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爆发前几十年,中日三个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甲午战争爆发前几十年,中日三个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微想历史频道,一起学习历史,分享知识,请关注我,谢谢。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有上千年的交往历史。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桥梁便是中国的文明。中国文明在亚洲、即使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日本对中国文明的态度从唐朝开始,以学生自居,谦虚地学习中国文明。在一千多年的中日文明交流中,日本学习了中国的房屋构造政治制度、教育方式、人文服饰等等。中日两国在各自的发展中,有过军事冲突,但总体而言,两国之间一直处于和谐交流共存的状态。同样是面对西方列强的到来,中国因为战争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避免战争也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按理说师生关系的两国应该会相互扶持发展,没想到后来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历史解析。

甲午战争爆发前几十年,中日三个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蒸汽时代的到来,使得西方文明得到质的发展。

西方新东西到达亚洲后,中日双方的吸收程度不同

蒸汽技术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这些变化都刺激着整个人类社会从原来的古典状态向近代慢慢转换。西方问题的本质就是社会前进必然要导出一个新的工业文明状态和一个商业文明形态。然而,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上,会发现手工业发达,但是始终没有衍生出一个工业文明或者商业形态。

面对新东西的来袭,中国文明本身很大度,不会拒绝,比如东汉时期,印度佛教的传入,并没有受到抵制。但是,面对西方文明的进入,中国并不是完全拒绝,只是需要时间慢慢地接纳。

同样面对新东西来袭,日本就显得完全不一样,有它独特的特点,比如日本既研究中国文明的大道,也研究中国文明的小伎。《论语》上的大道理日本人会搞明白,也会研究好一些小计谋。

甲午战争爆发前几十年,中日三个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第一次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图为虎门销烟纪念馆。

面对政治危机的时候,中日的认识程度不同

1793年当马格尔尼要求中国打开国门、开放市场的时候,却遭到了中国的拒绝,从保护本土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文明本质上是农业文明,如果西方商业进入,本国市场就会崩溃,中国农民就会流离失所,手工业者就会破产。直到1840年,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实现五口通商。结果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就一直处于“夹生”的状态,我们看待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其实也是夹生饭。

反观日本,比我们走的顺多了,日本意识到自己没多少根基,资源也不丰富,但是日本看到面对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自己要么挨打,要么学习他们,变得跟他们一样强。特别是1853年,美国的黑船舰队开到日本家门口,要求美国跟日本通商的时候,日本的做法就比较明智,它要求美国给他1年的时间内部统一思想,然后在第2年签订条约。虽然在今天看来美日条约也是不平等的贸易条约,但是它避免了美日战争,为日本争取了发展的时间和机会。

甲午战争爆发前几十年,中日三个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签订不平等贸易条款后,中日双方的立国战略不同

中国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换得18年的安宁状态,却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没有利用好五口通商的机会,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工业文明。

日本接受西方的通商后,开始迫切的要求其他国家的市场也要对它开放。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将自己的政治、军事开始一步步移出国门,从此全世界都成了日本的市场,都是它的经济中心,日本也顺利从农业国家发展成为工业国家。

甲午战争爆发前几十年,中日三个不同认识,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基于以上中日的三个不同点,两国在各自发展理念上越走越远。特别是后来日本要求经过中国到朝鲜,再到欧洲市场,以及从中国南部台湾岛南亚占领市场的时候,清政府的态度是:你要怎么样扩展随你,只要不经过,只要你绕道,我都不管。这样使得日本在对外扩张上面受到了严重的阻扰。

所以到了1864年,日本人通过英国领事巴夏礼带话给中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对日本商人开放市场,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这种“无解”的状态,造成了甲午战争前二三十年,两国关系紧张。特别是1870年,日本派代表团来中国和谈,想和清政府达成协议被拒绝以后,更加刺激了日本向中国发动战争。

温情敬意看历史,微想历史频道将继续为大家解读中日甲午战争,请关注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