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要说三国中最难请、架子大的人,恐怕大家都会想到诸葛亮,因为他是刘备亲自上门请了3次才答应出山的。但是对于刘备来说,这一切也是很值得的,毕竟人家诸葛亮确实也有这个实力,能把他给请出来辅佐自己,刘备简直是赚大发了。不过三国中还有一位奇才,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续请他5次,居然仍没请来。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不过此人最终被曹操得到,而他的出现,帮助曹操更快的统一了北方。不过他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荀彧或郭嘉,他叫田畴。在演义中,田畴的戏份不多,恐怕熟悉他的人很少。可事实在三国史上,田畴是一位胸怀天下的奇人,一生做出了很多的功绩,尤其是帮助曹操征讨乌桓功不可没。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田畴在20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名声在外,被当时的幽州刺史刘虞所赏识。那时正值董卓祸乱朝政,袁绍、韩馥等人便密商欲拥立刘虞。可最终却遭到了刘虞的严词拒绝,随后刘虞便派田畴为使前往京城探望天子。一是为了自陈清白绝无二心,二是了解一下天子的境况。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汉献帝听过田畴的一番陈述之后,对于刘虞的忠诚十分感动。同时发现田畴是一个人才,的那个授予他骑都尉一职,可是田畴最终以“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为由拒绝封赏。田畴知道他不能因贪图个人的富贵而抛弃刘虞,所以在他完成自己使命之后,便向朝廷请辞返还幽州。可是当他回到幽州的时候,刘虞已经被公孙瓒所灭,这让田畴伤心不已,以至于“恸哭之音,动于林野”。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此后田畴便带着族人和前来依附他的人,隐居在徐无山。随着慕名前来徐无山的人越来越多,田畴为了规范管理,便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约束律法,同时田畴还给所有的民众施以教化,以至于出现了“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的景象。随着田畴的贤明远播,袁绍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请他出山辅佐,可是田畴直接拒绝了。袁绍不死心,开出的条件一次比一次诱人,可是田畴统统都拒绝了。就这样,袁绍连续请了5次都没有成功。到这里事情还没有结束,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对田畴仍不死心,再度派人来请,可以结果还是一样被拒。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建安12年,曹操准备征讨乌桓,在田豫的引荐下,曹操认识了田畴,一番交谈下来后对他十分欣赏,便表明了自己的求才之意,而田畴出人意料的爽快答应了。为何屡次拒绝袁绍的田畴,会如此爽快地为曹操效力呢?

首先,乌桓一直以来骚扰中原百姓,经常无故抢夺百姓的财物,这对于心系天下的田畴来说是十分痛恨的。所以对于田畴来说,他是很想讨伐乌桓人的,但是碍于自身实力还不够与其对抗。此时曹操正好有攻打乌桓的意图,于是田畴便顺势而为,跟随曹操来完成击败乌桓的目的。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其次,田畴之所以拒不接受袁绍的邀请,根本原因在于袁绍集团并非正统。田畴是一个一心忠于汉室的人,故而不管袁绍给他开出多么诱人的加盟条件,他都会推辞。而曹操虽然“挟天子令诸侯”,但他毕竟没有另立朝廷,而是继续作为汉室的臣子。所以,在田畴看来,帮助曹操击败乌桓就是帮助汉室剿灭乱贼。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对于征战乌桓,曹操是没有什么把握的,田畴建议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之首可不战而擒也。”最终曹操听从了田畴的建议,力挫乌桓,大获全胜。而这一仗对于曹操来说至关重亚,彻底解除了幽冀地区的祸患,为魏国统一北方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对于此战的大功臣田畴,曹操自然要对他大加封赏,可被田畴婉言谢绝了。对于有功之人不赏这不是曹操一贯的作风,为了能让田畴接受封赏,曹操可谓是软硬皆施,但田畴仍是推辞了这一切,曹操无奈最终只好作罢。田畴用行动坚守本心,表达了自己看淡名利之心。魏文帝继位之后,对于田畴的德行十分感动,便封赏其后人田续为关内侯,以表达自己的钦佩崇敬之情。

此人比诸葛亮还难请,袁绍连请5次都被拒绝,最终被曹操收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