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全球股市暴跌 宽松政策无解?

美联储的疯狂救市没起任何作用,美股在一片暴跌中收盘,连带着的,全球多国股市震荡,“黑色星期一”名副其实。在外界看来,美联储领衔的这一轮全球宽松似乎打了水漂,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之下,比起拯救股市和经济增长,控制疫情乃至疫苗或许比什么刺激政策都来得实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全球多国已经有所行动,一旦疫情在全世界出现拐点,央行的辅助作用很可能会瞬间凸显。

金融市场的动荡仍旧持续。美联储紧急降息至零利率及重启量化宽松措施之后,美股周一再度大跌,开盘瞬间触发本月的第三次熔断,恢复交易后跌幅逐渐扩大,截至收盘,道指下跌12.93%,创下1987年“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11.98%,纳指下跌12.32%。欧洲股市也难逃一劫,截至当天收盘,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下跌5.75%,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下跌5.31%。

事实上,美联储15日降息之后,多国央行16日紧急跟进,日本央行史无前例地提前两天召开了货币政策会议,并宣布了抑制金融市场和经济波动的措施,韩国央行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降息50个基点至0.75%。随后,阿联酋央行表态,将在利率行动上追随美联储,尽力采取刺激措施。外媒预计,阿联酋有可能将贷款利率降低至零。

上个星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就曾在IMF官网发布署名文章,敦促各国政府决策者尽早实施大规模财政、货币和金融市场等针对性政策,帮助消费者和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避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短暂影响”转变为“永久性伤害”。摩根资产也表示,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需要全球积极响应,各国央行的行动领先于政府,财政方面需要有更多及时的行动,防止经济长期放缓。

但现实的状况是,即便全球宽松已经到来,可市场依旧不买账。“天上掉下来的再多的钱也无法治愈这种病毒,只有时间和药物可以。”对于美联储降息至零利率的做法,Bleakley咨询集团首席投资官Peter Boockvar如此评价道。这种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市场动荡的一大原因,即美联储意外的操作相当于暗示经济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可能比想象中的更为严重,如果疫情得不到解决,对经济的冲击将会更大,反过来悲观恐慌情绪继续作用资本市场,动荡在所难免。

另一种担心在于,疫情会不会只是引起新一轮暴跌的导火索,深层次的原因是,早在疫情暴发之前,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美股见顶预兆等因素的影响下,外界对于2020经济前景便已持有较为悲观的态度,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正在上升,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之下,以邻为壑的苗头越发凸显。彼时就有业内人士担心,一旦出现意外情况,美联储能够操作的货币政策空间已经不大,欧央行、日本央行早已实行负利率,到那个时候,主要发达经济体还能拿出什么来对抗意外。

一语成谶,现在意外来了。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17日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0万,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到181377例,死亡病例7119例。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称,股市暴跌主要源于担心疫情蔓延,因为疫情升级会对整个供应链造成很大影响,对供给和需求形成双重冲击,短期释放流动性更像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上控制疫情才是最关键的,美国及英国政府资源相对有限,且做不到像中国一样大面积封城。此外,眼下的资本市场动荡其实是很多问题交织在了一起,比如石油价格战及疫情等的相互作用,才造成了当下的局面,现在主要就是看疫情会持续多久。

幸运的是,现在全球央行已经有所行动,瑞银集团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马克•黑费尔15日表示,在下周及今后几周,市场的关注点将会聚焦在发达市场控制疫情的进展、降低疫情对经济冲击措施,以及进一步大范围的政策应对措施。而对疫情这类短期经济冲击而言,宽泛的支出和降息措施是弩钝的工具,但应该也会给投资者带来经济一旦恢复将增长强劲的信心。同时,在上周国债市场出现承压迹象以后,央行需要继续警惕市场流动性。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称,市场下行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其次是油价暴跌,最后是上涨了十一年的牛市出现调整,或者说风险释放。如今,美联储、欧央行、英国央行乃至中国央行,实际上已经联手做了很大的动作,美联储的动作最大,不过不能认为美联储的做法没有作用,应该说美联储的影响更多有一个滞后性的反应。

李大霄认为,疫情是当下经济问题的主要矛盾,但现在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有不同。金融危机期间,居民杠杆率达到了极限,房价出现暴跌,美国投资银行的杠杆又太高,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会带来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而这次首先房地产没有问题,此外居民杠杆率健康,投资银行杠杆下降,更多的还是新冠肺炎的影响,但目前中国疫情已经出现了曙光,油价也已经见底,市场已调整了30%,恐慌指数达到了82,逼近金融危机期间的89,可以预测,反弹即将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