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熊孩子”這個詞,是對所有愛調皮搗蛋孩子的統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熊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缺乏管教,直到前些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封道歉信,讓我不得不為這個“熊孩子”的家長點贊。

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瀋陽某小區的電梯裡,貼了一封道歉信,寫這封道歉信的是一名小學生,因為調皮按了電梯所有樓層的按鈕,被家長髮現教育後,通過在電梯裡張貼道歉信的形式,向單元裡的其他住戶道歉。

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道歉信裡描述了自己的“犯罪過程”,承認了自己犯的錯誤,希望大家監督可以監督,如果再犯錯誤將會得到什麼樣的懲罰,同時希望得到大家的原諒,字裡行間透漏著孩子的真誠。

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單元住戶們在看到道歉信後,也通過“蓋樓”的形式,稱讚孩子知錯就改的行為,並且留下自己家的門牌號。

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鄰居們的做法也很暖心,網友們表示也希望自己的鄰居都能這麼有愛。

另外有一些網友覺得,這位家長有點小題大做了,這不是什麼大事。

我覺得這位家長的做法是對的,孩子在住宅樓裡亂按電梯,可能只會對鄰居的出行造成困難,如果不及時教育,萬一哪天去醫院也把電梯裡的按鈕都按了,耽誤了病人的搶救,這樣的後果又由誰來承擔?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值得家長們學習。


自己的孩子不教育,等到別人幫你教育的時候,可能就沒那麼簡單了。

之前看過這樣一個帖子,一個遠方親戚帶著孩子到女主家做客,熊孩子趁大人聊天的時候,到女主房間裡把水杯裡的水從鋼琴鍵處倒了下去,被女主發現後孩子說是幫著洗琴,叫來孩子父母,各種推卸責任,說一些什麼孩子小、出於好心之類的話,事情已經發生,女主也不想撕破臉,只能自認倒黴。

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簡單的給鋼琴擦拭、吹乾後,女主偷偷把“熊孩子”叫到身邊,還給了孩子一個紅包說:“寶貝真棒,鋼琴洗得真好,以後見到大鋼琴一定要幫忙洗,還會給你獎勵。”

結果沒多久,遠方親戚給女主媽媽打電話,“熊孩子”在商場洗了一架展示用的鋼琴,而且價格不菲,最後賠付了商場10多萬的費用。

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當然這個事情並不是鼓勵我們這麼對付“熊孩子”,而是在給家長們敲響警鐘,孩子犯錯了只是一味袒護,讓孩子認識不到錯誤的話,造成的一切後果家長是需要承擔的,你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早晚有人替你教育。


有教養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子女,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一封電梯裡的道歉信引網友誇讚,父母的修養,決定孩子的教養

比如這位家長,孩子在地鐵上睡著了,抱著孩子怕孩子的鞋底蹭到其他人,一直用手託著孩子的鞋,孩子通過家長的這個行為,會知道公共場所要為他人著想,儘量不給被人添麻煩,耳濡目染,孩子長大後也一定是個懂事的孩子。

家教好的人,通常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出現的,讓孩子從小養成知錯就改的習慣,成為有教養的人,這才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