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2月13日,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那是我支援武漢的第一天,距今已經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了。

  今天,我們支援武漢滿月了,一個月的時間裡,有太多的感動,太多的努力。現在回想起來,我都有點佩服我自己。

  護士,很多都是一些細膩的活。與平常在醫院上班,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因為無家屬陪護,所以生活上的護理就會更多一些。比如,為病人發飯。看似很簡單的發飯,可是一箇中午下來,也感覺要了自己半條命。

  首先,要推著平車去1樓取飯,剛開始,病房裡病人多,有近70位病人,還有病人要吃兩份菜,午飯時,有湯,還有水果,經常是整整3大箱都不夠裝。因為我是男護士,每一次上班取飯我都會去,可能平常這3大箱對於我來說不算什麼,可是穿上厚厚的,不透氣的防護服,戴著兩層外科手套,還有那重重霧氣的護目鏡,在一層又一層的的包裹下,真的是有些力不從心。可每一次,病人接過飯,那微微一笑的滿意,和發自肺腑的一聲謝謝,還有那豎起的大拇指,讓我心中充滿了甜蜜,再苦再累也值了。

  “打針,發藥,喊醫生“是對護士最簡單的概括,很多時候,護士還有許多看不見的活。比如說,心理護理。還記得病房裡的一位24歲的小夥子,和我年齡差不多。

  每一次,去病房做操作,他都會問我,什麼時候能出院,什麼時候能回家。我把自己來武漢的經歷和他說了以後,告訴他,我也是一個多月沒回過家了,一個多月沒有見過家人了,我們是男子漢,要堅強,只要積極配合治療,我們的春天肯定不會遠。以後,每一次再去給他做治療,他都會積極配合,有時還主動找我談心,說疫情結束之後,還要請我吃飯..........

  短短的一個月,有太多的感動,很多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卻傳遞著厚重的愛。

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今天,是來到武漢的第30天,白班,迎著這早春清晨的一縷陽光,滿懷期待的踏上了班車。

  最初的忐忑不安經不住時間的磨練,現已泰然自若。車上已彼此熟悉的同事們,問候著,叮囑著,鼓勵著。

  還記得剛來到武漢的第一週裡,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彼此,不熟悉的工作模式,不禁讓人產生距離。在領導的關心和指導,同事的理解和包容下,生活與工作都步入正軌。

  上班時,醫院裡老師們叮嚀囑咐,做好防護,保護自己。

  下班後,賓館裡姐妹們相互照應,關心,領生活用品。

  休息時,賓館裡提供的健身設施,也讓我們可以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20區36床的病人突然增高,我反覆給測量他量3次都高。彙報給醫生後,我查他的記錄以前沒高過,醫生讓觀察過半小時再量。我就去病房裡問他的情況,得知不久前他打電話和家人吵架了,然後陪在他身邊和他聊聊天,安撫他,半小時後血壓正常了。

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現在病區的患者一天一天在減少,每天都有治癒出院的病人,還有隔著防護服對我們點讚的病人,雖然我們的工作很普通,但是也阻擋不了心情的激動澎湃,這是武漢的努力,這是中國的勝利。

  聽說淡粉色的櫻花已經悄悄來到了這個生病的城市,武漢啊,希望就在不遠的前方了!

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下午做消毒工作時,15床的大叔自告奮勇要幫忙拖地,一開始我們是強烈的拒絕的,可是大叔一米八幾的身高,再加上矯健的身姿,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大叔拖起地來駕輕就熟,我就開玩笑的問他,一看您就經常在家裡做家務,而且是一把好手!大叔自豪的說,我年輕的時候當了八年兵,而且非常喜歡運動,住院這段時間沒有機會活動腿腳,早都想找機會運動運動了。

  當得知大叔已經近七十歲的高齡,我一臉驚訝,佩服的不行。

  在我們相聊甚歡時,大叔隔壁床的小夥子從病房伸頭笑眯眯地詢問:“明天能安排我來拖地嗎?”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方艙醫院輕鬆歡樂的場景。

  祝願所有的患者都能早期康復,希望疫情早日結束!

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援鄂一個月整,看到今天武漢新增降到個位數。看到今時今日舉國之力取得的好成績內心是激動的,高興的,自豪的,更是信心滿滿的。

  今天是到二十一病區隔離區上班,上班前組長就把床位給我們分配好,接完班後,我坐電腦旁仔細看了下所管病人的信息、治療與護理。其中39床奶奶73歲,化驗單顯示D-二聚體6.68mg/L,已經遠遠超過正常值,這個奶奶D-二聚體如此高,非常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醫生也給開了低分子量肝素鈣皮下注射,用於抗凝治療。平時這個病人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臥床面罩吸氧,下床活動時間很少,這樣以來,更是增加了形成下肢深血栓的風險。在與當班醫生確認過後,我來到床邊指導病人做床上功能鍛鍊。

  奶奶人很親切,面罩吸氧還堅持要帶上口罩,生怕病毒傳播給我們。我給奶奶解釋了做床上功能鍛鍊的必要性,給她指導踝泵運動及直腿抬高運動,告訴她這樣做的目的及意義。並看著她自己做幾次,奶奶很配合,學的很認真,也很快就能獨立做了。鄰床的奶奶也在認真的聽,認真的學,還說這個運動真不錯,能緩解肌肉疲勞,腿都不酸了。

  我告訴奶奶要堅持做,怕她記不住時間,我通俗地說,像吃飯一樣,每天3~5次。當我要離開病房時,奶奶叫住了我,她問像她這個年紀的有治好出院的嗎。當時,即使帶著厚重的護目鏡,也能感覺到奶奶那渴求的眼神。我告訴她,放心吧,昨天一個80多歲爺爺都好轉出院了,您也要不了多久就好了。

  徐州163人接管整個10樓,一個月的奮戰,陸續很多病人都出院了,我相信清零要不了多久!加油!

  五、徐礦總醫院援鄂醫療隊員——佟豔飛

徐礦總醫院援鄂隊員的戰役日記:“匯聚起我們點滴的力量”

  支援武漢已有一月,我們也從剛開始的緊張、生疏,變得更加從容、謹慎。

  但面對患者同胞,我們的關心、心疼,不曾改變,反而更加用心。

  帶特產、水果、生活用品,只是想給他們無聊而又緊張的住院生活增加一些調劑。

  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用專業的知識,通俗的語言幫助他們認識瞭解疾病。

  一次次聽到他們感動的話語、看到他們感動的淚水,我們的內心更多的是不捨。

  由於長時間的佩戴三層手套,我的手腕已長滿紅疹,奇癢難耐,有的已經被我抓破,武漢的老師送來了維生素E乳膏,兩天就幫我解決了問題。

  怕我們飲食不習慣,他們有送來了自嗨小火鍋,自制淹蘿蔔等等,這樣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前兩天我的班,由於患者的人數下降,我們的排班模式也有所改變,人員也從七人降到了六人。臨出發前,又一個戰友由於胃部不適臨時調休了,我們又少了一個人。

  可能是由於早上喝酸奶的原因,工作才剛開始,我覺得肚子不大舒服。護士長建議我出艙,如果我出艙了,我的辦公班由誰來頂?考慮再三,決定再等等。

  由於人員的減少,今天的工作顯然有些忙碌。護士長有些呼吸不暢,屋漏又逢連夜雨。需要我們準備做的治療和護理量還是很多,隔著護目鏡,面屏,三查七對,雙人核對,一個都不能少。

  護理班少了兩個人,為了緩解他們的壓力。工作的間隙,我主動幫助他們核對藥物,準備霧化藥物等等。

  護士長不舒服,我將整理好的醫囑逐一彙報,並幫她完善了交班報告。忙碌讓我忘記了自己的不舒服。

  戰友的一句,有什麼不想做的、做不了的,交給佟姐,她一定會幫你完成。是對我這一段時間工作的認可。

  護士長的一句,你太能幹了,評優,我一定要選你,是對我的鼓勵。

  我們是一個團結互助的團隊。

  加油,勝利已經在向我們招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