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讀10本書和一個月反覆讀1本書,哪個收穫大?

點擊看我主頁


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有的人聰明,能一目十行,記性還好,可以讀十本書。對於我來說,愚笨,讀的慢,記不住,那隻好讀一本了。

其實,讀書與吃飯有相似之處,有人就喜歡狼吞虎嚥,三下五除二,一碗飯,吧啦吧啦就吃下。這吃相,那叫一個香。有人每送入口中一口飯,都會細嚼慢嚥,細細品味食物的味道,充分感覺它的香甜,切斷磨碎研細嚥下,嘴角露出滿意的微笑,咂摸出來生活的意義。

一個月讀一本書,與之獨處,全方位的調動感官,朝夕相守,從它的全世界路過,一心一意,專注的做一件事情,更有利於充分認識書的內容,理解書裡的道理,洞察作者的意圖啟迪。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個月讀一本,更適合我。


大俠伴我行


讀書這個概念,自我上大學開始,我經常想,等我工作後上著朝九晚六的班,有時間了我就多看看書。

那時候我認為,讀書時有時間才幹的事情。實際上,大學的我,並不是沒有時間。

畢業後上班,整天忙著公司的事,忙著結朋交友、忙著談笑風生、忙著匆匆開始又草率的結束的戀情。

那時候我想,等我換一個稍微輕鬆一點,沒這麼忙的工作後我再開始讀書。書名都列好了……

換工作後,並沒有如期而至的輕鬆,反而更加匆忙了,經常是上頓不吃餓下頓。

這時候我將讀書計劃提前執行。因為突然意識到,我離憧憬的日子還很遙遠,如果再不讀書,恐怕連自己都要丟掉了。

於是開始讀書
最早開始讀的第一本書是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這本書打開了我的視野,他以跨越時空倒順序相插的方法給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文學視野。

後來讀水滸傳,全是白話,看的很吃力,目前只看完了上部,下部還在繼續。

我還看過飄,也就是電影亂世佳人的原著,這本書我用了半年時間,很厚一本。

剛買了下圖這本書,正打算看。



我在讀書的時候跟你有同樣的疑問,看很多人推薦這本書,書中講了如何才能讀好一本書的幾個要點,建議你也可以買來看一下,也許你的疑惑就解決了。


筆夏昇嬅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很多人讀書學習,總會犯一個毛病,就是追求數量,追求新鮮感,想要通過閱讀學習快速獲得某種能力。


不知道追求數量的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你真的懂得你所學習的知識了嗎?


前幾個月,我和幾位朋友在一起聊天,我提到了大量的知識點。“xx書裡不是提過”,“這不就是xx模型嗎”諸如此類。


聊天結束後,有一位朋友又拉著我聊了半天,他發現,我確實是瞭解這些知識,但是對於這些知識知識停留在“書本式認知”的層級,也就是我對知識的理解,僅僅知識停留在“能夠解釋”的程度,甚至於有的知識點我根本就沒有搞清楚出現了一些錯誤的理解。


而很重要的是關於這個知識點,它的來源、應用場景、相關討論、相關聯的知識、可以解決哪些問題等,我根本不清楚,也從來沒有想過。而這些,永遠不會存在追求數量的書本閱讀之中。


我以為我真的在學習東西,但我知識在滿足瞭解新鮮事物的快感之中。


因為,最最最關鍵的問題:讀書永遠不在於“讀”,而在於“思考”。


很多人對讀書都有一些錯誤的理解,常見的有以下2種。


1、讀書一定要把整本書一字不落地讀完嗎?


在我看來,把一本書一字不落地讀完,是一件很低效的事情。有這種想法的夥伴大都有這樣的心態:

  • 如果有些章節跳過不讀,我會不會漏掉什麼重要的信息呀?

  • 我也不知道我想從這本書中獲得什麼,那就從頭到尾讀讀看吧。


仔細思考這兩種心態,會發現這就是一種不帶腦子的偷懶行為,是一種非常被動的學習,在不知不覺中,讓書本成為了我們的主人,而不是我們自己來做書本的主人。


我們應該帶著問題帶著目的來讀書,去書中尋找解決我們問題的答案,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去聯結之前閱讀的內容,去填充自己的知識體系。


2、讀書是要記住書中的內容才行嗎?


當我閱讀到一本好書,我恨不得把書中好的觀點、好的句子,都摘抄下來,記住它。


但實際上,這種想法完全不正確。


在信息檢索如此發達的當下,用大腦記住大量信息,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和束縛。古典老師在《躍遷》這本書中就提到過,我們要學會調用知識,而不是記憶知識。未來世界的認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運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從大量信息中抓取趨勢的洞察能力。


我們要記住的不應該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的框架和所在的位置,我們的大腦中要有一套知識體系,知道每個知識點之間是什麼關係,每個知識點都在什麼樣的位置,這才是重要的。


所以,閱讀追求數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閱讀完一本書要有所行動,有所反思,能夠將書中所講的道理運用起來,能夠將書中所講的內容與其他知識聯繫起來,形成知識網絡地圖,這才是最重要的。


閱讀有書帳


這取決於你讀什麼樣的書。

1、比如我前幾天讀了一本書,書中每個章節結尾都有單獨的重點總結,而中間穿插了大量的個人故事。

整本書我選擇跳躍式的讀,書中的故事基本上對我沒用,花了半小時讀完了這本書。

2、同樣的,我在讀另外一本書時,書中的觀點和案例對我都很有啟發,而且直覺告訴我書中的很多案例在將來某一天我能用到。

這兩個星期裡,每天會空出一小時時間看這本書。做標記、劃重點,寫讀書筆記,閱讀時,我的思維發生了很多碰撞。

3、同樣是讀一本書,關鍵看你讀什麼樣的書,有的書內容平平,或者之前讀過相似的內容,我們可以少花時間在上面。

相反的,如果這本書讓你很有想法,那我們可以細細品味,感受閱讀帶來的那種喜悅。



夜來讀書


各位觀眾,這個問題我是有親身經歷的。

我先說一下我的觀點:一個月反覆讀一本書收穫大。

一個月讀10本書,如果是正常的,不太厚的書籍,你讀讀試試就知道了,正常的情況下,你一天讀2小時,看個50-60頁,一本書300頁,你讀一遍,就得5-6天,一個月30天,也就讀5本書左右。這還只是讀一遍。想一個月看10本書,你得每天讀書4個小時。

我說的這種情況還是不太厚的書,沒什麼難度,不去深入思考,只是過一遍的速度。

遇到好書,稍微拗口,有一些難度的書籍,你再試試。

我最高紀錄是一個月讀了7本書,這是我嘗試過的最高紀錄,然而效果並不好。可以說是非常的不好。

看完了幾乎等於沒看,月末了做讀書回顧,完全想不起來第一本講了個啥。更別說做到與人分享交流的程度了。

遇到一本好書,反覆讀,細細品味,反覆琢磨。才是王道。

世間繁華,願你披荊斬棘,歸來仍是少年。


張飛撩書


關於讀書,一個月讀10本跟一個月讀一本沒有什麼根本的區別。

而根本的區別在於你為什麼讀書?

讀書的目的無非是想從書中獲取知識,但你想從書中學點殺豬的知識賴以養家餬口,但高大上的書中講的是倚天屠龍術,即便你學的再精,技術再好,屠龍術很高端, 但世間沒有龍可以讓你屠,你學的也就是沒用的東西了。

一個有所成就的人,關鍵是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讀書的多寡都無所謂,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十幾歲就去當兵,我懷疑他初中或許沒畢業吧?你問問他讀過幾本書?我敢說他從出生到去當兵之前這段時間,讀過的書課本不算,長篇小說不會超過3位數,因為就他出生那個年代,新華書店除了《半夜雞叫》《小兵張嘎》再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了,就算他高密東北鄉的書店裡也找不出100本長篇小說來。

但他卻成了寫書的巨匠!

有個大學老師在曬他的讀書清單,這就有點像猶太人的格言裡說的那樣:“學者中有被喻為載運昂貴絲綢的駱駝。駱駝乃與絲綢毫不相干。”有本事你曬一下你自己寫的書的清單,倘若有所讀的書的三分之一,那麼你也算是一個讀書達人了罷?

但你若是天性喜歡讀書,把讀書當做生活的樂趣,純粹為了玩兒,那麼你讀的書越多越好,所謂“開卷有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是玩家的格言,沒有目的性的泛泛而讀,逮著啥讀啥,列寧的《國家與革命》你都能讀出幽默笑話來,那才是真正的“讀書達人”。

讀書達人讀書沒有目的,讀書完全是為了取悅自己的靈魂,那麼讀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會達到一種境界“粗繒大布裹生涯,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本書讀懂讀透,是需要一定的契機的,讀不懂扔在一邊,去讀別的才是正確的選擇。

因為你若是遇到不懂的書,就和它叫一個月的勁兒,豈不是雞聽鴨講,越聽越不明白?但你扔到一邊去,不定啥時你聽懂了鴨語,回過頭來一看,這本書原來講的無非是螺絲不如小魚好吃而已。所以讀書求知,抓緊時間一股腦的去讀,能讀多少就讀多少,讀過的書多少都會有點印象,當你用到時,再翻開一找,便會有恍然大悟的快樂。

知識儲備要趁早,趁著眼睛不花時能多享受一點讀書的快樂就多享受一點,不然,當戴上老花鏡時再去讀,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許多人不會同意我的論點,那麼我舉一個核桃栗子棗。

少年宮新來了一個鋼琴老師,教一幫孩子學鋼琴,這個老師一改往日的傳統,一上手不是教孩子們彈《我愛北京天安門》之類的曲子,而是直接肖邦,莫扎特等高難度的曲子逼迫那些剛剛入門的孩子們去學習,也不管大家學會不學好,幾個課時一到,不管大家學會學不會就又進行難度更大的課程,甚至把鋼琴家都彈不好的巴赫的作品都拿出來當做作業去練習。

孩子們叫苦不迭,家長反映更加強烈,一致覺得這個老師不稱職,自己孩子交了那麼多錢卻遇到這麼個奇葩老師,於是就反映到少年宮領導那裡,要求換老師。

少年宮的領導找到老師說明情況,這個老師什麼話也不多說,把學生家長叫到教室,然後讓他們的孩子彈鋼琴給他們聽,老師讓他們彈的卻不是巴赫肖邦,而是最簡單的《我愛北京天安門》之類的簡單曲子,結果這些曲子孩子們彈的水平竟然不低於一般鋼琴家的水平……

量變到質變,不過是積累而已。倘若你讀書的數量達不到一定的量,你的知識面就會很窄,假如你像馬克思一樣“世界的一切對我都不生疏”,你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思想,從而影響這個世界。


靜流如歌3888


只要看書,就有收穫,腹有詩書氣自華,開拓了視野,學習了經驗,體驗了教訓。

短短的時間就能獲得別人專業的經驗,是非常佔便宜的事。


古時讀書是一件奢侈的事,也是普通民眾進入上層階級的基礎,宋代皇帝趙恆曾經寫有《勵學篇》,原詩如下: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可見自古以來讀書就是關係到身家榮辱的大事。

精讀和略看,只是讀書方法的區別,用來比較收穫大小,沒有意義。

一、通常多數都是認為精讀要比略看收穫更大,因為精讀讀的更為細緻,讀的速度可能慢,理解其中內容卻更為深刻。

有時一句話還需要反覆揣摩,甚至做筆記,縱橫對比,這樣一番精細的閱讀,其理解的內容含義自然要比略讀深刻,收穫的是縱向知識點剖析。

二、略讀顧名思義就是大略的讀書,甚至可能是一目十行,優點是耗費時間少,獲得的信息量大,弊端就是內容可能理解的沒有精讀那麼深入,收穫的是橫向知識點的積累多。

三、一個月讀十本書還是讀一本書就是精讀和略讀的區別,哪種方式更好,收穫更大,委實不好斷定,各花入各眼,感覺的事比較唯心。

因為這是因人而異的事,側重點不同,對於讀書的要求自然也就大不相同。


畢竟每個人看書的興趣不同,目的不同、速度不同、理解不同、感受不同;同時,書籍的專業範圍方向有區別、字數有區別、難易有區別。

而且每個人對於收穫的要求也不同。精讀和略讀優缺點也因人而異,比較也就無從談起。



但是,拋開以上原因比較,如果從書籍的類型上來看,精讀和略讀的區分還是有脈絡可尋。

通常學習的,專業的,做研究類的書籍精讀較多,一目十行就能融會貫通的天才除外。而查詢總結或者休閒娛樂類的書籍相對就略讀較多,講究的是拼數量和保持心情輕鬆和故事八卦流暢性。

有句老話講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認為這是精讀還是略讀?


風雨的節奏


如果是技術類、專業類的書,閱讀量要求更廣,更及時、也不需要讀太深入。

而經過時間篩選出的經典書籍則需要反覆多次閱讀,這種閱讀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常情況需要經歷三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次閱讀(第一層)

快速粗劣的閱讀,瞭解圖書的大致脈絡(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尾),產生你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

第二次閱讀(第二層)

文章面面觀

葉聖陶老師的《七十二堂寫作課》裡的第一堂課,教會我們如何深入文章內部結構。




  1. 這篇文章屬於哪一類?和哪一篇性質相似或互異?這類文章有什麼特性和共通式樣?(文章的體制)
  2. 文章裡用著的詞類,有否你所未見的或和你所知道的某詞大同小異的?(語彙的蒐集)
  3. 文章裡詞和詞或句和句的結合方式有否特別的地方?你能否一一辨認,並且說出所以然的緣故?(文法)
  4. 文章裡對於某一個意思用著怎樣的說法?那種說法有什麼效力?和別種說法又有什麼不同?(修辭)
  5. 文章裡有什麼好的部分?好在哪一點?有什麼壞的部分?壞在哪一點?(鑑賞與批評)
  6. 這篇文章和別人所寫的同類的東西有什麼不同?你讀了起什麼感覺?(風格)
  7. 從開端到結尾有什麼脈絡可尋?有否前後相關聯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幹?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佈局)




第三次閱讀(第三層)

過一段時間再看,一年、兩年、歲月的沉澱,生活閱歷的積累,閱讀能力的提升,再來讀一讀,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多讀書固然很好,可是我們一定要講究讀書的方法,如果只是簡單的閱讀,那麼讀多少遍都如同只讀了一遍。

讀書便是把那些無人問津的歲月熬成清茶,等一場芳香四散。


序章PROLOGUE


1.讀的是什麼書 2.誰來讀 3.讀的目的是什麼

可能拋開這三個因素來談,得出的結論會有些片面

根據《如何閱讀一本書》(無恥的推薦一下自己寫的文章《閱讀領域易筋經》是介紹此書的)中提供的觀點



  • 首先,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讀,值得精讀更是少之又少。

一個月讀10本的應該是選書階段或粗度\\泛讀階段的速度。

如果是選書,1周10本也不算多,如果是為獲取作者觀點通讀的話,1個月10本也是可以的速度。

因此如果題主閱讀的目的是做領域拓展或處於主題閱讀的篩選階段,那麼一月10本甚至更多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

  • 其次,有一些書,確實是需要精讀的。

正如《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提到,"有一些書的層次遠高於你,過去現在,很可能直至生命的盡頭,因此你每讀一次都覺得有新的收穫。" 這類書籍,每次重讀無疑都是與大師對話的機會,可以捕捉觀點、領會節奏與技巧、體會書中意境,甚至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的認識自己。
如果是在閱讀這類書籍,那麼顯然的,一個月不算多,甚至還有點少。

對於這一類值得精讀的書籍推薦一種閱讀方法,就是摘抄,如能在摘抄過程中記錄自身感受和觀點,可能效果更佳。

在這本書中介紹了摘抄記錄讀書筆記的方法

一般是通讀第一遍摺疊覺得有趣的部分的書頁下腳,第二遍仍覺有趣便摺疊上角,

並用波浪線畫下來,然後開始製作讀書筆記,方式是

一段原文

一段星號帶自身的理解

若能心領神會,背誦下來,那麼這部分內容很有可能會成為你靈魂的一個部分。指導你的生活。

雖說這種方法比較費神,但是效果絕對是顯著的,愛書如命的錢鍾書先生採用這種摘抄筆記法讀書,因此身後筆記等身,留下的書卻不多。

  • 當然值得摘抄閱讀的書籍是少之又少的。在判斷時還有一個推薦的方法

《砰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有一段對書的整理說明

簡單的判斷標準是,拿在手中,感覺是否心動,心動就留下,不動就感謝他的到來,並且丟棄掉。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我卻覺得十分有效,你與書的連接是通過觸摸,感受而獲得,可能才直達內心。如同武功一樣,不是所有好書都適合你。選擇適合的就好。

這樣整理出的書架會讓人有幸福又踏實的感覺。親測有效,題主可以嘗試。


流水人間


在我看來,只要用心讀書,一個月讀10本書,和一個月反覆讀1本書,收穫都很大。

讀書是一種輸入,最有效的輸入方式是邊讀邊記筆記。可以用紙質筆記本來記,也可以用電腦來記,記下書中的精彩部分、書裡給到你的啟發或者知識點,以及你個人的讀書心得……我始終相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每一本書,都濃縮了作者的個人生活經驗,讀書是體驗不同人生的捷徑。

用心讀10本書,可以吸收10個作者的人生經驗(當然,前提是10本書都用心讀了。我個人不建議打卡讀書,最好不要硬性規定一個月必須讀10本,否則容易陷入為完成任務而敷衍讀書的怪圈)。

而好的書,是值得一讀再讀的。每次重讀,都會讓你有新的發現,汲取到新的養分。拿木心來說,他就讀過100多遍《新約》,五六十遍莎劇,《唐詩三百首〉裡最喜歡的一百首,每首讀過一百遍也不止……這些信息,是我二讀木心的《文學回憶錄》時才發現的。初讀時我並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當然,若初讀便覺得書的質量不好,那我就不建議再讀,否則就是浪費時間。只有好的書,才值得一讀再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