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復工,打響組合牌。

企業復工復產工作還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惠企政策是否落實到位?3月14日,市委副書記邵景良深入濮陽縣部分企業和項目工地,採取不打招呼、隨機走訪的形式,實地調研企業復工復產和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在確保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服務企業復工復產,我市選派優秀幹部擔任首席服務員,對全市538家企業“一對一”進行精準幫扶。走進凱利來食品有限公司,瞭解到企業已經復工達產,產品主要銷往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目前疫情對產品銷售的影響和衝擊不大時,邵景良十分高興。“我們的首席服務員是縣委辦的主要負責同志,他不僅及時給我們介紹稅收、貸款優惠政策,還幫我們解決了用工難題,真是太感謝了。”被問及首席服務員的服務情況時,企業負責人感激地說。邵景良希望企業一方面注重安全生產、綠色生產,一方面注重研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進一步做優質量、做強品牌。

在林氏化學、家雄燈飾、海林特種設備等公司,邵景良向企業負責人詢問了解復工復產、生產經營情況和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邵景良指出,企業復工達產是當前工作重點。首席服務員制度是我市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舉措,市、縣相關部門一定要選派到位、培訓到位。要加強對服務企業質量的監督檢查,把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到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真正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里”。

美國通用電氣風電設備製造、濮耐公司新型高耐溫材料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轟鳴,工人施工緊張有序。邵景良現場查看項目建設情況,強調要保證施工安全,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為推動濮陽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

邵景良還到中建材集團玻璃及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進行調研,聽取項目進展情況彙報。


首席服務員打通 服務企業“最後一公里”


“咱們還有什麼需要服務的,儘管打電話,我一定做好全程服務!”3月11日,市委市政府督查局首席服務員張朝暉與邁奇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靜告別時,特意叮囑說。“真是太感動了,政府把我們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解決了,我們啥心都不用操,只要安心抓好生產就行了!”張曉靜激動地說。

當天,張朝暉為該公司送去“惠企政策進千企”等有關資料,並詳細瞭解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等。自2月28日到企業報到對接後,這已是他第3次到企業開展服務。像張朝暉這樣的重點企業(項目)首席服務員,我市目前一共派駐了538名。

今年2月,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建立健全企業(項目)服務長效機制,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在確保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決定選派優秀幹部擔任首席服務員,深入全市538家“四上”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實行“一對一”幫扶,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里”。

2月28日,首批40名首席服務員到企業(項目)報到;3月2日,第二批498名首席服務員到企業(項目)報到。首席服務員報到後,迅速開展工作,堅持“幫忙不添亂”,當好“店小二”“守夜人”,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手續辦理、貸款融資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嚴格落實週報告、零報告制度,按時報送相關情況。

截至3月14日,90名市直單位首席服務員共收集防疫物資缺乏、工人不足、原材料和產品運輸難、資金週轉等問題193個,目前已解決71個。市房產事務中心首席服務員李林亞幫助河南東方雨虹建築材料有限公司落實政府稅費優惠125萬元,並幫助企業申請專項金融信貸支持;市工信局首席服務員王同省為保證天能集團再生鉛循環利用產業園項目順利推進,邀請市生態環境部門到企業實地調研,先行開展環評前期論證;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首席服務員王大任、市總工會首席服務員時喜敏等幫助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並協調解決口罩等防疫物資……

3月10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到濮陽調研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時,對我市選派首席服務員開展精準服務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工業園區:搶復工復產“小陽春”繪雙戰雙贏“春意圖”


3月10日,天能集團(濮陽)循環經濟產業園生產車間內,一臺臺設備正飛速運轉,面戴口罩的工人各司其職,貨架上一垛垛電池整裝待發。“園區啥都替我們做好了,現在就看我們的了。為了80億元的年產值,拼了!”該產業園負責人殷波良言辭慷慨。

同樣,作為濮陽綠色塗料產業園的重點企業,河南東方雨虹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的瓷磚膠生產線前,車間主任劉雅奇正帶領工人熟練地將一袋袋瓷磚膠放入傳送帶,經整形、碼垛、纏膜,然後入庫,交織成一幅只爭朝夕、大幹快上的生動圖景。

…………

疫情陰霾漸漸散去,復工復產奏響強音。全市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號角吹響後,工業園區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的決心,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優化服務,全力做好指導員、服務員、後勤員,確保企業快速有序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全區開復工企業46家,其中省市重點在建項目11個,復工復產率達100%,為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奠定了良好基礎。”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劉普軍面露喜色。

為突破束縛企業復工復產的人員和車輛運輸問題,工業園區管委會、轄區街道辦事處向員工所在地政府發出公函並出具企業復工證明,幫助員工順利返廠。同時,工業園區還在濮範高速濮陽北出入口處設置了物流服務檯,安排專人專班24小時不間斷值守,全力構築復工復產企業物流車輛綠色通道。

在此基礎上,工業園區在全區規模以上企業和重點建設項目中先行確定23家企業(項目),實行首席服務員制度,抽調幹部對其進行“一對一”幫扶,在指導企業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時,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員工居住、通勤、生產經營等方面遇到的問題,為職工在交通、住宿、用餐等方面提供便利。此外,首席服務員還積極協調上下游配套企業加強溝通,暢通產業生產鏈條,合理安排生產能力,全面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里”。

在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工業園區始終堅持疫情防控不動搖、不鬆勁。目前,在園區的號召和幫助下,各企業均已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10人為一個班組網格,設一名網格長,員工上班、下班、就餐、住宿等均由網格長帶隊;廠區僅留一個出入口,對所有入園車輛、人員進行消毒,餐廳單人單桌、錯峰同向就餐,住宿實行單人單間“迷你”宿舍、倒班分隔居住,築牢了一張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疫情防控安全網。

“大戰正至酣處,大考正處緊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個都是前線,兩邊都要贏。接下來,我們將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跟蹤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具體問題,助推企業開足馬力生產,把因疫情耽誤的‘春光’搶回來,努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對於未來,劉普軍思路明晰、信心百倍。

清豐縣大屯鄉:打出企業復工復產組合拳


為深入全面落實中央、省、市、縣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近日,清豐縣大屯鄉黨委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採取“四區”作戰、成立黨員先鋒隊、在企業設置黨員“三崗”的“三位一體”舉措,紮實推進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保障農民工務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四區”作戰,夯實責任。大屯鄉黨委根據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需要,將全鄉區域劃分為4個復工復產戰區,每個戰區由一名科級幹部擔任指揮長,明確指揮長為所轄區域復工復產的第一責任人,統籌區域內復工復產各項工作。

“一隊”當先,衝鋒在前。大屯鄉黨委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成立22個由村黨支部書記任隊長的復工復產黨員先鋒隊,做好各村信息聯絡、服務指導、宣傳監督等工作,並結合無職黨員“一編三定”工作,全鄉182名黨員認領崗位。截至目前,各黨員先鋒隊瞭解本村農民工務工需求1360項,積極與20家用工企業對接用工信息;為11家企業解決防疫物資購置、原料購進等難題72個;到企業宣傳復工復產政策36家次,發放宣傳頁900餘份。

黨員“三崗”,模範擔責。大屯鄉黨委在復工復產企業設置黨員服務崗協調聯繫防疫、生活物資,疏導員工心理問題,解決員工生產生活難題;設置黨員監督崗監督企業進出人員測溫登記、廠區全面消殺等工作;設置黨員宣傳崗向企業員工宣傳疫情防控注意事項,提醒其做好自身防護。

截至目前,全鄉11家企業復工復產,有836名農民工在本鄉企業務工,有3914人外出務工,其中貧困戶外出務工461人,佔去年貧困戶外出務工人數的72.37%,未外出務工勞動力已安排臨時性公益性崗位,貧困戶就業率達100%。


華龍區嶽村鎮:為企業復工復產春耕生產按下“快進鍵”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華龍區嶽村鎮黨委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第一時間反應、第一時間落實,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持黨建統領、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精心研製“一劑良方三味藥”,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護網撒向了該鎮各個角落,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必須兩手抓,不能讓企業長時期停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嶽村鎮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將防控措施認真落實到復工復產各個環節,身上帶著“軍令狀”,眼裡盯著“倒計時”,手裡拿著“作戰圖”,心裡想著“責任書”,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狀態統籌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打好疫情防控工作總體戰。

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抓緊,就是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嶽村鎮2020年工作臺賬已拉清底數,圍繞“戰疫情、促生產、謀發展”的主題,全體班子成員增強統籌之智、擔當之責,準確分析把握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堅持防疫先行推進復工復產。當前既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又是企業逐步復工復產的重要階段,抓防控是硬任務,抓發展是硬道理,要做到防控和發展兩不誤。找準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春耕生產的平衡點,找準疫情防控、登革熱防治、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等重點工作的平衡點,把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抓實抓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既精準施策遏制疫情擴散,又有力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重點項目落地,做到精準服務、精準發力、精準施策,打通復工復產“最後一公里”,切實轉作風、促實幹。

堅持精準服務推進復工復產。嶽村鎮成立復工復產春耕生產保障專班,由管區科級幹部牽頭,深入調研、精準破題,落實企業疫情防控指導、復工復產統籌協調和驗收工作,確保轄區人員返崗和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隨報隨驗。科級幹部牽頭,組織包村幹部、村幹部對轄區人員進行信息核對和篩選,建立“四類人員”信息庫,構建綠色通道,方便返崗務工人員順利快速通行。由鎮衛生院安排專人上門做好疫情防控指導工作,並派專人駐守企業。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嶽村鎮抽調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農業農村辦專業人員,對轄區農資門市的物資儲備和進貨情況進行調研,架起農戶和供應商“外賣式”購貨的橋樑;各村指定專人負責統計村內需求,一個電話送貨到家,切實保障化肥、農藥等物資供應;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和機井維修人員對轄區農業設施進行逐一檢查、試運行,保障春耕灌溉順利進行。同時,對轄區農業項目開展技術指導,保障項目落地。

堅持有章有序推進復工復產。著力破解農民工就業難題,對因疫情導致返崗復工難問題,要堅持全鎮“一盤棋”思維,構建一站式服務通道,切實打通農民工返崗復工“第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對不想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要引導其就地參加春耕備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加強就業指導、培訓,提升其就業技能,幫助其實現在本地企業就業;對貧困勞動力,要在資金、崗位、政策、保障、服務上予以傾斜,想方設法解決貧困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就業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要抓實、抓優穩就業工作,就一定能凝聚起攻堅克難、決戰決勝的磅礴力量,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雙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