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張作霖死後祕不發喪,原因為何?

張作霖,字雨亭,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奉系首領,號稱“東北王”,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父親。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民國時期的最高將領。

一代梟雄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原因為何?

張作霖

張作霖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同時對日本提出的諸多要求予以強硬回絕,令日本人越來越不滿。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回東北的專列被炸的粉碎,張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這就是當時轟動中外的“皇姑屯炸車案”)當日張作霖被送回瀋陽官邸後重傷不治身亡,終年53歲。張作霖去世之後,為了穩定人心,防止日本趁勢妄為,秘不發喪,嚴格封鎖張作霖死訊,另一方面對外只是發表公告聲明稱其身體健康,省城一切安好。只是要張學良儘快趕回奉天探望。

一代梟雄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原因為何?

由於不知道張作霖是否健在,日方不敢肆意行動,直至張學良秘密抵達瀋陽後,張作霖的死訊才被公開。消息一經發布,舉國哀悼。大帥府從轅門起全部用白布黑紗包裹,正門匾額用黑布書寫四個大字“中外同哀”。

一代梟雄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原因為何?

張作霖由於死得突然,張家並沒有為其選好墓地,於是張作霖的靈柩就被一直安放在張家家廟,直到1931年,張作霖陵墓建成,但此時的奉天已經被日本人佔領,遷陵之事被暫且擱置。

一代梟雄張作霖死後秘不發喪,原因為何?

日本人便一直以安葬張作霖來要挾張學良,但張學良均予以了拒絕。直到1937年,張作霖九週年祭日前夕,在日本人長達9年時間的干擾都沒能入土為安,最後也只能草草的將張作霖運回錦縣驛馬坊張家墓地與張作霖妻子趙氏合葬。一代梟雄張作霖的隕落,連最後的葬禮都是如此草率了事,實在讓人唏噓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