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理財丨對比2020年與2003年:疫情以及降準案例!

央行決定於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準0.5至1個百分點。

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此次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降準如期而至。普遍預期,後續降息也在路上。

降準對穩定經濟預期,對於股市具備一定的正向左右,但並不是百試不爽的靈藥,這能改善流動性,但短期改變不了其他更多的內生邏輯,歷史數據通常表現如此。

市場對此次降準已有預期。在央行宣告前,3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要抓緊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降準力度。所以,這次降準並未超過預期,預計提振作用有限。

不過,這對於市場來說至關重要,否則市場很可能再現2003年的歷史。

2003年5月29日,北京非典首現零記錄;

2003年6月01日,衛生部宣佈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揮部撤消;

2003年6月14日,世衛組織解除對河北、內蒙古、山西、天津的旅遊警告;

2003年6月15日,中國內地實現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轉確診病例數均為零的“三零”紀錄;

2003年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數、疑似病例人數均不再增長,本次非典過程基本結束。

疫情得到控制甚至勝利,但是與之對應的是股市出現深度調整。

上證從6月份開始猛烈的回調,從1578點一路跌至11月的1307點。

其背後的原因在於,在2003年下半年以後,通脹(CPI)開始大幅抬頭,在疫情徹底得到控制以後,市場開始擔憂流動性是否要邊際性收緊,最終8月份加準靴子落地,大家一起奪路而逃。

這一次流動性寬鬆的背景,將拉長A股震盪上行的時間週期。此外,海外疫情短期內還會繼續發酵,由此引發的恐慌情緒會令金融市場繼續動盪。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A股也很難獨善其身,預計震盪將是短期內的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