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順縣:做強電商品牌 助力脫貧攻堅

平順縣:做強電商品牌 助力脫貧攻堅

電子商務品牌建設成為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創新舉措。 翟步庭 攝

近年來,平順縣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政治任務,積極響應電商扶貧號召,將打造電子商務品牌作為實施精準幫扶、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創新舉措,立足特色優勢、資源稟賦,積極搭建網絡營銷平臺,不斷強化政策扶持,全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推動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就業增加的階段性目標。農村電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從單打獨鬥到百花爭豔,經歷了從自發開發到規範發展,從粗放經營到精細管理,從初級嘗試到相對成熟的嬗變過程。

2018年平順縣被商務部確定為“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以來,全縣確立了“一中心多體系”建設思路,以“互聯網+”為主線,依託廣電總局、阿里集團在平順幫扶的有利條件,外幫內扶合力並舉,通過做強電商品牌,培訓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扶技加扶智,帶動農產品上行,農民增收致富能力顯著增強,精神面貌發生根本變化,鄉村振興得以快速推進。

打造微商村鎮扶貧 帶動電商示範項目

平順縣以打造微商村鎮扶貧品牌為亮點,帶動全縣電商示範項目,融合鄉村服務站力推農產品上行,培育微商從業人員,結合各鄉鎮產業特點,立足產業,發動群眾參與到電商產業鏈中來,從而盤活各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助力脫貧攻堅。

——全面完善購銷服務,農村服務站點引領產業集聚。該縣充分整合鎮村服務站功能,重點打造鄉村電商集聚點,以點帶面營造良好的農村電商發展氛圍,不斷推動農產品線上線下良性互動,走入市場,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他們通過發展“一站多功能”網點建設,將貨源整合、產品包裝、打包發貨等上行服務功能進行了深化延伸,逐步打開農產品上行渠道,將原來普遍的下行服務居多變為上行下行平衡發展,快遞物流收發自如。真正讓服務站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服務站,實現網上支付、充值、交費、訂貨等便民服務,完善訂貨、代購、代銷、產品發佈等服務功能。

——全民微商創業就業,電商產業鏈條不斷提標提質。平順縣緊緊圍繞電商帶動產品上行,助推脫貧攻堅發展思路,開設組織了多層次廣角度的培訓班13期。12個鄉鎮巡迴培訓,共培訓3536人、4131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183人、2365人次。農村土特產品不斷豐富,由2016年的幾款產品發展到了現在20個品種100餘款土特產品及延伸產品,特別是紀蘭潞秀,通過高端研發,把潞黨參加工成為黨參內衣系列產品,進入2019年第二批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單。另外通過創新試點電商扶貧“微商村”,帶動周邊村男女老少齊上陣,短短几個月,微商從業人員近千人,累計成交67175單,累計交易額3403885元。

——全面培育特色產業,不斷優化完善鏈條環節功能。平順縣結合各個鄉鎮產業特點,圍繞農產品流通標準化、品牌化、電商化建設,依託中藥材(黨參)基礎+勞模精神,通過立足自身、精確定位,經驗借鑑推廣等措施,不斷完善產業鏈的功能建設,重點打造平順自有農產品公用品牌。充分發揮浙江訊唯、阿里巴巴等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著力打造具有平順特色、全縣統一使用的電商公共品牌,提升平順農產品整體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特別是今年阿里巴巴團隊的進駐,將銷售團隊、宣傳團隊、掛職幹部作用捆綁發揮,有力助推了平順農村電商和脫貧攻堅工作。

搭乘互聯網+快車 邁上脫貧致富大道

平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將電商和旅遊、中藥材、農業、新能源一併作為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主導產業,以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為契機,積極依託電商平臺,讓中藥材及農副產品乘著互聯網的強勁東風,“飛”出大山,“飛”向全國各地,許許多多的貧困戶搭乘“互聯網+”快車踏上致富路。廣電總局作為平順縣幫扶單位,一如既往地送知識、送資源、送技術,不斷推動農產品打開全國市場。阿里巴巴集團將平順作為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一,通過“互聯網+脫貧”的新模式,全力幫扶平順脫貧增收。截至目前,全縣電商帶動網絡銷售達到7380餘萬元,13.4萬農村人口、5.1萬貧困人口均從電商發展中受益。

——電商掀起創業新浪潮,農民找到致富新路子。作為支撐電商發展最主要的承載主體電商企業,平順電商螞蟻軍團逐漸成長,小微個體從最初的30餘家發展到近400家,今和農業、平順小源家、平順佰匯、良元商貿、君品農產品等網店捕捉市場信息資源及時,應對市場反應迅速,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直接帶動了2237戶貧困戶增收。成功舉辦兩屆電商扶貧義賣展會,借力淘寶直播、阿里巴巴2019脫貧攻堅、豐收節公益直播盛典、快手點亮、杭州A20新農展和雙十一“貓晚”等平臺活動,平順黨參、花椒芽菜、驢肉醬成為“網紅產品”,僅活動推廣期間銷售額達300餘萬元。

——“螞蟻軍團”力撐大市場,地標產品樹立好口碑。通過電商培訓,學員抱團成立“萬擔糧”公司,主要經營農業產業化示範種植、農業技術開發及推廣應用、觀光農業開發、園林綠化、農產品(農作物、瓜果蔬菜、苗木)種植及銷售、食用農產品和食用菌深加工及銷售、動物飼養場(豬、牛、羊、雞)養殖及銷售、農家樂觀光旅遊。“萬擔糧”的背後是一個由七八個農民組成的電商團隊,其中一多半是農村婦女。她們被稱為圍著鍋臺轉、圍著老公轉、圍著孩子轉的“三轉婆姨”。短短几個月,初出茅廬的電商企業“萬擔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線上交易額突破180萬元。

——紮實基礎帶來新機遇,“深閨”精品勇闖新市場。通過接觸微商,東彰村村民的營銷意識不斷增強。如今,他們不僅賣黨參、花椒、雜糧,就連家裡的土雞蛋、槐樹花、手工藝品都放到了朋友圈,有的上架了自己的微店,而且受到大眾歡迎。特別是通過“智技雙扶”,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激發電商發展熱動力,營造電商發展新生態,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普惠紅利,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白天田間種黨參、除草,田邊小憩時掏出手機拍攝農事場景照片、錄製小視頻,晚上回家聽線上沙龍講座,上傳更新微信朋友圈、微店圖片,忙得緊湊,過得充實,處處湧動著創新創業的熱潮。

培育“造血”功能 鞏固“輸血”成果

培育貧困人口自身“造血”功能,鞏固“輸血”成果。通過一臺電腦、一根網線連接大山之外的廣闊市場,平順縣通過做大做強電商品牌,給貧困地區的農產品上行與可持續性脫貧提供了一項解決方案,形成可持續脫貧發展。

——整合資源對接產業鏈條,形成閉環脫貧增收新模式。以農產品上行這一最終目標結合電商扶貧進行探索、試錯和經驗積累,因為地方農產品與市場端的供需信息不對稱的痛點而舉步維艱。通過摸索總結,明確農產品上行渠道對接決不能只看眼前、只盯一點,要立足全縣的產業分佈特點,根據不同的區位產品,形成多品類、高質量、長延伸的產業鏈條,才能實現產品在市場中的長久發展。培養電商人才同樣要因材施教,不同的人群要進行定向培育、特長提升,整個產業鏈條中要有種植、有收購、有篩檢、有生產、有營銷,人人可參與,個個能上手,環環緊相扣,處處能出彩。

——智技雙扶提升造血功能,電商架起增產增收新橋樑。“熟人社會”的農村屬性,一人成功,眾人爭相效仿。通過智技雙扶,不但讓農民改變了認識,更掌握了技能,白天農田裡耕種黨參、花椒,晚上通過手機線上賣貨,互聯網知識與實操技能得到了普及應用,農村環境衛生、鄉風文明建設、農民精神面貌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電商扶貧·微商村模式通過總結推廣、吸收改良,不斷壯大本地微商從業主體,引導自發對接市場蒐集本地潞黨參、大紅袍花椒的需求信息,主動出擊抓住目標消費群體,拓展產品銷售渠道和樹立產品口碑,助力農特產品“走出去”,為農產品上行和電商扶貧找出了一條新路徑,架起了致富橋。

——平臺引領激發內生動力,電商扶貧實現可持續發展。依託示範縣電商公共服務體系運營,補缺產業組織和服務體系缺失要素,使農民、貧困戶主體的碎片化的創業需求與時間、資源能夠通過創新項目與工作載體進行盤活,享受到互聯網創業帶來的普惠紅利的同時,激發內生動力養成,撬動哺育縣域電商發展生態。(王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