也不像分級基金在市場上行時通過上折安排,不斷增加槓桿,加速市場上行速度,進而推升資產價格泡沫,ETF並沒有為投資者提供資金槓桿,因此,

投資者交易ETF和交易一籃子股票本質上沒有區別,但交易便利度和效率均有所提升


ETF從1993年誕生起,已有近30年的時間,經歷了數次金融危機,在過去的危機中ETF並沒有給市場帶來負面影響,反而在危機過後,ETF解決了增加市場透明度的問題,在某些國家和地區還成為政府基金維護市場穩定的工具,數量和規模也都出現了持續增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ETF解決了信託關係下投資者對組合不透明的詬病,另一方面,隨著市場有效性的提升,主動基金戰勝市場的難度越來越大,資金從主動領域向被動領域轉移只能說是投資者的理性選擇。


隨著ETF逐漸被投資者認同和接受, 被動管理規模(包括ETF和指數基金)逐步趕上了主動管理的資產規模。但另一方面,在美國ETF市場每年清盤的ETF基金也是比比皆是,內部競爭激烈,能活下來做大的產品也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正是在這樣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ETF成為資產管理行業的中堅力量


近期市場波動加上ETF市場熱度上升,投資者必然會聯想到ETF在市場波動中的作用,免不了會有ETF是市場波動的起因還是結果的疑問。ETF,就像股票一樣,也是依附於整個市場。經濟趨勢、企業盈利、投資者情緒以及各種各樣的因素都可能導致市場發生變化,而ETF的價格也隨著市場發生變化,ETF價格的變化最終是反映其跟蹤的標的指數的價格變化。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市場的波動上升時,ETF的波動也會上升,這就使得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是ETF製造了市場波動和扭曲了市場價格,要知道即使沒有ETF的存在,市場的波動和危機也同樣在那裡。簡而言之,ETF的價格波動只是反映市場波動的特徵,而不是驅動市場波動的始因。


另一個事實是,儘管ETF規模成長迅速,但相對於整個市場的規模而言佔比仍然較低,在美國,ETF及指數基金持有的股票資產佔到整個股票市值的10%左右,而國內的比例就更低,僅有1%左右,難以對整個市場起到決定性的作用,ETF的每日成交額佔比最多也不超過5%,這樣的比例確實很難成為ETF具有影響市場波動的證據。相對於整個資產管理市場而言,ETF的市場的影響力遠不如主動管理基金,ETF的投資更分散,集中度更低,對個股的影響力也很有限。


市場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市場的參與者也比我們想象的更復雜,最終驅動市場波動的決定性因素還是人的行為,ETF作為工具,其本身不具有影響市場的能力,使用工具的投資人以及他們帶動的資金才是行情波動的源頭。


當然,ETF作為在國內正在興起的事物,也會遇到成長的煩惱,為了ETF的健康發展,ETF管理人一方面應在指數和產品開發時,注重指數的質量和合理性,給予市場正確的引導。另一方面應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以資產配置和長期投資的理念培育投資人良好的ETF投資習慣。 ETF作為具有高度透明、費用低廉、跟蹤緊密和流動性好等優勢的產品,是市場的帆,合理利用ETF這一工具,就能使市場這艘帆船在未來大風大浪中行穩致遠。


華泰柏瑞中證科技100ETF聯接A(008399)

華泰柏瑞中證科技100ETF聯接C(008400)

華泰柏瑞中證500ETF聯接A(001214)


風險提示: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基金投資需謹慎,詳情請參閱相關法律文件。



風險提示:轉載內容僅代表該第三方觀點,並不代表華泰柏瑞基金的立場,內容僅供閣下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華泰柏瑞基金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直接或隱含的聲明或保證。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