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過去的1200個小時

——吉林醫療隊馳援武漢五十天紀

李曉靜 陶彬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今天是吉林省派出的第一批醫療隊馳援武漢的第五十天,吉林勇士的身影在這片土地上已經奮戰了1200個小時。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病毒來襲,武漢告急!面對疫情,他們挺身而出,勇敢逆行,吉林向祖國報到!


先後12批,共1209名白衣勇士奔赴武漢。分別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雷神山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江岸方艙醫院、武漢市漢陽體校方艙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疾控中心、武漢市洪山區疾控中心、武漢市青山區疾控中心投入工作。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聞令而動,星夜馳援


1月24日除夕夜,吉大二院62歲的楊雲海和延邊大學附屬醫院57歲的牛延軍同時接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通知,他們入選為國家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請求支援武漢。沒有片刻遲疑,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踏上征程,乘車,轉機,一路奔波,到達武漢,沒有片刻延遲分別奔赴對口支援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吉林省援馳武漢疫情防控戰役就此開始。


迎接他們的第一句話就是:“您們來了,我們就有主心骨了!”未落座,無客套,兩位專家迅速進入工作模式。牛延軍說:“我從醫30多年,做感控工作近10年,面對這樣大的考驗,我要拿出所有的經驗和掌握的知識來戰勝疫情。”楊雲海主要協助金銀潭醫院感染管理科,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同時幫助重慶、上海支援的醫療隊籌建新病區。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智慧賦能,科技戰略


2月7日,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第三批馳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作為領隊的秦彥國帶著隊員挺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為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帶來了ECMO。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呂國悅副院長率團隊日夜堅守,他們的四項“火線”創新發明成果,彰顯出抗擊新冠肺炎的“吉林智慧”和“吉林擔當”。


2月20日,吉林省馳援湖北醫療隊中醫團隊在武漢雷神山醫院迎來了“新裝備”——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


比肩同心,醫患情深


患者的病情都牽動著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心,白衣戰士們每天工作6個小時以上,不畏生死,用勇敢詮釋擔當。可是他們說“我們不是來救援的,是和武漢的兄弟們並肩戰鬥的,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吉大一院兒科副主任醫師皮壯因為他的一個“公主抱”火爆網絡,97歲的武漢婆婆治癒出院時,他將婆婆抱到車上送她回家。


有患者深情表白:“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有見過護士的眼睛,白衣天使的眼睛給了我莫大的希望。”吉林大學第二醫院ICU主治醫師張京曉說“我們真的是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當看到患者出院時候的笑容,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個出院的病人是我接管的,他對我說,“我雖然沒見過你的面容,但是我要記住你的眼睛”說到這裡,她哽咽淚流。


吉大二院乳甲外科護士王嘉琪面對我們的鏡頭堅韌地說:來武漢後悔嗎?從未!來到武漢她從未因辛苦而落淚,可是當患者出院向她頻頻致謝時,她淚奔了:“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是武漢人感恩勇敢的心。”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武漢記憶⑦】過去的1200個小時


暫別親情,使命為先


吉大一院63歲的鄭揚教授,是目前為止,吉林省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中,年齡最長的專家。她的家人怎能不牽掛她,她卻說:“疫情就在那裡,只要國家需要,不管多大年紀我都上”。是啊,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而是逆境中,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當走出病區,脫下防護服,我們的醫療隊員們仍然是爸爸媽媽們的孩子,是孩子們的爸爸媽媽。他們有多少人是瞞著年邁的雙親,告訴年幼的孩子,爸爸媽媽去打怪獸,為了救死扶傷的使命而遠離親人。他們能夠勇敢直面生死,但在面對家人時卻沒有那麼堅強,有多少隊員在電話裡微笑話平安,卻在“戰地日記”裡訴說著不盡的思念。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的呼吸科護士李婷婷說,等疫情結束一定穿上漂亮的衣服,化一個美美的妝去相親,讓我的父母開心一下。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護士賈慶奎講述道,以前自己和父親的溝通並不多,可是自從我來到武漢,他的電話就多了起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所以付出,因為值得。


50天,1200個小時,我省支援湖北醫院隊共累計管理床位544張,其中重症324張;累計診治病例1458例,其中重症474例,治癒出院316例,累計轉運重症55例;神經內科護理組累計管理病床98張,護理患者1358人次;防疫流調隊累計檢驗標本3943例,流調排查1721人,密接梳理1505人,累計運送標本12864例。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為生命而戰,為尊嚴而戰,他們把汗水和淚水灑在荊楚大地,他們的名字將被武漢人民銘記,將被歷史銘記!


- END -


李曉靜、陶彬,吉林日報記者,作為吉林省融媒體武漢報道組成員,分別於2月15日、19日抵達武漢,對吉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工作情況進行報道。


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微信號 :jian-kang-ji-lin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