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報道用“新”突圍

□付莎莎

疫情陰影雖未散盡,但有的城市逐步復工,恢復了些許煙火氣,有的地方依舊堅守,居家隔離也是一種抗疫姿態。疫情暴發以來,大部分人身在家中,卻可以準確地瞭解各地的信息,媒體報道在疫情造成的圍城下,沿著網絡精準地傳達到了個人手中。面對突發疫情,不變的是媒體人的前後奔走和對優質內容的創作,改變的是新陣地、新形式和新思考,通過這些新鮮嘗試,媒體在引導、追問、科普、安撫等方面不缺位,並以各種內容形態真切地凝聚著、傳遞著抗疫力量。

媒體融合進程不斷深入,疫情報道展現融合實績。突發疫情恰逢春節期間,媒體報道面臨諸多難度,如何有效傳播、高效輸出是核心。著眼各地完成的疫情報道試卷,媒體融合使傳播力得到下沉和落實。傳統媒體融合各平臺資源,形成前端採寫、中端蒐集、後端協作的一體化生產線,在紙質報道難度大且在疫情期間缺乏傳播力的情況下,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全天候的信息發佈與更新,使疫情期間媒體報道不受封禁影響,實現了最大範圍的有效傳播。

疫情報道依託新技術,更低時延提升了傳播力。媒體融合不僅是資源的整合,更是傳播形式的融合,報道在融合之下得到多元呈現。疫情報道過程中,除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具有一定時延的呈現方式,更有依託5G技術,低時延、現場感強的疫情報道出現。1月27日,央視頻上開通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慢直播”,累計吸引過億人次觀看。無解說、無臺詞、無後期編輯,新聞以原生態的方式直觀地呈現。媒體融合報道以新的姿態在眾多新興平臺廣泛傳播,使疫情報道中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和傳播力形成了新的力量,推動著疫情防控的進展。

與此同時,PGC(專業生產內容)、UGC(用戶生產內容)與MGC(人工智能生產內容)共存,多方聲音監督疫情防控進展。除了依託現場採訪和官方發佈的具有權威性的專業新聞報道外,還不乏用戶自行發佈的非專業信息,紛紛在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廣泛傳播,這些UGC內容不僅反映著民情民意,也作為新聞報道的重要來源,促使疫情報道的完善。同時,還有AI主播、無人機、機器人寫作等智能化技術輔助內容生產和信息傳播,例如新華社記者藉助無人機拍攝火神山醫院建築過程,大數據平臺形成疫情地圖並實時監測,廣西電視臺推出AI主播“小晴”等。各種形式的新聞內容齊頭並進,豐富著媒體報道,也讓疫情報道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此外,疫情報道的豐富情感表達也凝聚著力量。溫暖、感動、堅定等各種情緒都在疫情報道中得以詮釋。疫情中的新聞報道極具人情味,哪怕是嚴肅的“硬新聞”也採取“軟報道”,具有情感關懷的內容為身處疫情中感到焦慮和不安的人們提供著溫情但有力的報道。《人民日報》一組名為《最有煙火味的應援!加油,熱乾麵!》的原創海報,將武漢熱乾麵和各地代表性美食組合,以食物之間的“交流”傳遞著溫暖,獲得網友廣泛且自發的傳播,為身處疫情緊張氛圍中的人們提供了向上的能量,疫情報道的影響力也以各種走心的情感表達不斷得到強化。

以“新”突圍,這個“新”,是新姿態也是新力量。面對此次突發疫情,媒體通過新技術、新平臺和新方式,以一種敢於嘗試、永不停止創新和前進的姿態突破疫情圍城。媒體疫情報道高效率、多平臺、全方位凝聚著新的力量,使人們對於疫情的瞭解更加深入,也讓更多人看到中國疫情正走向積極的“治癒路”。

中國媒體在疫情攻堅戰中的表現可圈可點。當下,面對國外疫情的嚴峻形勢,世界命運共同體在疫情中得到更直觀和深刻的體現,中國媒體報道還需要新的姿態轉向國際傳播,從自身疫情處理的經驗出發,積極主動地通過優質的疫情報道將中國聲音、中國經驗傳遞出去,為國際疫情的防治貢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