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我是小明,繼續講述我們家這些年的香菇種植歷程。

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昨天講到香菇種植的裝袋環節,待所有的鋸末裝完,然後按照一定的規律碼垛,說起這個碼垛,很多人不好理解。簡單來說,因為馬上就要準備上鍋爐高溫蒸熟,碼垛碼不好,蒸的過程中如果倒塌,這個就很麻煩。碼垛的具體原理是:兩頭向內靠,呈梯形,底層要大於上層。每層的首和尾要格外注意,裝鋸末的袋子這個時候也派上了用場,屬於資源的合理利用。每個袋子裝5-7袋菌棒,後面的每一袋依次緊挨著放置,這樣兩頭的力是朝內的,再利用袋子本身的摩擦力,實現固定牢靠,一般出現坍塌的主要原因就是底層沒有碼好,蒸的過程菌棒變軟,導致整體受理不均勻,如果是剛入行的朋友,一定不要忽視這個問題,碼垛要找專業的人來做。就這樣從下到上依次碼好之後,最上面的就可以隨意放置。

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待所有的菌棒排好之後,開始準備用塑料薄膜將垛的四周全部密封住,底部用沙袋覆蓋;然後,頂層搭一層石火棉的雨棚,兩側用夾板固定,再用直徑超過6公分的鋼管將四周緊緊捆綁,隨後用拇指粗的繩子收緊,最後一部用直徑超過15公分的木棒,頂在夾板之上。我來解釋下這個過程,因為菌棒在蒸的過程中,裡面會持續產生大量的高溫,四周是經常會出現漏氣的地方。因為垛的兩頭受力是向內的,這樣在另外的兩側就會有一個反方向向外的力,這裡大家可以參考用手指捏礦泉水瓶,其實是一樣的道理。用夾板和木棒牢牢的固定,就是為了抵消這個向外的力,所有動作做完之後,碼垛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準備上鍋爐蒸熟了,香菇菌棒最關鍵的是火候的掌握,蒸的不熟,最後肯定是不行的,重新再蒸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運氣不好,這一鍋全部報廢,那損失就大了;火力過大就有炸鍋倒塌的危險,所以燒鍋爐也是個技術活。我們這裡用的都是常見的碳爐,下層燒火,上層利用自來水降溫。大家不要誤會,我們哪裡捨得全部燒煤啊。深處大山的我們,山上有豐富的資源,前面的文章也講到,近幾個月上山準備鋸末,樹幹打碎了做原料,剩下的樹枝和樹梢就可以拿來燒火使用;另外,我們還會用到一個東西,就是完全乾燥的菌棒,也是可以做燃料的。這裡還需要給大家解釋下,我們這裡種植的大多數是冬菇,香菇週期從今年的十月份到次年的四月份,香菇養分消耗殆盡之後,就不再長香菇了。這些已經沒有用的菌棒完全晾乾之後碼好,就成了最好的燃料,我們平時也拿來燒火做飯。

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按照一萬袋的種植規模,全部菌棒蒸熟需要三天兩夜左右的時間,中間不能停火。說真的燒鍋爐除了操心之外,是香菇整個環節中最耗體力的,一晚上緊繃精神不敢偷懶。剛開始燒的時候,需要大火,儘早的讓垛鼓起來,我們這裡俗稱的“上氣”,這樣就可以根據緊繃的程度來判斷是否需要調整火力。鍋爐壁的外側,有一個水量刻度計,水加的多了,垛裡面的溫度太低,會延長蒸熟的時間;水少了,是最危險的事情,高溫會逐漸蒸發掉裡面所有的水分,包括菌棒裡面的水分,長時間的乾燒只有一個結果,所有的菌棒報廢。每當需要燒鍋爐的時候,老爸老媽僅僅讓我上白班,晚上的時候兩個人換班;一方面是心疼我,不想讓自己孩子受罪,最主要的 還是不放心,畢竟這是家裡一年的心血,這些年都是如此。如果遇到雨雪天氣,這一晚上真的是太遭罪了,以前經濟不是很好的時候,老媽心疼老爸晚上熬夜,總會在早上做幾個荷包蛋補充營養,這已經是很好的東西了。每每想到這裡,我心裡總很不是滋味,值得欣慰的是,我買的中老年鈣片,爸媽說效果很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安慰我。

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好了,這幾天就老老實實坐在爐子前燒吧,一個人坐在那裡的時候我就有在想,這可啥時候是個頭啊?填一點柴火,關注下水量,然後望一望遠處的天空,天空還是那麼藍。這幾年國家一直在提倡環保,我們燒這個柴火,說實話我個人認為是有一定的汙染的,另外就是燒柴火太費時費力,我一直不解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不可以用純蒸汽爐”?對於這一塊大家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種植香菇步驟萬千,這一道工序直接決定了你今天的收成

圖片歸作者所有,轉發請註明出處。

今天是我更新的第四天,我思考再三,依舊覺得用記敘文的形式講述給大家,我希望還原我們家種植香菇的全部過程和細節,如果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意見,歡迎評論區評論或者私聊我都可以,我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