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漢初,劉邦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在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郡國並行制,分封劉氏諸侯一起治理國家,以彌補中央政府對邊遠地區管控不足的問題。然而,高度的自治權使諸侯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逐漸脫離中央政府的控制。

到了文景時期,諸侯國已經不再是維護中央政府統治的有力保障,而成了威脅中央政府的毒瘤,削藩行動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進行削藩,被逼得狗急跳牆的吳王劉濞聯合六國諸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對中央政府發動進攻,企圖取代中央政權。經過三個月的激戰,這場戰事以七國慘敗告終,但是,漢景帝也失去了這位一直倚重的大臣。

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晁錯的死,是漢景帝為了劉氏江山,權衡利弊之下做出的選擇。七國軍隊來勢洶洶,漢景帝生於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戰事,被七國聯軍的氣勢震住,為了能夠兵不血刃的退七國之兵,採用晁錯仇敵袁盎的計策,天真的以為殺了晁錯就可以平息七國怒火,在京城東市將晁錯殺死。

然而,晁錯的死是沒有意義的。七國的軍隊並沒有因為他的死而停止西進,中央政府最終還是以戰爭平息了這場動亂。一個為漢室江山嘔心瀝血的賢臣,在國家危亡關頭被殘忍拋棄,確實令人感到惋惜。但是,晁錯的死,也未嘗不是自己咎由自取。

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關於晁錯的死,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評價:

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七王聯合造反,晁錯作為點燃這一事件的導火線,更是有難辭其咎的責任。然而,大戰當前,晁錯並沒有盡到食君祿、為君分憂的本分,而是借這個危機報自己私仇。卻不想,仇沒有報反倒把自己搭了進去。

關於這個“仇”,《史記》中並沒有什麼記載,司馬遷只是簡單的描述過了晁錯與袁盎之間的關係: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很可笑吧?他們二人只是彼此不喜歡對方罷了,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那司馬遷為何說晁錯是在報私仇呢?我們不妨從二人的升官之路分析一下。

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袁盎是典型的儒家學派分子,具有很強烈等級劃分思想。也就是說,在袁盎眼裡,處於什麼位置就要遵守什麼樣的禮儀,不能有僭越的行為。《史記》中雖然記載有關袁盎的事件不多,但是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袁盎本人喜歡向漢文帝進言,但進言之事都不是什麼關乎國計民生之類的大事,往往都是某些人做的事不合適,然後用一些大道理指出這些人的不對,接著漢文帝也覺得有理有據,對他大力嘉獎。可以說,他升官加爵並不是靠出色的工作能力,而是一張能說會道的嘴

而晁錯則不同,晁錯具有很強的辦事能力,針對不同的問題能夠拿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就拿削藩一事說起,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諸侯國對中央政府的潛在威脅,並拿出可靠有效的方案。(雖然操之過急了一些,但不能否定他的主張是正確的)可以說,晁錯是一個只顧埋頭苦幹、有理想、有能力的實幹家,他的升官加爵完全是靠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的

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他們二人完全不同的升官之路,註定了他們二人在官場上的針鋒相對。晁錯有道不盡、說不完的想法,而袁盎喜歡抓住別人的缺點,進言獻策成就自己。可以想象,二人同朝為官,勢必水火不容,矛盾頗多,互相只是差一個治對方於死地的機會。

孝景帝即位,晁錯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吳王財物,抵罪,詔赦以為庶人。

而這個機會就是漢景帝即位,重用晁錯,下定決心削藩。晁錯藉助漢景帝想要削藩的決心,派人查袁盎收受吳王錢財掩蓋吳王有謀逆之心的事實,若是罪名落實,那麼袁盎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必死無疑。

事實上,袁盎的確收了吳王的錢財,但這事也怨不得袁盎。當初,袁盎因為向漢文帝進言時不注意措辭,被漢文帝發配到外敵為官,在外為官期間積累了不少好的名聲。恰好那時,吳國因為中央政府允許民間私鑄銅錢,依靠地理優勢積累大量財富,漢文帝害怕吳王劉濞有不臣之心,就派袁盎擔任吳國的丞相,其目的是監視吳王劉濞的一舉一動。

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但是,漢文帝的目的註定是要落空的。吳王劉濞早就有了謀反之心,袁盎雖然肩負重任,但是進入吳國境內,就彷彿闖入了龍潭虎穴,處處充滿著危機,措辭言行稍有不慎就可能身首異處。袁盎的性命都難以保全,又豈能盡心盡力的完成漢文帝交代的任務?所以,袁盎到了吳國是這樣做的:

今苟欲劾治,彼不上書告君,即利劍刺君矣。南方卑溼,君能日飲,毋何,時說王曰毋反而已。

這種事情往小了說是貪汙受賄,往大了說是誤國誤民。漢景帝自然不會放過袁盎,但是,任吳國丞相本就不是什麼好差事,漢景帝估計也是明白袁盎的難處,並沒有殺死他,而是把他貶為平民,袁盎的仕途生涯也就止步於此。

袁盎已經遠離了晁錯的視野,不出意外,他們二人一生都不會再見面。但是,在晁錯的眼裡,無論袁盎是否無辜,幫助吳王是事實,並沒有放過袁盎的想法。

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吳楚反,聞,晁錯謂丞史曰:“夫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計謀。”

所以,當七王造反的消息傳到京城,京城上至漢景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戰事發愁時,身為引發這一系列事件的當事人,晁錯又一次看到了機會,打算以袁盎曾經收受吳王金銀珠寶,隱瞞吳王造反實情,治袁盎的罪

狗急了還會跳牆,更何況是人呢?晁錯的想法被袁盎知道了,袁盎害怕自己若是沒有作為,遲早會被晁錯害死。於是,袁盎連夜去找了竇嬰,藉助竇嬰見到了漢景帝,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晁錯想要藉助七王造反的事件治袁盎的罪,袁盎就藉助七王造反的事件把矛頭指向晁錯,向漢景帝獻策:獨斬晁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削地,則兵可無血刃而俱罷。漢景帝苦無良策退敵,無奈之下聽從了袁盎的建議,一代賢臣就這樣被漢景帝無情拋棄。

七王之亂:晁錯與袁盎之間的恩怨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難道不好麼?

袁盎丟掉了官,失去了往日的榮耀,無論袁盎知不知情吳王造反內情都已經不重要了,七王造反已經成了事實,當務之急應該是找到可以平息戰火的辦法,追究袁盎的罪過又有什麼意義?如果晁錯能夠得饒人處且饒人,袁盎又豈會朝見漢景帝,以致於在被袁盎反將一軍,無辜犧牲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