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电子官方文件数据打架,家族内部或理念不合"分家"


协和电子官方文件数据打架,家族内部或理念不合


1月14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江苏协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协和电子")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协和电子本次IPO欲"冲击"上交所主板,发行新股不超过2,200.00万股。

协和电子成立于2000年2月17日,注册资金6,600.00万元,于2016年6月1日完成股份制改革,经营范围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造、安装及印制电路板相关材料的销售。


《壹财信》发现,协和电子依赖大客户而存在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占比较高的情况,多份官方文件数据"打架",除此之外,实控人家族内部或因发展理念不同曾上演的"分家"也令人瞩目。

主要产品大客户高度集中

据招股书,2016年至2019年1-6月,协和电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584.68万元、47,299.21万元、58,559.65万元、26,473.54万元;同期,协和电子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分别为15,506.52万元、24,802.93万元、26,721.94万元、25,174.03万元。

报告期内,协和电子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6.17%、52.44%、45.63%、95.09%。其中最后一期为半年度数据,在前三期中该占比均约在五成左右,或存在一定的赊销,而与之相应的是协和电子各类产品大客户的高度集中。

据招股书,协和电子的主要产品分为刚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以及印制电路板的表面贴装业务(SMT)三类,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高频通讯等中高端领域,报告期内上述领域收入合计占比达98%左右。

据招股书,报告期内,协和电子的三类主要产品中,刚性电路板前五大客户占比合计分别为78.32%、86.09%、77.77%、80.76%,挠性电路板前五大客户占比合计分别为98.10%、96.72%、95.27%、95.56%,SMT业务前五大客户占比合计分别为100%、100%、100%、99.47%。

2016年至2018年,协和电子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03%、69.70%、64.01%,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均值分别为49.94%、46.10%、46.98%,均低于协和电子。对此,招股书解释称其所属行业内不存在与之产品结构完全相同的企业,由于同行业企业产品应用下游较为广泛,包含诸多领域,故客户集中度相对低。

综上,可以看出,协和电子对大客户存在较严重的依赖,且客户集中度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值。

多份官方文件数据"打架"

据招股书,协和电子本次IPO拟募集资金61,811.78万元,投入到如下两个项目中:

协和电子官方文件数据打架,家族内部或理念不合

(截图来自招股书)

其中,关于"年产100万平方米高密度多层印刷电路板扩建项目"的部分数据,环评文件与招股书两份官方披露的数据描述不一。

《壹财信》通过对比该项目环评文件与招股书发现,两官方文件中披露的总投资和建设周期数据存在出入。

环评文件显示该项目总投资为45,000万元,而两版招股书中显示总投资均为54,012.43万元,比环评文件中多出了9012.43万元。

另外,协和电子曾于新三板公布的2016年年报中也有几项财务数据与招股书所披露的数据不符:

协和电子官方文件数据打架,家族内部或理念不合

(数据来自招股书及新三板年报)

多份官方文件出现如上数据"打架"的情况,协和电子或应对此给出解释。

家族内部或理念不合"分家"

协和电子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公司目前以张南国、张南星、张敏金、张建荣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四人合计控制76.07%的表决权股份,而其中张南国与张南星系兄弟,两兄弟亦是张敏金的叔叔,而张建荣为两兄弟的妹夫。

除上述四人外,在协和电子成立初期,另外几位家族成员张南松、张钧诚(曾用名张敏成)、张南方均持有协和电子股份。目前这三人已退出公司,其中张南方是将自身股份转让给儿子张敏金,而张南松与张钧诚父子却是和家族其他人"分道扬镳"。

协和电子官方文件数据打架,家族内部或理念不合

(截图来自招股书)

张南松、张钧诚父子在2002年7月通过一次股权转让受让了张南国的部分出资额进入协和电子,两人合计占股26%,直至2016年3月,张南松、张钧诚父子均为协和电子股东。

这期间,协和电子曾于2015年9月收购了张南松实际控制的常州市双进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双进电子"),使之成为全资子公司。据了解,1987年成立的双进电子同样从事电路板业务,并比协和电子早成立13年,在协和电子成立以前张南国等兄弟曾参与双进电子的工作。

但双方似乎是在主打高端汽车电路板还是主攻家电电路板市场或有着不同的理念:双进电子的产品结构中家电电路板占比较高,而2000年张南国等离开双进电子并设立协和有限(协和电子前身)时,则是确立了以中高端汽车电路板产品为核心,着重开发汽车电子行业客户的经营战略。

在早年间,张氏家族的两家企业关系仍然很紧密,协和电子自成立以来与双进电子曾存在股东相互持股的情形,筹备新三板挂牌期间,协和电子还将双进电子收购成为全资子公司。

但收购后不久,在报告期初2016年3月,协和电子又将双进电子的全部股权重新转回给了张钧诚及其妻子,与此同时,张南松、张钧诚将其持有的协和电子共计25.23%的股权全数转让。自此张南松父子及其控制的双进电子与张南国等兄弟及其控制的协和电子彻底"分家"。

转出双进电子对协和电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调整SMT业务结构以及减少与双进电子的重叠客户,协和电子于2019年上半年终止了与部分客户的合作,使SMT业务及产能利用率均出现了短期下降。

除此之外,双方还存在关联交易。2016年,协和电子由于产能不足存在向双进电子全制程外协定制的情况,该年度协和电子向双进电子支付了合计455.57万元的加工费,并采购设备61.88万元。另外,双进电子作为协和电子生产所需原料电路板的供应商,在2016及2017年均为该原材料分类下的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2,939.11万元、1,215.78万元。

并且在2016年,因业务需要协和电子向双进电子拆入资金400.00万元用于经营;同期,协和电子短期向双和电子拆出资金总计3,850.00万元用于其周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