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的误区不能入


转氨酶的误区不能入

转氨酶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反应肝细胞损伤的生化指标。转氨酶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AL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AST主要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少数分布于胞浆。


当致病因素导致肝细胞变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从细胞内释放的主要是ALT;而当肝细胞严重损伤、坏死时,线粒体内的AST便释放出来,导致血清AST显著升高。


转氨酶可以反应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但并不一定能说明患者的病情,病情的轻重与否要通过全面的检查来确定。在临床上关于转氨酶有六大误区。


误区1 转氨酶高就是肝炎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除肝炎外,喝酒、过度疲劳、损肝药物、骨骼肌损伤、心肌损伤、甲状腺疾病、剧烈运动、中暑、溶血、Wilson病、血色素沉着病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都可使转氨酶升高。所以,单纯的转氨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


转氨酶的误区不能入

误区2 只要转氨酶正常就没问题


急性重症肝炎、肝衰竭时,由于正常肝细胞较少,所以释放到血液中的转氨酶反而减少,出现"胆酶分离"现象,即胆红素很高,但是转氨酶反而下降甚至正常,其实,这是临床上非常危险的征象,死亡率达60%以上。另外,胆管梗阻、瘀胆型肝炎,也可出现黄疸很深,但转氨酶不高的情况。


转氨酶的误区不能入

误区3 转氨酶越高,病情越重


急性肝炎时,转氨酶往往很高,可达2000 U/L以上(正常值<40 U/L),但大多预后良好。而慢性乙肝的转氨酶大多轻度升高(300 U/L以下),有的甚至正常,但实际上却要严重得多,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误区4 转氨酶正常,肝病就好了


转氨酶升高是肝损伤的标志,但转氨酶降下来了并不意味着"肝病就好了"。如慢性乙肝、丙肝、自发免疫性肝炎及长期饮酒者,转氨酶往往正常或仅轻度升高,但实际上肝脏已经发生了严重病变。例如某些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功能很糟糕,但转氨酶仍正常。


误区5 转氨酶正常就可以停药


慢性乙肝患者的转氨酶经常发生"波动性"改变,即使不治疗也会缓解,甚至正常;而丙肝患者的转氨酶常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同样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停药前可以考虑转氨酶水平,但它不是停药的唯一指标,否则可能引发病情反弹。


误区6 转氨酶升高必须用降酶药


对于大多数慢性乙肝或丙肝来说,抗病毒治疗才是"治本"的方法,治了本,转氨酶自然会降下来,根本不需要使用降酶药。


肝功能检测结果提示转氨酶升高时,一定不要盲目吃药,切记不要单纯的吃降酶药,以免治标不治本,一定要尽早到专科医院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如果是乙肝引起的转氨酶偏高,更需引起重视,尽快对症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