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調壓“指尖”澆田,淄博供電科技助農春耕春灌

3月10日,在麥田裡澆水的淄博市桓臺縣果裡鎮東店村村民孫玉富遇到了一樁“蹊蹺事”。昨天用的好好的機井,今天上水怎麼變緩慢了?他忙掏出手機在“灌溉服務群”裡@了用電管家孫兵:“這到底是咋回事?”

孫兵是國網淄博桓臺縣供電公司果裡供電所的技術專責,也是東店村“灌溉服務群”的群主。他拿著手機擺弄了幾下明白了原委:“孫大爺,彆著急,兩分鐘幫您搞定。”果然,一眨眼的工夫孫玉富就發現,機井上水又和昨天一樣迅速了。原來,是供電“雲端服務”幫了忙,這也是桓臺縣供電公司今年春天才嘗試的助農新技術。

“機井上水量突然變小,原因是澆地的機井開得多了,變壓器輸出的電壓就變低了,水泵出力自然就小了。”桓臺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榮文光介紹,這種情況在每年的灌溉高峰期都會遇到。以前採取人工方式,現場對變壓器進行電壓調節,從走流程到做措施,往往需要停電一個小時才能完成,而用電高峰過後還要再將電壓調下來。桓臺縣是我國江北第一個噸糧縣,有3.2萬眼灌溉機井、2180個農灌臺區,如此往復費時費力不說,還會影響農民正常灌溉。

疫情期間,淄博供電公司展開攻關,研發上線了農灌用電“雲端服務”,通過手機軟件應用,輕觸幾下指尖,相隔百里就能遠程對變壓器進行帶電有載調容調壓,而且還能實時監測變壓器各項運行參數,達到主動介入、無感知調節、不間斷供電的效果。目前,這項有載調容調壓新技術已經覆蓋203個臺區1997眼機井,更有力的推廣正在進行中。

除了不誤農時,淄博供電公司還從增強農民春耕春灌用電體驗做起,讓更“炫”的科技服務農業生產。他們將鎮、村所屬農田劃分為若干網格,每個網格由2至3名臺區經理擔任網格員,對春耕春灌用電實行分格管理、包保到戶,提供遠程覆電、線上答疑、視頻指導等服務,農民足不出戶、動動指尖就能澆地。

3月9日,高青縣常家鎮雙廟村村民陳知亭剛來到自家西瓜大棚收拾一下準備育苗,就接到了高青縣供電公司常家供電所黨員服務隊李巖的電話:“陳大爺,又要開始種西瓜了吧?我馬上過去看看用電線路,安全第一。”這是淄博供電公司運用線上監控系統助農春耕春種的一個場景。

“以前大多依靠人海戰術,安排服務人員提前排查客戶生產情況,流動服務到現場提供用電支持,但有時信息仍不全面。”高青縣供電公司總經理卜祥海說。現在,他們利用線上用電監測系統,隨時對客戶電量波動情況分析研判,制訂服務策略。“像陳知亭這種情況,整個疫情期間大棚沒有任何用電,現在種西瓜的時節到了,大棚一動電,就是對我們發出的服務信號。”

“打開手機掃個碼,動動手指就能澆地。”在自家大棚裡,陳知亭高興地演示著手機澆地的流程,看著水流灌進田畦,眼裡彷彿看到了豐收。高青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成為山東省內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最多的區縣,擁有19件認定農產品,西紅柿、西瓜等各類瓜果蔬菜匯成的“五彩農業”,在用電的幫助下正異彩紛呈。

目前,淄博供電公司建立了覆蓋各鄉鎮村的“井長微信群”1048個,農戶遇到用電問題只需一句留言,網格員第一時間就能通過網上、線上或現場及時處理。正像陳知亭說的那樣:“用電越來越好,我們農民的腰包會越來越鼓了。”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楠 通訊員 袁德亮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