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導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截止到2018年,全國選派優秀駐村幹部90.6萬人,第一書記20.6萬人,脫貧攻堅以來,已經有770名同志犧牲在了基層一線,其中駐村幹部就有212名。他們大多是80、90後,他們大多成長生活在繁華的城市,卻工作奮鬥在偏遠的鄉村。
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身影,也感謝所有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


團陝西省委副書記黃華

演講作品《致敬第一書記》


2019年6月17日凌晨,廣西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樂業縣百坭村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的路上。


這則揪心的報道,瞬間讓我淚流,也把我拉回了曾經工作過的地方,讓我想起了一個共同奮鬥、默默奉獻的一個特殊群體。
大家好,我叫黃華,來自團陝西省委。我曾經在延安三個國定貧困縣之一的延川縣工作,直接參與組織、推動了精準脫貧攻堅工作。今天,站在這個舞臺上,就是為這一群人而來:他們是復興之路的奉獻者,精準脫貧的主力軍——駐村第一書記。
大屏幕上的年輕人叫楊世林,做第一書記的時候,他35歲。當過老師的楊世林,2016年的秋天被派往貧困村二八甲做第一書記,二八甲用三個詞來形容:山高,路遠,人窮。一入村,楊世林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入戶走訪。


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但是,老鄉對他是“三不政策”:不接觸、不配合、不信任。楊世林在自己的駐村日記中寫道:“老百姓常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只要我苦幹在前,實幹在前,老鄉們一定會相信我的。”


接下來的三個月,楊世林幾乎沒有回一次家,他把全村242戶人家裡裡外外跑了一回又一回,迅速徹底地摸清了村情戶情,制定了村子發展的思路。


慢慢的,村子對楊世林而言有了溫度,老鄉們從最初叫“楊書記”,開始叫“世林”了,願意到世林的房間找世林聊天了,口頭禪也變為:“這事兒,要問世林嘞。”


村支書賀一明說:“如果把村民比為一袋麵粉,那麼世林就是一塊酵母,酵母雖小,但必須得有這個東西,麵粉才能發起來。”


短短的兩年時間,在世林的帶領下,二八甲這個昔日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硬化了巷道,豎起了路燈,建起了廣場,村子成為了模範的大棚種植村,成為了示範的養牛專業村。


他們還栽植了1165畝的蘋果園,全村人均純收入過萬元。2017年年終,由於世林出色的工作,他被現場提拔為中層幹部。


但是世林卻找到了組織說:“能不能讓我繼續再擔任第一書記?因為二八甲再有兩年就能徹底地立起來,我給老鄉的所有承諾就都能兌現了。”


時至今日,楊世林依然奮戰在二八甲,依然兌現著他的諾言。


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照片上面容清秀的女孩叫田靜,文采出眾,是縣委通訊組的公認的筆桿子。2017年的4月份,她被組織選派到縣裡邊最偏遠的溫家園村做第一書記。
一上任她就碰到了這裡邊最有名的“難纏戶”,賀懷清。老賀由於歷史的原因,和鎮、村兩級幹部一直處於對立的狀態。


起先,田靜試著5次到老賀家裡和老賀商量幫扶計劃,都被冷嘲熱諷地轟出來。有一天村幹部告訴田靜,老賀的老伴去世了。在陝北,婚喪嫁娶是頭等大事,特別是喪事,是大事中的大事。
老賀需要把“過事兒”的物資從城裡拉回農村,但是時值寒冬臘月,山路崎嶇,恰逢又下了一場大雪,沒有人也沒有車願意冒這個險。
臨近傍晚,萬般無奈和焦急的老賀突然發現,一束燈光徑直奔這私家院子而來——原來,是田靜拉著滿車的物資過來了。一向倔強的老賀眼角溼潤了,他說:“年輕娃,如果你有個什麼閃失,我這個老漢死幾回能對得起你啊!”
漸漸的,老賀像變了一個人,他不僅一心一意過好自己的日子,還伸出手,幫助村裡解決大家共同的發展難題。

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時間到了2018年,剛生完孩子不久的田靜在家裡接到了一個電話,是老賀打給她的:“我到了你家樓下,你能不能下來一下?”
田靜心想,是不是有什麼急事?趕快匆匆忙忙趕了下去,只見老賀拿出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東西,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又一層。他從中取出一塊“袁大頭”,硬塞給了田靜,還悄悄地對田靜說:“我的孫子每人有一塊,這塊給你的孩子。”“我也沒告訴我的兒女,你千萬不要有什麼負擔。”
田靜心想,這老賀是把自己當親人了,但是禮物貴重,不能收啊。幾番推辭之後,老賀著急了:“你幫著我們種板藍根,逢年過節給我們買米、買面、送衣服。在我心裡,你就是我的娃娃。”
天那麼冷,路也很遠,老人年紀也不小了,田靜想,再不能辜負老賀的一番心意。收下銀元,她背過老賀悄悄地流下了淚水。
其實在脫貧攻堅一線,像田靜、楊世林這樣的第一書記有很多。
他們有國務院脫貧領導小組成員,黑黑瘦瘦的、家住省城再站村的第一書記任曉霞,沉下身子走進基層,一干就是5個月。


他們有被稱為“蘑菇書記”的、縣文化館的主持人呼事成,從種植到銷售,從線下到線上,硬是把賀家灣的小香菇做成了大產業。
他們有呂家河村的第一書記郝雪琴,一年之內走訪村子266次,連村裡的狗見了他都直搖尾巴,大家親切地叫他“狗不理書記”。
截止到2018年,全國選派優秀駐村幹部90.6萬人,第一書記20.6萬人,脫貧攻堅以來,已經有770名同志犧牲在了基層一線,其中駐村幹部就有212名。


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延川是延安的縮影,延安是全國的縮影。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脫貧減貧史中,第一書記這個特殊的群體,始終在我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豎起了高高的豐碑。
他們大多是80、90後,他們大多成長生活在繁華的城市,卻工作奮鬥在偏遠的鄉村。
他們是組織眼中政治過硬、敢打敢拼的黨員幹部,是群眾眼中沉穩可靠、一心為民的親人。
但是,他們也不是鐵打的羅漢,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父母眼中的兒子閨女,是愛人眼中的妻子丈夫,是子女眼中的爸爸媽媽。
他們肩上有重託,身後有牽掛,心中也有柔情;他們與群眾心連心,與村莊同蝶變,與祖國共成長。
他們是新時代真正的奮鬥者。此刻,站在舞臺上,回想起和他們一塊戰鬥的日日夜夜,我能感受到在我的心裡,湧動著同他們一樣的熱血,澎湃著和他們一樣的激情。


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生活在今日的華夏,我們何其有幸。
80多年前,當侵略者的鐵騎踏遍中華大地,毛澤東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民族之林的能力。”
黨的十九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如今,我們看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藍圖已經繪就,道路就在腳下。我將同第一書記們一道,做新時代頻繁而又執著的奮鬥者,不負人民、不負時代,不負自我。
請大家記住那個剛滿30歲,但還沒有成家,還沒來得及孝敬父母,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卻早早離開了我們的年輕女孩。
讓我們永遠記住她的身影,也感謝所有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謝謝大家。


請記住那個剛滿30歲卻已離開的女孩,和她的“戰友們”……

新浪微博:@寶雞團市委

青少年服務熱線:1235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