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有哪些不合理的设定?

用户52937465952


1.朱闪闪两年不开单,竟然还是正常上班;

2.房似锦为房东交水电煤气费,有线电视费,买米;

3.王自健卑微不像男朋友,难道他真的感受不到吗?


潇洒哥说电影


我觉得这段,一日王子去接女同学下班,准备了精美的花束,也受到了女同学同事的表扬,随后两人准备出门上车。谁知女同学因为王子的车太次,告知以后开这车就别来接我了。王子无奈答应。

随后,王子便驾车来到4S店,相中了一辆别克昂科威,随即购买。

再次出现,王子已经开着昂科威了,闪闪见到昂科威就像见到宾利一样,而王子自从开了昂科威,走路都带风了。小楼和985两人更是发出了惊人的感叹,王子的魅力值直线上升。

开了新车的王子自然要马上去女同学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女同学还真的买账了,感觉就像是王子开了辆宾利来接她一样,还不停的夸赞车好。王子钱没白话,挺高兴。

王子从开播到换车前,一直开的都是一辆别克威朗GS,看着像顶配,厂商指导价要18.59万元。换车之后,王子用威朗GS置换了昂科威,起售价18.99万元,1.5T最贵的也不过20.99万元。

女同学的态度居然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





平常爱剪辑


安家里,最不合理的设定,就是关于房似锦上大学的。

我们来看看,徐文昌毕业15年了,房似锦也差不多大小,也就是在2005年左右吧,大学早已没有那么呆板了。



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上大学时,当时真就有个女生一直没来。后来,也是电话找到村里,那个女生的家长说不念了。但是,没有联系到女生本人。当时,系主任就说,先放放吧,等等再说。

就真的大家开始上课了。我记得,我们当时还军训了20天呢,后来,上了几天了,那个女生才来。

好像也是说家里不让念了。

当时,辅导员带她去找的系主任,根本没打磕绊,系主任直接安排老师给她报上名。还领了学校发的各种东西。

她就直接跟着上了。真的是一生命运被改写啊!



当时系主任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农村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

现在都感觉那个慈祥的系主任真的是好人!

所以,这个片段,我感觉不太合理。因为,国家政策也是帮扶穷困孩子。还不如把她设定成,自己勤工俭学,终于念了大学呢!


longsuixin


剧情《安家》中不合理的地方其实还是蛮多的,毕竟是电视剧总要美化一下的。那么咱们先来说说有哪些吧。

第一、先说说提成吧,安家中说中介费两个点,那么问题来了,林茂根一套好几亿的房子算下来应该是有好几百万啊,一个亿就是200万的提成,就算是一个点也有100万,更何况是好几个亿的房子,最终也是按两个点算的。那么这么多钱房似锦家里的事情不是很好决绝吗她妈才要150万,以前赚的也是钱啊。

第二、为了帮985开单,直接把房东邻居给迁走了,这也太扯了吧问题是还没费多长时间,一套房子好几百万家里这么有钱智商就那么差吗非要自己教育孩子肯定有办法嘛。

  • 第三、再说说剧中差不多都快天天卖房了,门店都是有范围的,就算门店再大也没这么好开单啊,都快赶上卖白菜了。一部艰辛的房产局,都快拍成爱情剧了首先是房似锦遇到徐姑姑,后面是985和那个瓜哥,再又是朱闪闪和王子建。剧中的我为单狂去哪里了呢

第四、包子铺老板花了300多万全款给儿子买房,后来不让住不至于包子铺都开不了没地方住吧。中介费还要用包子还?

第五、房似锦刚到上海门店的时候,卖的第一套房还是自己先去给房子装修了一下再带客户看房的,那么问题来了装修费谁出呢?公司出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出吗?但一出场就是穷的不能再穷的悲惨人生啊


沙漠哈士奇


1 团宠吉祥物朱闪闪,两年不开单

  • 朱闪闪没业绩,成天就在办公室描眉画眼,也不是啥关系户,关键是她入职2年,一单都没有开。中介行业竞争是非常残酷的,3-6个月不开单基本就卷铺盖走人了。就算不开单,房产行业肯定会培训,基础知识总要懂的,房产知识、推销话术、客户心理,一问三不知。

2 博士生孕妇买新房就入住

  • 房似锦推荐给宫蓓蓓的楼道房,是刚装修过的,她也告诉了宫蓓蓓。

宫蓓蓓夫妇都是博士生,自己是妇产科医生,而且她还怀着二胎,就算缺钱、省钱,也肯定不会让宝宝承受甲醛危害啊!

3 新店长刚入职 撬自家人的单

  • 撬别人单子可以理解,可是撬自家人的单子,撬一次就算了,接二连三的撬有些不能理解。撬完单子后理直气壮,吃相太难看


推好剧


所谓无巧不成书,电视剧也是一样的,肯定有一些地方会与现实生活或者寻常理解不一致,《安家》也一样不能免俗,以下列举几处:

好几个事件都是围绕老洋房业务展开的,那就先谈一下这里面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龚家花园的那套房子。既然房主都知道表姑奶奶住的地方是违章搭建,又知道他们一家居心不良,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去协商,不成功之下还自己叫人拆违建呢?万一伤了人,到时只会更甩不掉。直接报警或者到城建举报,让他们去赶人拆房,表姑奶奶一家欺软怕硬的还敢跟政府部门吵吗?



其次,是这次江奶奶的老洋房。两个外甥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恶心到家了,老人也在临终前立下遗嘱把自己的层面捐献国家,让贪财的外甥永远拿不到房款。这个操作固然解气,但是既然知道有这个操作方式,在当初要卖房的时候,为什么不直接作为武器促使两个外甥卖房呢?如果这两个能明确知道现在不卖房,江奶奶死后自己连自己的那份都得不到,他们还敢这样肆无忌惮吗?



然后是房中介的内部管理问题。

翟云霄其实有句话说得没错,房似锦是来当店长的,不是当一般的销售员。从房似锦的知识面上来看,她也懂了一定的管理技能,但是跑来就明目张胆地翘单,这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可以做的事情吗?宫医生的那单就不说了,房源和客户都是老油条想看她笑话扔给她的,做成也是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是王子健的严叔那单翘得毫无道理,而且撬之前一声招呼都不打,这是一个合格的店长会做的事情吗?



最后是主角在个人生活和情感上的处理问题。

这两个主角在自己的感情处理上也经常是让人气得牙痒。徐姑姑对前妻张乘乘一点没辙就不说了,毕竟徐姑姑的设定就是一个老好人又是温吞性格。但是房似锦平时那么狼性那么干练的一个人,也在重点大学学习了那么久,又有那么多社会经历,面对一众或高级或低级的客户都手到擒来,但是对着从一出生就想淹死自己,经常不给自己吃饭,又不让自己读书,还逼自己嫁人的无赖农村妇女怎么会一点办法都没有呢?

可以看到她对母亲肯定是没有亲情的,唯一有感情的是她爷爷,顶多加个弟弟。那她在外打拼那么久,几万几万地赚佣金,与其让潘贵雨撒泼全部拿走,为什么就不在北京或者上海买个房子付个首付,就算租房子也行,然后直接把爷爷接来呢?这样一来没有了潘贵雨能要挟她的软肋,而且即使潘贵雨上门闹,借口也是现成的:她用全部的钱在照顾爷爷呢。潘贵雨敢在大庭广众说她不该照顾老人吗?就算堵到家里,爷爷也能用长辈的身份反驳,命令其走。又怎么会像现在这么被动,又被追着要钱,又要付所谓的高昂医药费呢?



不过电视剧终究只是个故事,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地方很有可能都是编剧为了扩大戏剧冲突,点燃观众情绪故意做的,不用太当真,看得开心就好。


电影里的海阔天空


大家好,我是大愣子哥哥.

欢迎大家关注我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安家》热剧上映有段时间了。反映了很现实的社会情况,剧中有哪些不合理的设定?

我来说说:

一、房似锦有个奇葩妈妈,众所周知。各种变相问房似锦要钱,房似锦一度被妈妈要钱要的身无分文,我觉得这里的设定不合理。

房似锦收入:

房似锦号称没有卖出去的房子,而从房似锦到静安门店三个月的时间,交易的房产不在少数,我们来计算下(房产买卖中介2个点,个人能拿1个点):

1、跑道房卖给宫大夫,老严夫妇买宫大夫旧宅。这两套房的成交价合起来大概800万加,仅这一单提成到手在8万元左右。

2、凶宅交易两次,每次交易价格大概在500万左右,房似锦的个人提成也有将近10万元。

3、地坑公寓,预估价格在1亿左右,仅这单房似锦的个人提成就有100万。

4、知否小姐,房产价值大概在1000万左右,这单的个人提成也有10万。

5、龚家大院,成交价格1.5亿,老洋房提成一个点,个人拿一般,这单房似锦可以拿到了75万,抛开给同事分成至少也在50万加。

6、向公馆,成交价也应该在3亿加,提成两个点,这单也是大家分的佣金,房似锦也分到了60万。

我们算算这些至少在200万起步。

房似锦支出:

潘贵雨去门店要钱100万,实际肯定没有给这么多,应该是有二三十万。后续是答应出月供,潘贵雨才回去的。

爸爸出车祸,给对方5万,爷爷住院,爸爸住院按正常的三甲医院算起来,他俩人住院也不会超5万,这里算10万。

爸爸车祸后,房似锦回上海竟然没有饭钱,在这之前他到手提成至少在百万,而此时的支出绝对不会超过50万,

后来爷爷去世前,潘贵雨跟弟弟联合问房似锦要钱应该也不会超过20万。

房似锦平时省吃俭用,房费全部是徐姑姑出的,每天就是交通费跟早餐,再有每套房的前期开支,我们按照10万算。

抛开这些开支,房似锦手头至少应该有上百万的。

二、宫大夫买二套房的钱哪来

宫大夫买跑道房的时候,因手头资金不足,房似锦才想办法让严老夫妇全款买房,按照正常来算的话,宫大夫手头剩余资金最多也就百万的样子。

宫大夫虽然跳槽,收入高了,但是毕竟二套房距上套的时间也不过三个月,宫大夫二套房两居室学区房,按照70平米算,均价6万。房产价格应该在450万左右,二套房首付60%,实际首付应该在270万的样子,那此时宫大夫买房的钱哪里来的?两个博士奋斗十年才换的两居室,三个月就可以买二套?

三、向公馆两间耳房换九亭一百八的房子,管家一家能愿意

上海老洋房的价格在30--40万每平米,两间耳房从剧中看面积不小,应该至少有50平米,按照30万的均价来看,这两间耳房价值在1500万起步。

九亭的房子均价在4万左右的样子,180平米价格也就是750万不到,算装修家居也不至于超千万。

上下悬殊还有至少500万,老管家一家会同意?


剧中还有其他的不合理的设定,我先说这几点。


以上属我个人观点。


大愣子哥哥


1."安家天下"门店位于上海中心繁华地段,大概有百十来平吧,却只有店长加员工5名,这种繁华地段的租金可想而知是非常高的,就算5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估计也无法支撑起这样的门店吧,这个设定不符合常理,与现实脱钩了,有夸大之嫌。

2.孙俪饰演的房似锦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只看业绩不择手段的冷漠形象,作为一名店长难得不知道她的收入是来自于团队的业绩分成而不是自己开单吗?作为一位领头人不应该更好的团结大家做更高的业绩额吗?但房似锦以不正当手段抢单,抢客户,想要取代徐妈妈等这些行为不都是职场大忌吗?感觉这些剧情设定不符合现实。

3.剧中人物朱闪闪靠底薪混了两年,而且还没有开单,这样的人按理说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中介行业应该不存在吧,就是公司不开除自己,估计自己也会不好意思继续下去吧,什么时候竞争激烈的房地产中介行业需要“漂亮”来撑门面了。这个设定有点不切实际。


动作电影集锦


剧中,"安家天下"门店的位置就在上海中心繁华街地段。它大概有一百平方米。但只有店长加上5名工作人员,不知道上海繁荣街这样的楼盘需要多少钱。租金是多少?即使店员都是精英,他们也不能支持这样的商店。这样的设置真的不符合现实的设置啊,不知道网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用无良的分裂手法对孙俪家的表现进行投诉。这房子就像是对演出无耻的漠不关心。作为一名店主,她不应该知道自己的主要收入来自团队业绩的划分,而不是自己的开业。

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不应该更好地团结起来实现更好的营业额吗?但房似锦用不正当手段抢订单、抢顾客、想要取代徐姑姑,难道不是职场的禁忌吗?这些设置是否太不现实?剧中的角色朱闪闪被徐姑姑封为公司"吉祥物"什么时候开始竞争这么激烈的房产中介行业里需要靠"漂亮"来支撑门面了啊。你知道这个行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佣金吗?像朱闪闪这样的人不可能靠底薪生活两年,还没有开过一单?即使公司解散了,它也会辞职,换一份合适的工作。徐姑姑的表演更是离谱。作为一个商店经理,她说讲的是人性从不谈论业绩。在这么大的城市里,这样的管理方式不明智吗?

但不得不说,大部分情节也很合理。当顾客午夜到达时,会遭到顾客的责骂,一些不讲理的顾客非常接近现实。我也希望以后的故事框架会越来越好。虽然有很多低谷,但缺点是毕竟电视剧并没有真正生活在我们的世界里,很多人仍然期待着这部剧的后续故事。


零壹追剧


我认为最大的不合理就是潘雨贵的人设。

在爷爷的葬礼上,房似锦和潘贵雨的冲突即将达到高潮,潘贵雨的恶毒语言和三观让人无法理解,对潘贵雨的恨,观众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潘贵雨的坏和恶,让人无法理解。

其实像潘贵雨的人设,以前的电视剧也有过。像樊胜美的妈妈刘美兰,苏明玉的妈妈赵美兰等等,但这些剧在恶母的人设处理方面,都有一个铺垫,没有像潘贵雨这么突兀。

攀胜美的母亲,说到底是重男轻女,对儿子的极度溺爱造成了樊胜美要替哥哥买房子,还房贷,养儿子,什么事都需要攀胜美来帮忙兜底。可她虽然站在儿子那一边,但对于女儿,她还是有愧疚的,心底隐约觉得女儿太辛苦,对这个家付出太多,这个家对不起这个女儿。可面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她也没有谁可以靠,又不能死不救。只有求助樊胜美了。

樊胜美的妈妈坏,还尚存有一点温情,让攀胜美一次又一次的填补家里的窟窿。

再看苏明玉的妈妈赵美兰。

苏明玉和苏大强的结合,是为了解决哥哥的工作问题,两人之间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最终能走下去的可能性非常小。在一次同学会上,赵美兰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同学,两人感情依然在。所以赵美兰搬了出去,准备和同学一起去上海。结果却发现已经有四个月的身孕了。发现赵美兰怀孕后,那个同学立刻跑了。身体条件不好的赵美兰只有生下苏明玉。

同时因为超生,苏大强和赵美兰双双受到了处分,苏家的经济一落千丈。所以,在赵美兰的心里,苏明玉是个祸根。看哪哪都不顺眼。

有了这些情节的铺垫,上述两个“美兰”的坏是有根可查的,坏得有原因,但转到潘贵雨身上,除了对房似锦无尽的索取,根本看不到她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房似锦。

房似锦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如果潘贵雨是重男轻女,应该对另外两个女儿也不怎么待见,一味的对儿子好才是。但我们看到的剧情是两个女儿几乎是潘贵雨的左膀右臂,什么事都站在潘贵雨这一边,对房似锦像仇人一样。

如果潘贵雨不是重男轻女,那她又为何对房似锦这般苛刻。从演员的衣着不难看出,房似锦应该是房家四个孩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两个姐姐大概率的是嫁在农村了。在农村,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有出息了父母面上不知多有光,父母只会向别人显摆自家孩子多有出版,即使压榨,也不会这样明显。

剧中潘贵雨对房似锦无尽止的索取,让人看不懂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潘贵雨对这个女儿这么不待见。后面的剧情中如果不说明原因,潘贵雨的这种人设肯定是立不住的。

房似锦出来工作也有五六年了,也算是职场的“老油条”了。但对潘贵雨的过份“压榨”,对客户的各种疑难杂症游刃有余的房似锦,却完全无招架之力了。除了退缩、配合,委屈,就没有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樊胜美的不决断,是因为樊妈妈对女儿并非只有索取,还有一丝丝温情,让樊胜美不忍拒绝。但放到房似锦身上,这样的一个无底洞家庭,除了要钱没有一丝可值得留恋的所在,房似锦还在继续和家人纠缠什么?

这不禁让人怀疑导演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