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疫情無情人有情 陪伴是最動人的抗“疫”情話

疫情防控當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街小巷,活躍著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不上班,但比上班更加忙碌,主動到居委會領崗認責!天寒卻不畏懼,堅持政策宣傳、公益服務,時刻衝在社區防疫一線!他們延長了街道鄉鎮的工作手臂,攜手並進,共同築起了社區防控的鋼鐵長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社區志願者!

志願者難勸退 女兒頂接班“一值到底”

北京通州:疫情無情人有情 陪伴是最動人的抗“疫”情話

全國勞模張茂和女兒、外孫女

近日,通州區北光廠北門防控崗,多了一位志願者。“張茂是我爸,我替他值勤。”56歲的張愛娟開始了每天6小時的防控值班。

說起張茂,大家太熟悉了。他是北光廠的會計師,響噹噹的全國勞模。退休後成了社區第一批志願者,已經快20個年頭了。衛生大掃除、安保巡邏、入戶調查……都能見到老人忙碌的身影。

年復一年,他的公益時長在街道能排上前三名。社區預定的500份報紙,他騎著電動三輪每週往返,一趟不落地運送,義務做廠裡的專職發行員。 春節前,社區按照統一要求,在北門建立卡口,招募志願者值勤。張茂照常報名,大年初二如約“上崗”。後來大雪氣溫驟降,社區黨總支擔心老人的身體吃不消,下令一律勸退80歲以上的志願者。

“認了崗就該值守到底。”張茂堅決不幹,兩次都沒能說動。正當社區黨總支書記犯難的時候,老人的女兒張愛娟接過紅袖標,頂崗上陣。在防控崗上,她主動搶著噴藥消毒,與其他值勤人員一刻不停地排查過往車輛,測量人員體溫,登記返京人員信息,提醒過往居民做好防護。

街道防控辦推行二維碼登記之初,可難壞了崗上不熟悉操作方法的志願者們。張愛娟會用微信,經過她反覆操作,掌握了掃碼登記流程。很快,在她的幫助下,值勤志願者們都學會了。目前已經幫助幾十位返京市民完成線上登記。其實,張愛娟本不住北光小區,她是為照料父親生活,去年才搬過來的。十多天的公益值勤,她更加仰視父親,也收穫了服務他人特有的樂趣。她說,父親的義務崗,她要“一值到底”。

兩對黨員夫妻 值勤出黑板報並肩防疫

北京通州:疫情無情人有情 陪伴是最動人的抗“疫”情話

李文章、王傳玉夫婦在小區門口執勤

通州區玉帶路西街26號樓院門口,有個共產黨員防控崗,活躍著兩對夫妻志願者。四名黨員日復一日,極其認真地履行著防控職責。

康慶昌、王玉英夫婦和李文章、王傳玉夫婦,是社區出了名的兩對模範夫妻。一聽說社區招募疫情防控志願者,四個人第一時間報了名,主動承擔起了守護全院人安全的責任。從排班表上看是兩兩一組輪流值勤,但每每在崗上看到的卻是四人同在的身影,唯有午飯時段,他們才輪班。

北京通州:疫情無情人有情 陪伴是最動人的抗“疫”情話

康慶昌、王玉英夫婦書寫板報

每天一大早,兩位男士都會準時為小院兒5個樓門噴消毒液,犄角旮旯從不放過。全套流程下來需要一個多小時,即便大雪封門、寒風刺骨也不省略。忙碌中,汗水時常浸溼了他們的衣衫。

與此同時,兩位女士在崗位上值守,測體溫,問詢出入人員,確認快遞郵件,登記返京人員信息,囑咐居家隔離。四人相互監督提醒,防疫信心滿滿。每天小院進進出出200多人次,從沒有一人遺漏。前後16人在家隔離,安全解除“警報”。康慶昌老人寫得一手好字,他一直在自制的黑板上開展防疫宣傳。最近的一期當然是防控。“聽黨話、跟黨走!”“出門戴口罩、拱手不握手!”

一筆一劃,方方正正,字裡行間流露著關懷和囑託,這份關懷給冬天裡的小院兒增添了太多暖意。消毒結束後,他還要在“今日已消毒”標識下面,用粉筆更新日期。他說:“鄰里們看了這個踏實。”

防疫戰場,紅色夫妻不停歇。他們志同道合,他們攜手並肩,踐行著初心和使命,堅毅篤定地保護著院裡全體業主的安全。

抗擊非典“戰士” 肩負群主重任有序指揮

北京通州:疫情無情人有情 陪伴是最動人的抗“疫”情話

劉淑清組建值勤工作群

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成為志願者聯防聯控的新陣地。

春節剛過,通州區北苑街道復興南里社區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劉淑清,接到居委會封閉管理的通知,第一時間在黨員群裡發出招募令。經過3小時的接龍報名,聚集了16人的防疫小分隊。

為了快捷推進防控工作,劉淑清組建了值勤工作群,在群裡分組分工,明確職責,建立制度。原來,她參加過17年前抗擊非典戰鬥,還被北京市園林局評為優秀黨員。她把能想到的注意事項編成溫馨提示,對新“戰友們”進行線上培訓。

上崗第一天,她提前到崗消毒,查驗出入證,測體溫,登記有疫情高發區軌跡人員的信息。站點值守認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持1米半安全距離,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不能混用記錄筆。”“大夥回家記得用消毒紙巾為手機消毒!”她在群裡發信息,提醒所有在崗人員。

“您的旅途有危險,按照規定,需要居家隔離14天,不能出來,生活上有需要,請您給居委會打電話。”這邊還沒給正在掃描的小夥子交代完,那邊開車回來的小兩口也需要登記。她迅速為居家隔離人員建立返京人員群,索性把注意事項、提示都在群裡發佈。

“請各位填報考勤表。”“請滿14天的同志領取出入證。”年過六旬的劉淑清說,微信群拓寬大家的交流空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線下她身先士卒,線上她緊張有序。通知、統計、提示、服務需求徵詢,秒轉發,秒彙總。劉淑清用她特有的方式指揮著社區網格戰疫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