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的丞相公孫弘,如何評價此人?

歷史魚鑑


怎麼評價公孫弘?從公孫弘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理想主義者的墜落,清明於世者的妥協,老成持重者的洞明。

1、六十歲的堅持、七十歲的圓滑。

公孫弘貧苦出身,年輕的時候曾經在監牢裡當獄卒,犯事兒被免職了,之後靠養豬為生,養了大半輩子的豬,生活的奔波、貧困以及瑣碎並沒有擊倒他,到了四十幾歲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想深入學習的東西,那就是《春秋》,他浸淫於此近二十年,學有所成,名傳四方。

學而優則仕,這是所有有抱負,想讓其學顯於世的人都要走的路,公孫弘也同樣如此。

六十歲的時候,公孫弘“以賢良徵為博士”,漢武帝讓他出使匈奴,回來後做的報告不和漢武帝的意,漢武帝有點惱火,認為其才能不足以為“賢良”。滿腔熱情期待著能有一番作為發揮所學的公孫弘被當頭澆了一盆冰水,心灰意冷之下稱病辭職。

使匈奴,還報,不合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移病免歸。

此時他已經六十歲了。耳順之年。

此後十年,公孫弘沒有再出仕,他默默地回到了家鄉,繼續潛心治學,其學問愈發高深,以至於所在地方覺得這等人才實在不該埋沒於鄉野,不顧公孫弘的推辭,再一次以賢良文學的身份出現在了朝堂之上。再一次向朝廷推舉了他。

這一年他已經七十歲了。

(影視劇中的公孫弘)

古稀之年,在古代已經算高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為什麼還要走入名利場中?

因為不甘心。

公孫弘所學的《春秋》是一個治世之學,他想要實踐自己的所學就必須走出來,想要傳播自己的所學也需要走出來。

公孫弘站在朝堂上,他看著高坐堂上的大漢天子,知道這一次自己又要面臨一場考驗——也是一場拷問——問的是自己的心以及精神。

你能為了理想放棄多少?

漢武帝問滿堂公卿,“屬統垂業,物鬼變化,天命之符,廢興何如?”這句話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問,如何才能讓我大漢天下興盛不絕?

公孫弘在朝堂上侃侃而談,話說得很漂亮,先抑後揚,先總結出八條治理百姓的根本方略,“凡此八者,治民之本也”,之後就開始拍漢武帝的馬屁,皇帝實行德政而達到人和。

今人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故心和則氣和,以為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

在這篇有名的對策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孫弘對漢武帝的迎合,同樣也能從其迎合中見到公孫弘思想的精華,那就是“引禮入法”,此處的禮既指禮儀,也指道義,既是倫理,也是德行。

故法之所罰,義之所去也;和之所賞,禮之所取也。

這一次公孫弘摸清楚了漢武帝的喜好,在這場對策中得了頭名。

而讓他更進一步明白該如何做的卻是在如何處置西南夷一事中得到的經驗。漢武帝想開發西南夷,巴、蜀等地苦於徵派,公孫弘被派去當地視察,回來後極力勸阻陳言西南夷除了勞民傷財外沒什麼用,漢武帝不為所動。

時方通西南夷,巴、蜀苦之,詔使弘視焉。還奏事,盛毀西南夷無所用,上不聽。

這一次的進言是公孫弘行事風格的轉折點,或者也可以說,公孫弘作為一個已經古稀之年的老人,人生經驗之豐富足以讓他從十年前惹怒漢武帝,到十年後逢迎漢武帝受到賞識,卻在隨後的“盛毀”進言中又不為漢武帝所喜的經歷中,明白該如何在一個不容忤逆的皇帝手中達成自己的目的。

自此後,他開始讓人司馬遷詬病,認為他“曲學阿世”,歪曲自身所學以投人主之好。然而,從實際記載來看,公孫弘並沒有“曲學”,僅僅是逢迎上峰的脾性罷了。

每朝會議,開陳其端,使人主自擇,不肯面折庭爭。……弘奏事,有所不可,不肯庭辯。

他從不當庭與漢武帝爭辯,也從不在政事中自作主張,而是自己提出一二三讓漢武帝“自擇”,並且為了達到目的,常常做出“退三進一”的事兒。

比如在“盛毀”西南夷的數年後,公孫弘已經升任內史,漢武帝又在東邊設置了滄海郡,在北方修築了朔方郡,公孫弘數次勸諫,漢武帝命令朱買臣駁斥公孫弘,朱買臣提出是個問題以此來論證設置朔方郡的必要性,公孫弘一條也不能反駁,於是他一邊向漢武帝謝罪一邊說,我現在知道朔方郡如此重要了,為了專一經營好朔方郡,希望罷去西南夷和滄海郡。漢武帝同意了。

這種迂迴曲折的達成自己目的的做法,使得公孫弘的諫言常常能為漢武帝接受,並在此過程中使得自己的所學和所想真正流傳於世。

而在漢武帝一朝中,逢迎和諂媚的名臣良將又何止一個公孫弘,或者該說是,他所任用的大臣幾乎都必須這麼做才能站在這個朝堂上。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衛青人雖然是個好人,天下人也稱讚於他,但他還是以“和柔”諂媚人主。

大將軍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

2、公孫弘——具有自主能力的“工具人”

漢武帝時候為了攏權,身邊漸漸聚集了一群能夠直接參與朝政的近臣和親信,這群近臣和親信最終形成了中朝,與以丞相為首的外朝開始爭奪權力。

“以賢良文學”入朝的公孫弘,是漢武帝的中朝成員之一。

左右倖臣每毀弘,上益厚遇之。

漢武帝因為丞相“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的權位設置,又因為前任丞相田蚡——身兼外戚——的擅權,一度對漢武帝造成了威脅。

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主上。

丞相的位高權重,對於性格獨斷專行的漢武帝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利用竇太皇太后以及王太后兩方的外戚互鬥,使田蚡驚懼而亡。

元光四年冬,魏其侯(竇)嬰有罪棄巿。春三月乙卯,丞相蚡薨。《漢書》

丞相之位空缺,讓什麼人當丞相就成了一個問題。

漢朝開國以來的歷任丞相幾乎都是勳貴出身,常以列侯而封丞相,田蚡正是依仗著外戚勳貴的身份才得以擅權,因此,漢武帝肯定不想重蹈覆轍。他目之所及看著朝堂上的臣子,漸漸地把目光放到了公孫弘身上。

公孫弘出身貧寒,且言行一貫的謹慎,厚重,又是自己的親信中朝的一員,還是個七十多歲死之將至的老人,精力有限。

其行慎厚,辯論有餘,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

公孫弘似乎是一個最合適的人員。

卒以弘為丞相,封平津侯。

公孫弘是漢朝第一個任職丞相後再封侯的,也是第一個出身低微的丞相。

在他擔任丞相的這幾年,漢武帝的中朝開始發揮影響力,漸漸地成為了決策的中心,而丞相的影響力慢慢被削弱,甚至連部分權柄都被漸次剝離。

可以說,公孫弘作為漢武帝有意任命的丞相,其言行完美貫徹了漢武帝的意志。

大將軍青侍中,上踞廁而視之。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史記·汲鄭列傳》

從公孫弘起,即便之後的丞相依然有勳貴出身的,但再也無法重現漢初時丞相的尊榮。

《宋史》中就曾經評價說,自漢武帝任用公孫弘為相,公孫弘阿諛附上,從此,丞相之位再也不復從前。

漢武帝用兵以來,大司馬、大將軍之權重而丞相輕。公孫弘為相,衛青用事,弘苟合取容,相業無有。《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作為漢武帝“工具人”的公孫弘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如前面所說的,公孫弘是一個善於利用漢武帝的性格達成自己目標的人,所以他抓住一切機會去實踐了自己的所學。

3、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的作用。

公孫弘以刑名出身治《公羊春秋》,試圖糅合儒學和法術,以儒學為法術提供法理上的依據,同時也以儒學中的禮義等內容中和法術的酷厲以調和社會上的各種矛盾。他的所學本來就是一種偏實踐的適應更集權化的帝制的“儒術”。

同樣是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更偏向於理論化,他為儒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的最終選擇提供了理論方面的依據,而公孫弘則順應時勢,從虛入實,使董仲舒等一干儒學經師所研究出來的理論滲透入漢朝的骨血中。

這正是因為公孫弘出身於法家,法家重實踐的同時又有一整套的架構,而儒學附著於上為這種架構提供理論上的指導,使得儒法從此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合流。

他最重要的舉措是以反對任用酷吏出任郡守等一方主政入手,進而對如何培養官員提出了建議。

當時一個叫寧成的地方官員因貪酷而免官居家,漢武帝認為他法令森嚴,想任用他為一方郡守,時任御史大夫的公孫弘反對任用這種酷吏為一方主政,認為其治如同讓狼去放牧羊群。

寧成家居,上欲以為郡守。御史大夫弘曰:“臣居山東為小吏時,寧成為濟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上乃拜成為關都尉。《史記》

那麼如何讓官員更具有道德修養和理政能力呢?

那就是以奉行禮儀仁智的儒家經學作為考校的標準來任用官吏。品級兩百石以上的官員及吏一百石者,“通一藝以上”也就是說至少能夠熟悉儒家的一本經書,能夠升職。

請選擇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藝以上補左右內史、太行卒史,比百石以下補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邊郡一人。先用誦多者,不足,擇掌故以補中二千石屬,文學掌故補郡屬,備員。

這個建言實在太深得“法家”權術的精髓,從此,儒家正式成為官方學說,成為天下所有有志於當官的士人必須和必精科目。

使得天下士人把絕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儒學上,變相的打擊了其他學說的流行,為“罷黜百家”提供了最有利的武器。

兵不血刃完成了統一思想的任務。

這也是影響中國一千多年的科舉制的肇端。也是中國文官體制以及官僚職業化的肇端。

這一政策影響千古。

所以,公孫弘是一個實踐派的儒法合流的經學大師,他以“曲學阿世”的面目被許多史家所詬病,然而從其經歷來看,“曲學阿世”也不過是其達成目標的手段,這是伴隨著士人從春秋戰國時的遊學論道到秦漢之際的為帝王所用的轉變而來的。

公孫弘也只是一個殫精竭慮實踐自身所學的士人罷了。


閒話說歷史


西漢時期的公孫弘是一個非常明智而聰穎的丞相,他是齊地薛縣人,家裡貧窮,只得到海邊放豬。直到四十歲才學習《春秋》。他奉養後母孝順而謹慎,齊地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具有長者風範的賢能之人。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天子剛即位,就招選賢良文學之士,這時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了,以賢良的身份人京當了博士,奉命出使匈奴,沒有達到皇帝的認可,公孫弘因此借有病為名免官歸家。這是一次不成功的出道,對公孫弘的內心很是糾結。十年以後,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皇帝又一次下詔徵召文學之士,齊地的人們又是推薦公孫弘。公孫弘以七十歲的年齡推脫,齊地的人堅決推舉,公孫弘不得已到了京城,這一次公孫弘的對策文章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漢武帝見到公孫弘,他的相貌非常漂亮,得到皇帝的肯定,封他為博士。由於公孫弘在朝內的傑出表現他的官職也不斷的上升,很是得到皇帝的賞識,先後任御史大夫、丞相,甚至封爵為平津侯。直到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老死在丞相任上,享年79歲,在漢武帝的任期內像公孫弘這樣的人物很是不多見,善始善終,壽終正寢,足見他在朝內的能力與處事的圓滑。

公孫弘為人猜疑忌恨,外表寬宏大量,內心卻城府很深。那些曾經同公孫弘有仇怨的人,公孫弘雖然表面與他們相處很好,但暗中卻加禍於以報復。殺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膠西當相的事都是公孫弘的主意。當然他自己也非常檢點,飯菜簡單,睡則布被,門客俱食,家無餘財,士人皆以為他賢明。

公孫弘這樣的人士曾以大雁奮飛之翼的超凡才能,在平凡的燕雀之群中遭受困厄,遠行於豬羊之間,如果不遇到好的機會怎能得到公卿的高官地位?公孫弘雖然老邁,但是老而彌堅,處事精明,他以大雁的奮飛之翼,搏擊長空,歷練人生,開明的漢代,聚納人才,展以能量,國祚久遠,是有道理的。公孫弘以七十歲的賢士出仕,依附著驥尾,垂名漢室,德惠後代,卻是有一番賢明的能力,雄偉奇異,見聞廣博,其人生歷程很是讓人讚歎,令人稱奇不已啊。


楊柳青青春之聲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今山東壽光南紀臺鄉人),為西漢名臣。其少時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學,謹養後母。漢武帝時期,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左馮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職。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併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現已失佚。

人物評價

司馬遷:①公孫弘行義雖修,然亦遇時。漢興八十餘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為舉首。 ②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節衣食為百吏先。

班固:①平津斤斤,晚躋金門,既登爵位,祿賜頤賢,布衾疏食,用儉飭身。 ②世稱公孫弘排主父,張湯陷嚴助,石顯譖捐之,察其行跡,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嚴、賈出入禁門招權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

汲黯: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王政君:維漢興以來,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孫弘者也。位在丞相而為布被,脫粟之飯,不過一肉。故人所善賓客皆分奉祿以給之,無有所餘。誠內自克約而外從制。汲黯詰之,乃聞於朝,此可謂減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優則行,否則止,與內奢泰而外為詭服以釣虛譽者殊科。

司馬貞:平津巨儒,晚年始遇。外示寬儉,內懷嫉妒。寵備榮爵,身受肺腑。

歐陽詹:公孫弘自明誠而為卿。

劉祁:迨至武帝,天下混同,士風一變,以學問為上,故爭尚經術文章,一時如公孫弘、董仲舒、二司馬、枚乘之徒出,文物大備。

蔡幼學:公孫弘為相,衛青用事,弘苟合取容,相業無有。

王夫之:公孫弘請誅郭解,而遊俠之害不滋於天下,偉矣哉!

黃宗羲:公孫弘雖詐,其以卜式輸財助邊為非人情,以睚殺人而郭解不知為甚於知,此是弘長處。

于慎行:漢武表章儒術,公孫弘之力也。弘奏請博士弟子,第其高下,以補郎中文學掌故。又吏通一藝以上者,皆得選擇,以補右職。為是勸學有文之典,遂為歷代所祖。其實自弘發之,可謂有功於經術者矣。世徒以其曲學矯情,薄其相業,而不錄其功,亦非通論哉!

蔡東藩:①八十衰翁待死年,如何尚被利名牽!豈因宣聖遺言在,求富無妨暫執鞭?②公孫弘則智足飾奸,取容當世,以視董子轅固之守正不阿,固大相徑庭矣。然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古今之為公孫弘者,比比然也。於公孫弘乎何誅?

柏楊:晁錯……主父偃……凡是忠心耿耿、意圖改革的人,都受到酷刑。而像公孫弘這種八面玲瓏、貌似忠厚的長者,卻一帆風順。和稀泥的人有福了,他除了關心自己的官位外,什麼都不關心。非關心不可時,只關心陷害忠良。


華樂雨辰


漢武帝一朝,歷任13位丞相。公孫弘便是其一,而且是少有的得以善終的丞相。

而公孫弘能成為政壇常青樹的原因主要有:一.善於韜光養晦;二.他為人低調,不招搖,不輕易樹敵;三.懂進退,從不僭越;四.深諳儒家之道。

基於以上原因公孫弘雖然略顯平庸,卻反而能得善終。



七品闡史官


公孫弘他是西漢名臣,他年輕的時候曾做過獄吏,後因犯法就丟了工作。公孫弘丟了工作後,為了生活,於是就去海上牧豬。當然就算如此,公孫弘還是有才學的。在漢文帝時期,公孫弘就曾和賈誼被徵為博士。

在公孫弘四十多歲的時候,他還是不忘學習,比如學習《春秋》雜說、《公羊傳》。

到漢武帝建元元年的時候,漢武帝命令朝堂和郡國舉賢,那時已經六十歲的公孫弘以賢良知名被舉薦到朝廷。

不過可惜的是,後來有一次,漢武帝讓公孫弘出使匈奴,因為覆命之言沒有合漢武帝的心意,所以漢武帝就果斷的認為公孫弘沒有才能,所以公孫弘就免職回家。

有意思的是,後來漢武帝又命令郡國舉賢,而這一次公孫弘又被推薦到朝廷。到朝廷後,漢武帝不僅把公孫弘的文章定位第一,而且還再次拜他為博士,讓他在金馬門待詔。

後來公孫弘又先後做了左內史、御史大夫。在丞相薛澤被免職後,漢武帝就想讓公孫弘為相。不過漢朝的之前的制度是,想要為丞相,首先要是列猴。也就是說丞相之職一直說選用列侯擔任。而那時漢武帝雖然想讓公孫弘為相,但那是公孫弘卻還沒有侯爵。於是漢武帝就先封公孫弘為平津侯。

公孫弘的這個事例,就是以丞相封侯的例子,同時還是西漢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可謂是開創了先例。

公孫弘為相侯,廣招賢能、關注民生,同時他還為儒學的推廣做了不少貢獻,他倡導節儉,想為帝天下人的榜樣,身為丞相的他,吃的並非山珍海味,而且粗茶淡飯。所以很多士人都認為公孫弘是賢良之人。總的來說,公孫弘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中孚鑑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在位的第二十年,其打破舊例,任命賢良對策出身的老儒公孫弘為丞相,漢代的士人第一次佔據了中央政府的最高職位,漢初的軍功貴族政府最終轉變成文官政府。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公孫弘的出身,從而更全面的瞭解他。

公孫弘出身卑微,小時候做過獄吏,犯罪被免職後不得已只能去放豬了,但很小的時候就喜歡閱讀儒家經典,只不過漢朝是察舉制,做官的渠道比較單一,公孫弘在六十多歲時曾被徵召去長安做官一段時間,但由於出使匈奴後的回覆令漢武帝不滿意只好再次回鄉。漢朝是個重視孝道的王朝,不久後因為為後母守喪被家鄉舉薦,對漢武帝天人之道的回覆又比較令漢武帝滿意,至此在七十歲左右的年紀才有了大展宏圖的機會,從御史大夫一直做到了丞相。

公孫弘一生低調行事,盡職盡責,最後成為漢武帝少有的親近的大臣,在漢武帝那個酷吏橫行的時期著實不易,不過其在丞相僅一年就去世了,倒也沒幹出什麼太大的事,不過有兩點能說一下,一件是排擠走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得董仲舒,打發他去封國當國相去了,以至於後來董仲舒辭官還鄉,另一件是打壓遊俠之風,如果說上面尊崇儒術,那民間這些不安分守己的遊俠註定要被整治。而遊俠之風的勢衰總要談到他的,明清之際的思想家王夫之也說過,公孫弘請誅郭解,而遊俠之害不滋於天下,偉矣哉!總而言之,公孫弘的一生盡職盡責,沒出什麼大錯,不過臺灣學者柏楊也有反面的看法:晁錯……主父偃……凡是忠心耿耿、意圖改革的人,都受到酷刑。而像公孫弘這種八面玲瓏、貌似忠厚的長者,卻一帆風順。和稀泥的人有福了,他除了關心自己的官位外,什麼都不關心。非關心不可時,只關心陷害忠良。個人感覺公孫弘無非是漢武帝加強皇權制約當時王權貴族的棋子而已,之前的獨尊儒術也是這樣,漢武帝一生有多愛儒學倒不見得,否則也不會有晚年慘烈的巫蠱之禍了。





暮景風光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今山東壽光南紀臺鄉人),為西漢名臣。

其少時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學,謹養後母。漢武帝時期,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左馮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職。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

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併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現已失佚。

公孫弘是公羊學家,他沒有留下自己的理論著作,其思想主要在他的賢良對策中反映出來。

公孫弘的最高哲學範疇是“和”。公孫弘認為任何兩種事物都是對立的,但又是統一的,統一的基礎便是“和”。在社會政治領域中,人主和百姓是兩個對立的階級,但人主如“和德”,百姓就會“和合”,從而達到一種天下太平的和諧局面。作為社會領域中的個人來說,心同氣、氣同形、形同聲都是相互對立的,但“心和”就會“氣和”,“氣和”就會“形和”,“形和”就會“聲和”。同時,公孫弘又通過這種對立統一關係把人同天地聯繫起來,得出“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的結論,從而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公孫弘認為,“和”不僅存在於社會領域之中,也存在於自然界之中,“故陰陽和,風雨時,甘露降,五穀登,六蓄蕃,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既然“和”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統治者應把它作為最高政治理想。公孫弘認為,統治者只有把握住“和”,才能使“麟鳳至,龜龍在郊,河出圖,洛出書,遠方之君莫不說義,奉幣而來朝”,出現一個太平盛世的局面。

從“和”這一哲學範疇出發,針對漢武政治,公孫弘提出了治國安民的八項主張。這八項主張實際上講的是兩個問題:一是國家要節儉,輕徭薄賦,愛惜民力,為百姓創造良好的生產與生活條件;二是朝廷用人要因任授官,任人唯賢,賞罰分明,使官盡其責,人盡其才。

公孫弘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首先要使人民信服,統治者只有做到“業之”、“理得”、“有禮”、“愛之”,才能使人民“不爭”、“不怨”、“不暴”、“親上”,這是對公孫弘的“和”中“人主”和“百姓”這一對立統一關係的具體闡述。公孫弘在此強調禮義的重要性,認為“禮義者,民之所服也。”同時,光有禮義還是不夠的,還要明賞罰,只有用“賞罰順之”,才能使“民不犯禁也”。公孫弘把禮義和刑法結合起來,從而得出“法不遠義”、“和不遠禮”的結論。

公孫弘的思想中滲進了不少法家成份,如“因能任官”、法義結合、賞罰分明等。不過,公孫弘與單純的法家又有顯著區別。他不像韓非那樣否定仁義,而是肯定仁義,並講求德政,認為“天德無私親,順之和起,逆之害生”, 是比較典型的儒家思想。由是觀之,公孫弘既不是單純的儒家,也不是單純的法家,而是把兩者巧妙地揉和在一起。

政治作為

罷西南夷、蒼海郡工程

公孫弘對於邊疆問題趨於保守。從建元年間第一次出使匈奴時言不合漢武帝之意到元光年間出使西南後反對通西南夷工程,再到反對置蒼海郡、朔方郡及五原郡,公孫弘始終將邊境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多次向漢武帝諫言停止邊疆的營造工程,儘管武帝一直不以為然,公孫弘卻從未放棄。元朔三年,升任御史大夫不久的公孫弘再次向武帝提出停止西南、蒼海、朔方、五原的修建,在被朱買臣駁斥的體無完膚後,公孫弘依然沒有死心,自退一步要表示贊成朔方郡的修建但仍然要求停止西南夷、蒼海郡的建設。武帝這才同意。

反對任用酷吏管理百姓

公孫弘認為酷吏行事過於殘忍,如果任用酷吏擔任郡守之職,勢必對待百姓不仁。因而反對漢武帝提拔酷吏寧成為郡守。

使遊俠之害不滋於天下

遊俠郭解在大赦之前多有命案,雖然後期有所轉變,然而他的門客卻因為他人對郭解不敬而殺人。按當時法律郭解應無罪釋放,然後公孫弘卻諫言郭解之罪大逆不道應該誅滅。 東漢荀悅認為,遊俠在民間作威作福,培養自己的勢力,他們違背道德破壞法紀,造成社會的動亂。

儒學貢獻

公孫弘於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提出並擬定了為“五經博士”設弟子員的措施,以及為在職官員制定了以儒家經學、禮義為標準的升官辦法和補官條件。


海洋說歷史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齊地菑川人,為西漢名臣。

其少時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學,謹養後母。漢武帝時期,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御史大夫、丞相之職。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

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併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


多爾袞愛新覺羅


西漢名臣公孫弘是怎樣的人歷史如何評價公孫弘

我來答共1條回答

gin969LV.182018-04-03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今山東壽光南紀臺鄉人),為西漢名臣。

其少時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學,謹養後母。漢武帝時期,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左馮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職。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

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併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現已失佚~

歷史如何評價公孫弘

司馬遷:公孫弘行義雖修,然亦遇時。漢興八十餘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為舉首。

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節衣食為百吏先。

班固:平津斤斤,晚躋金門,既登爵位,祿賜頤賢,布衾疏食,用儉飭身。

世稱公孫弘排主父,張湯陷嚴助,石顯譖捐之,察其行跡,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嚴、賈出入禁門招權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

汲黯: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王政君:維漢興以來,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孫弘者也。位在丞相而為布被,脫粟之飯,不過一肉。故人所善賓客皆分奉祿以給之,無有所餘。誠內自克約而外從制。汲黯詰之,乃聞於朝,此可謂減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優則行,否則止,與內奢泰而外為詭服以釣虛譽者殊科~


歷史阿Q


給人的感覺是個面相忠厚,心有丘壑的人,可能與他得志較晚有關係;對於他所不喜愛甚至憎惡的政敵,如汲黯和主父偃兩人都是採用了類似的辦法處置,即向皇帝建議把兩人派到政治漩渦的焦點位置(汲黯做右內史,主父偃做齊相),然後在政敵犯錯的時候落井下石,一舉把其送上斷頭臺。汲黯雖然未死,但是此後也偏離政治中心,做了淮陽太守。

還有一點,公孫弘是病死在丞相任上的,僅此一點就足可證明此人的深不可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