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新初二家長,美高/美本-國際部/國際校,該怎麼選?

轉自:留學百問

新初一新初二家長,美高/美本-國際部/國際校,該怎麼選?

孩子新初一、未來目標國際部、美本方向,如何準備?孩子新初一,到底選美高還是美本?新初二孩子的託福如何快速提分?針對這些家長們關係的問題,我結合自己從事低齡留學業務的觀察,給您呈現一些過來人的建議。

新初一/初二的美本規劃

徐可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學霸。小學三帆、初中人分、高中人本、大學人大、碩士杜克。這簡直是一張北京小初高學霸路徑圖。作為項目總負責人,我利用職務之便,帶著一肚子的好奇採訪了這位託福預備的老師。

她說自己是人分的第一屆學生,憑藉優異的數學成績進入第一實驗班。這個班的語文抓的很緊,數理化相對輕鬆。由於同學們英語底子普遍不錯,老師要求她們多讀英文原著,做讀書報告。《夏洛的網》是她在人分讀的第一本英文小說。初三時人本初中部加人分共700人,一模後年級前200名可以活籤人本高中部。後來又考進了人大,最終申到杜克。

我問她,這麼光鮮的學業履歷,如果重走一遍,你會在哪個節點重新選擇?她說當年自己留學再早點兒、本科在杜克讀就好了。她說剛到杜克讀研的時候,看到本科生有各種各樣的實驗室。校園裡有一棟3D打印的房子,整整一面牆都是3D打印機。像工程學院的學生便可以把自己設計的東西藉助3D打印判斷是否穩定。在這方面,國內大學並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物質支持。

作為一個留美過來人,徐可的小遺憾是未能美本留學。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美本留學是終極目標。和美高不同,美本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衝擊美國前30大學的難度不亞於考進清北,公辦高中國際部成為第一座獨木橋。每年僅新東方託福預備課程就有上千名初一學生在讀,為的就是三年後衝進國際部,而頂級國際部每年的招生量也不過700人左右。結合往屆情況,我為備戰國際部的新初一家長提供三個建議。

1

直 升

小升初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能否進入國際部,直升,是國際部獲取優質學苗的重要手段。校方老師親口告訴我:直升的孩子好教。集團校打通了初高中的教學體系,進度一致,容易上手。

十一國際部是大熱門,但海淀的家長別被每年230人的招生人數迷惑住。十一國際部不看重海淀的生源,往往朝西城下手。為啥?因為海淀的名額都留給十一初中部作直升用了。初中部的英語實驗班是直升的天堂,2+4是進入英語實驗班的重要途徑。

曾有三位十一學校的初一家長和我說,孩子是3+3的,美本方向,學託福就是為了考進英語實驗班。不光十一學校,海外2+4、人朝分0.5等都有直升的路徑。因此,這些國際部在小升初階段已經做了第一輪篩選。小升初表現優異的孩子是含著國際部的金鑰匙長大的,重視國際部的第一關是重視小升初。

2

託 福

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直升的權利。2019屆六小強錄取人數是3221人,海淀小升初人數是27219人,海淀錄取率僅為11.8%。若趕上人大附早培和十一海選這種全北京的統招,錄取率更是低到4.5%,95.5%的孩子都需要初中三年努力用成績才能考進國際部。

上帝是公平的,不會輕易對孩子說不,無法直升不是世界末日。左手中考、右手託福,孩子就有機會考進頂級國際部,所以不是隻有中考550分的孩子才擁有頂級國際部的加試機會。比如人大附ICC希望通過A-Level擴大招生規模。雖然它的IB和AP的門檻較高,但A-Level門檻相對低一些,535分也能接受。學生水平離散度也大,課程學起來也相對輕鬆。但託福成績不能低。

對於無法直升的孩子而言,考出託福100+是最有力的逆襲。直升是金鑰匙,託福是金剛鑽。

3

節 奏

我認識一位同學,去年同時拿到了十一國際部和人大附ICC的offer。他說在初三一模後,他媽媽接到了兩通密電,一個是十一國際部打來的,一個是人大附ICC打來的。雙方都邀請孩子去參加各自的考試,最終孩子兩個考試都通過了,拿到了兩個offer。

國際部招生和小升初點招的路數是一樣的。搶人大戰不會等到中考結束後發生。最初會發生在初三上學期結束,集中爆發在初三一模後,中考結束後補錄收尾。越好的國際部,動作越靠前。這年頭,要求孩子初二考出託福100+、初三全力衝擊一模排名已是常識,不能算搶跑了。初一做準備、初二出託福、初三衝一模,這個節奏已成為美本家長的共識。

新初二的孩子壓力大一些。他們還差兩年中考,留給託福最多一年半的時間。他們需要在一年半中實現託福90-100分,同時保證中考成績優秀,還要克服校內的學業壓力。這個時候除了延長學習時間之外,還要在備考內容上做減法。做了減法,只學習最常考的內容,就會讓孩子在短期內有一個明顯的進度。對於基礎稍顯薄弱的孩子,建議先從小託福入手。這樣既和託福題型基本吻合,又補充了最基本的託福詞彙和語法,孩子容易建立學習託福的信心。對於基礎較好的孩子,則可以直接進入托福的學習。

新初一/初二的美高規劃

如果我的女兒將來變成宋陽這樣,我一定很開心。去年聖誕,就讀美國第75名寄宿高中的宋陽放假回國,我倆在新東方總部北樓聊天。她說美國人可熱情了,自己剛報到時拎了三個大箱子,學長們大包小包地幫她搬行李,聊家常。

以前總擔心自己在美國上課聽不懂,沒想到第一節課就聽懂了。語文課上,老師拿出一本講述了一個女人的三任丈夫的英文名著。她讓大家討論哪任丈夫最靠譜,宋陽沒想到自己竟能用英語和美國同學辯論了整整一節課。數學課很簡單,講的居然是三角形全等,宋陽跑到老師那裡說想上調難度。老師說她是國際生,剛到美國,先在原班積累數學詞彙,不過會單獨給她佈置有難度的作業,她覺得自己很受重視。

我說你一個女孩子在美國學習、生活不害怕嗎?她說宿舍一共兩個人,一個國際生和一個美國生是標配。宿舍管理員特別好,被稱為dorm-parents(宿舍父母)。她們會像家長一樣幫助自己,晚上還會做小點心送給自己,感覺和在家一樣。當然,她說要學會保護自己,畢竟文化不同,自己無心的一句話或者錯誤的表達方式可能會造成對方的誤解。和老師交流多說please,和同學交流多說thank you,這樣老師和同學都會喜歡自己。整個校園一共200位同學,現在幾乎都認識了,又開心又有安全感。她說在美國學會了對自己負責,學會了時間管理,主動安排自己的學業和生活。

美高生活放大了宋陽的優勢,也為她增添了一份成熟。這份樂觀與自信的背後是一段艱辛的奮鬥過程。回顧這段經歷,為備戰美高的家長提出三個建議。

1

意 願

美高好歸好,卻容不得半點猶豫。當時就讀六小強之一的宋陽,本可以通過中考進軍清北,但外向、勇敢的她懷著對美高的憧憬和對世界的好奇,毅然決定放棄中考。用她本人的話講,她就是想去。宋陽的媽媽很支持女兒的決定。

宋陽媽媽從事金融工作,事務繁忙。前年國慶節,我陪宋陽在新東方北樓備考,她媽媽加班結束後第一時間趕到新東方北樓和我探討孩子的學習進度。媽媽在學生時代是個學霸,為了讓女兒考出託福高分,甚至在女兒臥室裡擺了一塊小黑板並列出每日學習計劃,時時提醒女兒和自己。

家長和孩子在目標上的一致和堅定是走好美高的首要條件。我曾騎著自行車跑到一位家長的單位,和孩子爸爸一同苦口婆心的說服孩子選擇美高。經過兩個小時的輪番勸說,孩子最終扔下一句話:我就是想在北京高考。若沒有意願,美高這事成不了。

2

陪 伴

你閱讀的文章越難,你的詞彙量就越大。高強度的學習能激發出孩子的潛力。宋陽申請美高時的託福成績是101分,你會說六小強的孩子就是厲害,只有我知道她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

最初她的託福只有41分,離申請只有6個月。作為當時初三的她,可謂背水一戰。當時的她正學習美高精英計劃,我接手時發現她的詞彙量不行。於是我倆設計了她的專屬詞表:XX套題的XX科目的XX生詞。凡遇到生詞,我倆就記在詞表裡,到最後記錄了2163個單詞。自從有了專屬詞表,測單詞的任務便有了主線。我倆經常測到晚上23點。正是這2163個單詞為宋陽的託福提分打下了基礎。這個詞表是孩子和我並肩作戰的軌跡。

3

節 奏

如果說宋陽備戰美高的過程中有一點美中不足,就是家長決定美高的時機有些晚。初三決定美高,只剩半年,使得所有精力都花在標化備考上。如果提前一年半載,把活動做得再充分一些,申請的結果肯定更好。

這裡也要提醒家長,無論是8升9還是9升9,美高的準備週期控制在一年半到兩年半之間是比較合適的。這個決定越早下越好,別晚過初一。初一的孩子準備起來最從容:拿出一年半考出託福100+,拿出半年考出SSAT2300+,拿出半年專心設計活動和訪校,衝美高寄宿前50。

另外,美高備考都是短平快的節奏,少點趣味,多點刷題。家長要接受學習枯燥這個事實。但枯燥中也要有方法,要科學地對知識做減法,讓孩子學習核心內容,減負增效,減少畏難情緒。

新初二的孩子備戰美高,8升9的話有9個月準備,9升9的話有21個月準備。8升9需要孩子和家長對美高留學很堅定,同時孩子的基礎較好,能夠直接上手託福學習,否則9個月的準備會讓備考和申請略顯倉促。建議主攻託福90+,SSAT僅作參考。如果是9升9的21個月,對孩子的基礎要求不高,可以先從小託福入手,最終目標託福100+、SSAT2300+。

明確的意願、深入的陪伴、合理的節奏,這三點能讓孩子步入理想的美高。回顧往事,宋陽說學弟學妹們別害怕,你們正在經歷的東西自己也曾經歷過。挺過去,到美國後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早起的鳥有蟲吃

和有二胎的家長聊天時,我發現了一個規律:留學方面,老大往往從高一開始準備,老二往往從初一開始準備。一位家長笑著告訴我,姐姐總說弟弟幸福,嫉妒弟弟從初一就開始預備託福了,不像自己,高一才開始準備,手忙腳亂。還有一位家長,老大初中師達、高中優質國際部,本科美國前30。我問老二呢?她說老二小升初派位了。我當時就傻了,老大這麼優秀,我以為老二得上天了。她說陪著老大弄留學的這五年讓她把路看的很清楚。備戰留學是一場馬拉松,從初一到高三要均勻用力。有些家長在小升初使足了勁兒,考上初中後卻鬆勁兒了,到了高中便手忙腳亂。不要計較眼前得失,從初一開始早準備才是王道。

早準備這件事,涉及的維度很多:

從留學維度看,有美高和美本的利弊;

從年級維度看,有小六和初一的差異;

從擇校維度看,有小升初和國際部的門檻;

從考試維度看,有託福和中考(美國中考指SSAT)的標準;

從學習維度看,有應試和能力的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