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美劳协同推进新时代育人的实现路径

编者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育人的鲜明特征。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所在,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但是,在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相对德、智在学校教育价值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状而言,体、美、劳的发展存在明显不足,存在体育去身体化、美育边缘化、劳育扭曲化等问题。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应立足人的全面发展高度,弥补体、美、劳发展不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体、美、劳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体、美、劳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章立制、以章为行,为体、美、劳协同推进新时代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育人的鲜明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现实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发展,应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线,抓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点。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所在,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论述的集中体现。对此,我们有必要探析新时代育人的内在要求及体、美、劳协同发展的必要性,进而分析新时代育人背景下体、美、劳协同发展在当前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

体美劳协同推进新时代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育人的内在要求及体美劳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新起点、新内涵、新征程与新使命。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根本指向,但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发展状况和时代条件的制约,因此不同时代造就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同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新时代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对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形成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把握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根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从理论逻辑上看,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必然带来历史性转变,最根本、最鲜明的体现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乎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尽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变,这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不是根本性质变化,而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社会性质变化不是完全变化,而是部分质变,是从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美好生活需要,并朝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旨归必然是人的生存状态改善、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生活方式向人的本质的逐步复归,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和满足问题。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发展,包括“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等。

  综上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更是进入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教育既是人类改造自身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如何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贯穿于教育实践工作中的一项根本任务。

  新时代到底“新”在何处?从理论层面上 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新飞跃,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涵有了新拓展。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持了这一出发点和价值取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也就是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拓展实际上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拓展。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回答了新时代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什么人,也回答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系统、全面、整体、协同的发展,从德、智、体(1995年)到德、智、体、美(2015年)再到德、智、体、美、劳(2018年),内容的增加并不是简单做“加法”,而是各自的内涵都获得丰富发展。从这个层面讲,德、智、体、美、劳应是“统一在一个人的身上,他们是一个整体的人的各个方面,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当中,且互为基础、前提,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角度审视,现实中,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认识却是片面的。当实用性、功利性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对德、智的追求就会远超体、美、劳,这种现象对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时代,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不单是德、智的发展,也应包含体、美、劳的发展。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角度着眼,要着力加强体、美、劳发展,在进一步巩固德、智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体、美、劳短板,通过提高人的健康、审美和劳动素养,促进体、美、劳内在统一,这才是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人的培育要义。

体美劳协同推进新时代育人的实现路径


二、体美劳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透析


  审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体、美、劳实践,可以发现发展中的价值畸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落后,这折射了出体、美、劳在实践场域中存在去身体化、边缘化、扭曲化等价值问题。

  (一)体育——去身体化

  体育的本质是身体教育,传统意义上是作为解决人体贫弱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看,体育的核心应该是身体。但是,身体又非纯粹的肉体,它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其作为身心之合体是人认知和实践的主体。因此,基于体育与身体的关系,可以认为对身体的教化是体育的本质内容。有学者认为,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实现教育的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展现出竞争、协作、拼搏等精神,在发展人身体的同时也对人的精神内在起着教育作用。可见,体育能通过对身体的教化,进而达到对身心有机整体的教化。但在教育中,体育教育存在比较明显的去身体化倾向。人们对体育的认知局限于增强体质,忽略或者遗忘了体育在锻炼和增强人的体质的同时,也培养了人的激情、磨炼了人的意志、健全了人的心理,使人具备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忍辱负重、无私无畏和勇往直前的人格,这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深究之下可以发现,体育去身体化的根源颇为繁杂。例如升学率、升学排名意味着生源、财政拨款、晋升等,许多校长尤其是有些重点学校校长,明知体育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仍然只注重升学,致使学校体育课变成一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学科。例如,在“高考定终身”的教育体制下,望子女成龙、成凤心切的家长,片面用分数衡量孩子的成长,错误地把“不得病”与“不需要锻炼身体”画等号,盲目追求文化课成绩,挤占课余时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给孩子报补习班,大量侵占孩子原本该有的户外锻炼和游戏的时间。又如,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面临一个难解的结,那就是体育课运动量和强度与体育课安全之间的矛盾。这个结犹如“紧箍咒”,令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诚惶诚恐、战战兢兢,不惜摒弃需操练的复杂运动技术,变相取消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一时间体育课变得“斯文”了。

  以上所述仅是部分现象,但通过列举可知,体育的现实境况面临去身体化的危机,已经有违体育身体教育的本质,逐步偏离培养全面、健康的人的方向。

  

(二)美育——边缘化

  美育又被称作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美感,提升人的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和审美实践能力等。审美是一种以情感为媒介实现主体对客体内在关联的建构的感性活动,是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外化。在教育中,审美被赋予了实现“完人”的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层面,审美逐渐内隐为一种有意图的教育活动。从教育价值取向角度看,美育肩负教育的实践目标:对学生进行感性启蒙,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世界观;完善学生人格、解放学生的感性,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审美批判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美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关键在于,它是通过形象的感知实现对“人性”的内在感化,这种感化不是被规劝或者被说服,而是一种对客观世界自觉的关照体验。

  近年来,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竞争压力更是与日俱增,在整个教育环境中,与德育、智育相比,美育并不那么受重视,尤其是受功利主义影响,美育更是逐渐被边缘化,绝大部分学校对美育的态度并不那么积极。一个普遍现象是,很多学校形式上斥巨资采购大量美术用品、美术艺术品、乐器等创建美术馆、新型美术绘画室和音乐厅等,但实际上美育课程往往被“主科”取代,沦为亮丽摆设。整体上看,当前的学校美育教育实质上没有突出其应有的教育性,相反的是学校的功利化以及偏重德、智等,对家庭和社会形成了错误引导。在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中,美育被认为是“学习之外的一种娱乐”,属于可有可无的范畴。另一种现象是,有些学校和家长为了给学生升学时创造一些有利条件,片面强化音乐和美术等技能训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成了美育的主要目标,学生人文和审美素养几乎被枯燥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取代。审美活动本质上应是主动、自由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关系,作为主体的人在审美情境中应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既没有来自外部利害关系和社会统一目的的强迫,也没有来自内部的理智强迫。然而,学校和家长怀揣功利目的施加美育,这种被动美育过程,难以达到美育的教育目的,甚至可能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劳育——扭曲化

  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劳动,因为动物是靠本能方式生存,人则是通过劳动积极创造,这不仅满足了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而且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文明。从这个角度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劳动的价值形态也有了新发展,除了表现为工具性的外在价值外,还表现出存在性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劳动之于个体具有重要的工具价值,但在使个人自我价值实现、获得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等层面,劳动的存在性功能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中,工业、科技、智能等深刻改变了人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劳动本义遭到扭曲,进而出现“轻视劳动、误用劳动、有劳无教”等现象。在现今社会观念中,存在体力与脑力工作之分,有的观点认为脑力工作是比较高级的工作,而体力工作是比较低级的工作。从观念上看,一部分人轻视劳动、鄙视劳动。现实中,脑力工作者无论是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生活质量,还是社会资源、社会关系,都远高于体力劳动者。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校教育也不能免俗,很多学校不仅没有认识到劳动的教化价值,而且还把劳动当作惩戒的手段、规训的方式。许多人印象中的劳动就是,当学习不好或者犯错时,老师就会用劳动的方式来施以惩戒,把一些脏、累、苦的活儿交给这些学生来做,如打扫卫生区、清理下水沟等。因而,劳动作为惩戒手段,成为教育者手中无形的棍棒,用以敦促学生学习,并成为压制学生“最好”的规训方式。这种强加于学生,使之被迫服从的劳动,可以说类似于一种“劳役”。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只想尽快从“劳役”中服完役。由此,这样的劳动是缺乏教育性的,过度沉迷于劳动的工具价值,从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精神涵养的需要。此外,家长对劳动教育也不重视或者说持有偏见。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基本不沾家务,如果学校让孩子参与一些劳动,不仅孩子会抱怨或不理解,而且会遭到部分家长的反对甚至抵制。学校和家长这种思想观念的传导,结果只会让学生机械、随意地对待劳动,不仅不能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自由和快乐,而且会在他们心中留下厌恶和惧怕劳动的阴影。

体美劳协同推进新时代育人的实现路径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体美劳协同推进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体、美、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存在差异。关于人的发展,我们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预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新时代,人的发展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主旨,而在当前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中,体、美、劳越来越被忽视,呈现出全面落后的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讲,造成体育去身体化、美育边缘化、劳育扭曲化并非行为能力不足,而是行为动力不够。传统观念、功利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的引导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模糊,导致不少人对体、美、劳价值认识和判断存在严重偏差。事实上,观念是人在一定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或看法,带有认识主体的主观色彩,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主观性转变来改变乃至消除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思想基础,使之从价值层面产生根本性转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先后通过讲话、演讲、谈话、答问、批示、回信等方式就教育问题发表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从国家战略发展的实践逻辑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逻辑出发,系统提出了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境界。因此,要超越传统教育价值取向,克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就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新时代需要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和思想定力,增强贯彻和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的提出,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必由之路。从马克思主义对最高社会理想的要求中去思考,习近平从培养人的角度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因此,构建体、美、劳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体美劳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非常繁杂的系统工程。从人才培养体系角度出发,包括“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一是要明确体、美、劳协同发展目标,深化体、美、劳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方向。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作为新时期指导我国学校教育的理论思想,是我们确定体、美、劳协同发展目标的最根本依据。习近平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学校育人目标要以德、智、体、美、劳为根本出发点的价值取向,为明确体、美、劳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功能等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二是要健全体、美、劳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在体、美、劳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搭建课程融合平台,打通德、智、体、美、劳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渠道,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将德、智、体、美、劳全面融入学校教育,为体、美、劳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三是要加强学校体、美、劳教材体系的建构,提高学校体、美、劳教学质量。作为承载知识的载体,教材不仅体现教学内容,更体现教学思想,保证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一方面要加强对教材的统筹规划,确保教材建设与学校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相统一;另一方面要强化教材研究,积极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教材内容、评价。四是要改进学校体、美、劳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建设,提升体、美、劳在学校教育中的教学实效。针对当前体、美、劳在学校教育中的教育情况,重点应该是改进,需要改善“配方”,即改进原来教学过程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施和教学结果评价等。五是要构建学校体、美、劳协同发展的管理体系,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机制。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这为构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管理体系提供了系统思维,即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教育合力,形成德、智、体、美、劳系统化的“三全”育人机制。在“三全”育人机制中,体、美、劳协同发展的管理体系尤为重要,因为学校作为教育的实体,在联结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桥梁作用;而学校管理体系作为协调和组织实施教学、后勤等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保证。

体美劳协同推进新时代育人的实现路径


  (三)提供制度保障

  在当前大多数学校教育中,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情况普遍有待改善,尤其是体、美、劳的教育地位甚至出现了被消解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学校教育制度建设滞后和制度体系残缺等。学校教育制度建设的原意是为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并非为了限制或者约束,但是如果教育制度滞后或者制度体系残缺,就会导致学校实际教育工作滞后,产生诸多执行层面的灰色地带。当下,我们应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入学校教育制度体系,牢牢把握新时代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遵循。

  一是在学校章程中有机融入德、智、体、美、劳要素。学校章程被称为学校的“母法”,是学校正常运行的基本依据。做好德、智、体、美、劳在学校教育中的顶层设计,从源头上化解积弊,是保证体、美、劳学校教育地位的关键。二是在教育制度中切实融入德、智、体、美、劳要素。制度的纵向结构可以分为管的制度、教的制度、学的制度。管的制度主要是学校领导层面,这是提高学校体、美、劳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教的制度主要指教师层面,这是强化教师体、美、劳教学活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学的制度主要指学生层面,这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当然,建章立制仅是第一步,还需要以章为行,建立有效的制度运行和监督机制。制度执行是至关重要的,是目前许多学校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但迫于现实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学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频频受阻。从宏观层面而言,确立良好的执行制度和监督机制,是保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

  对此,笔者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以体、美、劳协同发展为突破口,将德、智、体、美、劳教育纳入学校综合考评体系;二是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德、智、体、美、劳融入学校制度的可操作化和体系化;三是提高学校制度执行者的执行水平,强化德、智、体、美、劳在教育过程中的监督和激励;四是提升学校相关制度对德、智、体、美、劳融入学校制度的支持力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综合保障体系;五是构建德、智、体、美、劳融入学校制度的执行效果评估体系,保证学校制度执行效果的科学评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强化了人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地位,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核,明确了新时代教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和思路。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上的最新概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最新创新成果,也是新的历史方位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实中,相较于德、智在实现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发挥,体、美、劳表现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全面落后的态势,其所表现的去身体化、边缘化、扭曲化等价值危机问题,显然与习近平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不相符。因此,我们应着重从价值观念上增强体、美、劳发展的思想基础,从人才培养体系上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从学校章程和教育制度上提供体、美、劳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总之,新时代育人工作应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提高体、美、劳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杨少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李静亚,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11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