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与刘秀:孝道与皇权的交锋

前言:

之前,咱们在《儒学主流不认可谶语,刘秀为何既崇尚儒学又推崇谶语?》一文中聊到:刘秀为了确认其皇位的合法性,宣扬天下乃高祖之天下,非刘玄、刘永,也非刘秀本人之天下的主张,时任的刘氏皇帝不过是替高祖管理天下而已。为了明确自己是高祖皇位的合法继承者,刘秀重视高庙,守高祖之约,提倡儒学,尊崇孝道。

说到孝道,我们就要提一个人,此人就是刘秀的叔父兼养父刘良。有的朋友可能受小说或戏曲的影响,认为光武帝刘秀与他的养父刘良关系是典型的父慈子孝,甚至不分彼此。从东汉王朝的权力制衡领域讲,有的朋友并不把刘良作为一个关键人物,往往忘记其存在,甚至潜意识中总把他当成刘秀的一个好帮手。可在正史中是这样吗?我们来一一分析。

刘良与刘秀:孝道与皇权的交锋


一、刘秀兄弟姐妹六人的叔父兼养父。

据《后汉书》记载,刘良是光武帝刘秀的亲叔叔,在西汉平帝时期被举为孝廉,当过萧县县令。刘秀九岁时父亲刘钦去世,其兄弟姐妹一共六人都由叔父刘良抚养。即:长子刘縯、次子刘仲、三子刘秀;长女刘黄、次女刘元、小女刘伯姬。人家叔父刘良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孩子,但对侄子侄女们可谓“抚循甚笃”,也就是说照顾地非常好。

其实父亲刘钦去世时,刘秀的母亲樊娴都还在,那其母樊夫人为什么不带着孩子回娘家,而是由刘良抚养孩子们呢?

这就要提到我国古代“长嫂如母”的传统。樊娴都嫁到老刘家就是老刘家人了。尽管丈夫去世了,但作为老刘家人一般要跟着长子一起生活。可当时长子刘縯年少,还不能挑起家长的担子,所以按照“长嫂如母”的传统,樊夫人带着孩子和小叔子刘良一起生活。

刘良与刘秀:孝道与皇权的交锋

刘縯


二、无缘帝位,屈就更始政权的国之三老。

据《后汉书》记载,刘秀起兵时,刘良本是反对的,后来没有办法,只能从军。汉军吃了败仗之后,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被害。

随着绿林起义军的发展,在人心思汉的大背景下,立刘氏子孙为帝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绿林军中主要分为三派,分别是刘縯系(含刘良、刘秀)、新市系和平林系。刘秀的族兄,也就是后来的更始帝刘玄在当时的平林军中担任安集掾。

新市系和平林系为了防止刘縯坐大,主张立平林系的刘玄。刘縯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

1.现在赤眉军的实力很强。如果绿林军立了皇帝,恐怕将来赤眉军还会立一个,这样就会出现内争。在王莽未灭的情况下,宗室相攻,对打败王莽不利。

2.首先建号的,很少有能最后成功的。陈胜、项羽就是例证。

3.从舂陵到宛才不过三百里,我们的势力还很弱小。不如现在立一个王,来发号施令。如果将来赤眉所立之人贤能,我们就归附他们;如果赤眉没立皇帝,那等到破了王莽,打败了赤眉军,我再立皇帝也不迟。

在刘縯的反对意见中,虽然没明说,但其不想让刘玄当皇帝的意图很明显;可结果刘縯的意见最后没有被采纳,刘玄被立为皇帝。

其实后人读史读到此处,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地方:刘縯其实少说了一句话,那就是如果要立皇帝,到底应该立谁。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后汉书·刘縯传》写得非常清楚:“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归于伯升。”也就说刘縯系的人想拥立刘縯当皇帝。但是我们再看《后汉书·刘縯传》之后的记载:“而新市、平林将帅乐放纵,惮怕升(刘縯)威明而贪圣公(刘玄)懦弱,先共定策立之,然后使骑召伯升,示其议。”

也就是说,刘縯在提反对意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新市、平林两派反对自己当皇帝,没有这两派人的同意,自己这个皇帝根本当不成。所以,刘縯才提出拥立皇帝的事暂缓。

但是,刘縯心里很清楚,除了自己和刘玄之外,还有一个人是各方相对都能接受的结果,这个人就是刘良。为什么?

1.刘良在西汉平帝时期被举为孝廉,当过萧县县令,在绿林军中算是资历比较老的皇室后裔。

2.刘良不仅是刘縯、刘秀的叔父兼养父,还是刘玄的族父,家族辈分比较高。

3.据《后汉书·刘玄传》记载,刘玄称帝之后,“悉拜置诸将,以族父良(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成国上公、朱鲔大司马、伯升(刘縯)大司徒、陈牧大司空,余皆九卿、将军。”

这些人里,除了刘良、刘縯外,其他人都是新市、平林两派的人。这段职位安排,虽然是绿林军内部派系平衡的结果,但是单就刘良来讲,还反映出一些问题:

一是刘良在更始政权建政之初,位在更始帝之下,但在诸将之上;二是刘良的职位是国之三老,三老是管教化的,刘良担任此职,可见其德望很高。

也就是说,当时刘良无论在资历、辈分还是德望上,都远高于刘玄,如果刘縯在发言时,提出立刘良为帝,这很可能是各方相对都能接受的一个结果。刘縯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但他为什么没有提呢?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刘縯“好侠养士”,常笑刘秀喜欢种地,将其比作汉高祖之兄刘仲。后来,李通劝刘秀起义时,刘秀最初不敢,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哥哥刘縯“必举大事”。

由此可见,刘縯这个人一向将汉高祖刘邦视为人生榜样,在他眼里自己是一定要当皇帝的,即使是刘良当皇帝,将来皇位就会在刘良一支传承,不会轮到自己。总之,别人当皇帝刘縯接受不了,无论这个人是刘玄还是刘良。

正是因为刘縯格局上的狭隘,才导致了刘玄与刘縯、刘秀形成了君臣关系。后来这直接影响到刘縯的被杀,也给之后的刘秀在与刘玄的斗争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刘良与刘秀:孝道与皇权的交锋

刘良


三、东汉王朝潜在的太上皇。

因为刘良是刘秀兄弟的叔父兼养父的因素,后来更始帝刘玄在封王时没有封刘良。再之后,赤眉军入函谷关,进攻更始政权。隗嚣听说刘秀已经在河北称帝,建议更始帝刘玄归政于刘良,但是刘玄不同意。随着更始帝刘玄的失败,刘良听说刘秀已经即皇帝位,就去洛阳投奔刘秀。

笔者前文提过,刘秀宣传天下乃高祖之天下,儒家所提倡的孝道是其当皇帝并替高祖管理天下的重要法理依据。那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父亲呢?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之后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其见到父亲刘太公时,他们之间到底应该行父子相见的礼节,还是君臣之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邦尊其父为太上皇。

刘秀既然如此看重孝道,又以刘邦帝位的传承者自居,那他会怎么对待刘良呢?

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建武二年,叔父刘良、族父刘歙、族兄刘祉都从长安来投奔刘秀。结果,刘秀封刘良为广阳王,刘祉为城阳王,刘歙为泗水王;如果说刘祉的封王是因为其在宗室中,投靠刘秀的时间早,那刘歙的儿子刘终则是因为年少就与刘秀关系好,结果被封为淄川王。

由此可知,刘秀不仅没有封刘良为太上皇,而且对叔父刘良与族父刘歙、族兄刘祉及刘歙之子刘终都是封王,而且刘祉和刘终还是刘良的晚辈。

我们再看刘良封的广阳王。根据《后汉书·郡国五》记载,广阳属于幽州。在当时,幽州接近匈奴,属于偏远地区。

从当时情况来讲,刘秀根本不想让刘良具备养父的地位,封其为广阳王,明显有排挤他的意思。刘秀为什么这么做?

为了确立自己是高祖帝位传承者,刘秀必须弘扬孝道;可是这样一来,刘良就会成为东汉王朝潜在的太上皇。在刘秀看来,刘太公当太上皇,他不会威慑到刘邦;可刘良不一样,一方面在刘氏皇族中,刘良的资历、辈分、德望都很高;另一方面,刘良有自己的儿子;更重要的是刘良具备刘秀叔父兼养父的身份。相比之下,建武二年时,自己的儿子还很小。刘秀在时,多少还能压制一下刘良;虽说此时刘秀正值盛年,可是黄泉路上无老少啊,如果刘秀走在刘良前面了,自己的儿子又年幼,整个朝廷乃至将来谁当皇帝恐怕都要听刘良的了。

刘秀一心想实现的是自己这一支能够在刘氏皇族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在刘秀看来,刘良的到来直接威胁到东汉皇位是否能够在刘秀这一支顺利传承。

由此,史书上记载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建武二年四月,刘秀封刘良为广阳王;当年六月,刘秀就封立贵人郭氏为皇后,以其子刘彊为皇太子。可见,刘秀对这一点充满了担心。

可是封刘良为广阳王之后,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情况。孝道影响着刘秀传承高祖帝位的合法性,可刘秀把刘良封成了广阳王,必然让世人心中质疑刘秀孝道的真实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武五年,刘秀“徙(刘良)为赵王,始就国”。

相比于广阳王,刘良当赵王意味着待遇的提升。可是同时,刘秀让刘良“就国”;“就国”意味着要离开京都雒阳,离开京都意味着其对朝廷政治影响力的下降。可见刘秀这步棋“心机很深”啊。


刘良与刘秀:孝道与皇权的交锋

影视剧中的刘秀


四、屡受排挤,提心吊胆。

《东观汉记》和《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件事情,建武十一年,大将来歙被刺身亡后,刘良跟随刘秀去给来歙发丧。回城进入城门时,刘良与中郎将张邯争道。刘良呵斥张邯,让其旋车让路,又诘责门候岑尊,“使前走数十步”。结果,司隶校尉鲍永因此事弹劾刘良无藩臣之礼,属于大不敬。因为鲍永弹劾刘良,使“朝廷肃然,莫不戒慎”。之后,刘秀常说:“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鲍永、鲍恢)。”说白了,刘秀是在表扬鲍永干得好。

我们来仔细想一想这件事,这件事不那么简单啊。与刘良争道的是谁?中郎将张邯。这要是换成刘邦那时候,一个中郎将敢和太上皇刘太公争道吗?中郎将想都不敢想啊。退一步讲,就算中郎将和刘太公争道,刘太公诘责门候岑尊,鲍永敢去弹劾太上皇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所以,答案只要一个,张邯、鲍永敢这么做,是因为背后有刘秀;换句话说,刘秀不待见刘良,在朝廷上下是公开的秘密。刘秀表扬鲍永,既压制了刘良,又将其列为“反面典型”,以警慑朝廷上下,不得违礼,可谓“一箭双雕”。

建武十二年,随着蜀中的割据势力公孙述被平定,天下已经基本统一。这样一来,刘秀就开始集中精力来给刘氏皇族重新排序,以确立自己这一支在皇族中的核心地位。

据《后汉书·刘良传》记载,建武十三年,刘秀把赵王刘良降为赵公。刘良当了赵公之后,每年都进京朝拜刘秀。

由此可见,经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刘良已经完全搞透了刘秀的意图,他由最初的愤怒变成了对现实的恐惧,为了避免刘秀起疑心,也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刘良“频岁来朝”,以表明自己对刘秀没有怨气。

刘良与刘秀:孝道与皇权的交锋


五、谥号为“孝”。

据《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刘良与怀县大姓李子春交厚。后来李子春犯罪,怀县县令赵熹要治其死罪。建武十七年,刘良临死之前,刘秀来看他,问其还有什么想说的。刘良为李子春求情,刘秀答:“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换个要求吧。”刘良再也没说话。刘良去世之后,刘秀“追思”刘良,赦免了李子春。

起初,刘秀不同意赦免李子春,自然有其重视法度,规范地方豪强的因素。可从刘秀对刘良一直以来的打压情况看,其对刘良不见得有多好,为了怀念养父兼叔父而去赦免李子春,恐怕不符合刘秀一贯的做派。所以,史书中所谓的“追思”,恐怕是另有隐情。

其实,在刘秀看来,孝道是其皇位合法性的重要法理依据;如果其养父兼叔父刘良在临死前求刘秀的事,自己没答应;刘秀让其换要求,刘良不再说话了。这事一旦传开,刘秀担心世人会认为自己的孝道是假的,从而不认同其是高祖皇位的合法继承者,进而威胁到自己皇位的稳定。这才是刘秀赦免李子春的真实用心。

可是有一件事很耐人寻味。刘秀如此对刘良,却在刘良死后,给其的谥号是“孝”。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赵孝王刘良。可是臣子的谥号往往代表了其对君主的价值,比如,刘秀的大哥刘縯首创大业,刘秀给他的谥号是“武”,也就是齐武王刘縯。刘良的谥号是孝,他是刘秀的父辈,他对刘秀有什么孝呢?刘秀应该向他尽孝还才对啊。

可是我们想想刘良的父亲,这件事其实就容易理解了。刘良的父亲是刘回,刘秀与其父亲刘钦都是刘回的后人。刘秀九岁丧父之后,是由刘良抚育长大的。等于说,刘良抚育刘秀是在给刘回尽孝,这刘秀绕了一个大弯子。


总结:

我们常说父慈子孝,作为养父兼叔父,刘良可以说做到了“父慈”,而刘秀在“子孝”上的所作所为却远远不及刘良当年对他的好。在刘秀心中,皇位在其子嗣中传承及皇权的安全稳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其才能考虑到给予刘良一家相对地荣华富贵。虽然刘秀用相对柔性的手段限制刘良的政治影响,没有闹出类似玄武门之变那样家族相残的惨剧,但这种柔性的手段中也隐含了史书深处真实刘秀的冷酷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