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4個月後,我已經不是我了

2019年11月份,因為經濟環境的不友好,我們公司解散,然後我就被裸辭了。

剛剛裸辭的時候,對於如何去找下一份工作沒有任何熱情,就想好好休息一下,或者停下來好好看看自己的狀態。

那時的我對自己的狀態是不滿意的:對工作沒有很大的激情,也沒想過自己的下一步應該如何發展。

是在內容營銷的領域繼續深耕,還是跳出來做更宏觀的品牌傳播?看似對生活充滿了洞察,一切都看淡的樣子,其實內心是有些隱約的恐慌和焦慮的。

歇了一週之後,就開始定點投簡歷,前老闆和同事都幫忙介紹了幾家公司,大多是創業公司,比較精準的內容營銷崗位。

聊了幾家之後,都沒有進一步的結果,我才發現,之前對自己的能力和經驗有多高估;

要的薪資算是行業平均水平,但面試時HR給的薪資並沒有達到期望。

我也發現,工作室的解散,也許並不是經濟形勢不好的唯一信號。

慢慢地,我開始變得更為焦慮了,每天在家投一些簡歷,不時就要看看獵聘、智聯等APP。

甚至買了簡歷刷新和置頂功能,想提升被發現的機率(買了智聯的這個功能,發現並沒有什麼卵用,所以千萬別花這個錢,我倒是覺得如果嘗試的話,可以試試簡歷優化這個功能,畢竟最後留下來還是自己的)。

一旦有面試機會,我會變現的相當積極,但對於HR和業務部門來說,太過積極的態度也許代表了一些虛有其表吧。

大概面試了五六次之後,我發現自己或許真有什麼問題,讓我高估了自己。而且一直對外宣稱非常缺乏人手的企業,好像也並不是那麼缺的樣子。

後來就是過年,我甚至在年三十的時候,都刷新了一下簡歷,也許我是魔怔了,才認為HR會在大年三十的時候聯繫我。

其實所謂的焦慮,一方面是因為怕被職場拋棄,在離開職場這麼久之後,如果再返回職場,會不會很難再適應;

另一方面當然就是經濟原因,如果再找不著工作,生活壓力會變得越來越大。

直到遇到了疫情,也許是因為處在這個不可改變的境地,所以一下子放鬆下來,可以心安理得地在這個空閒時間裡閒著。

再然後我發現,其實人生並不是只有進入職場一個選擇,也許可以選擇做一個自由職業者,也許可以做一些簡直工作,或者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一項技能,總而言之,讓自己忙起來,不要做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現在的自己,用心安理得來形容真是非常貼切了。

估計即使疫情過去,我也不會有特別焦慮的心態了。

如果真的想要掙錢,其實幹啥都行,哪怕是去洗盤子,就看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

我現在的目標就是,每天學學英語,寫點文章投投稿,然後再學學我小時候特有天賦但一直沒機會學的繪畫,感覺還挺充實的,幹勁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