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植株不得了,一斤賣6元,畝收益3000元,農民不外出打工種它

在過去的多年裡,總能在農田裡看到不少特別的食材,它們看似比較奇特,卻是農民致富的好幫手,比如說葛根,它就是一種不錯的種植項目,在這幾年裡不少農民都將其種植下去,它可以用來食用,和排骨燉湯喝是不錯的美味,其實也可以當成是一種藥材看待,農民賣出去後,一畝地也能賺上幾千元,不少人都會為此脫貧。

農村植株不得了,一斤賣6元,畝收益3000元,農民不外出打工種它

一、丹參特性

它作為一種多年生的植株,其根部比較肥厚,且外觀上呈現硃紅色,也有著白色的肉質,而花冠則是呈現出紫藍色,每年4-8月份時就會開花,觀賞上的性能比較不錯,如今也受到了大家的喜愛。當然它喜歡在那些溫和的氣候條件下生存,對光照上的要求比較充足,在那些溼潤的地方長勢更好,同時也喜歡在肥沃的土壤中。

農村植株不得了,一斤賣6元,畝收益3000元,農民不外出打工種它

丹參的生長要求還是比較多的,如果沒有足量的光照,氣溫也不是太高的話,那它的生長速度就會變緩,發育不良。通常來說,在17.1℃、溼度為77%的環境下長勢更好一些,而它對植株的酸鹼性上沒有太大的要求,在砂土中長勢更好一些。在我國的山西、河北、湖南等地都能看到,一般生活在海拔120-1300米的地方,比如說河流旁、草叢裡、山坡下。農民在過去並不會重視,只是將它當成一種觀賞性的花卉,看上去比較嬌豔美麗,不過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才知道它的特別。

農村植株不得了,一斤賣6元,畝收益3000元,農民不外出打工種它

二、經濟價值

丹參最有價值的則是根莖部分,看上去比較短且粗壯,而野生的也會有一些莖基出現,在丹參下也有不少分枝,其表面呈現出棕紅色或深紅色。不過如果是年限長了的話,那就會呈現出紫褐色。農民在每年的夏秋兩個季節就會去山林中採挖,將其清洗乾淨,然後曬乾,切製成片狀保存即可。每斤幹丹參可賣出6元的價格,而畝產收可為500公斤。其實它也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可以製作成各種飲料,食用的方式多種多樣,對人的身體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其藥用價值很高,因此才會備受需求。

農村植株不得了,一斤賣6元,畝收益3000元,農民不外出打工種它

三、農民靠它致富

平度市白沙河西窪子村的村民就種植著丹參,在2017年時,青島委派了第一書記前來助力農民脫貧,而姜書記到來後,發現村子裡的基礎設施落後,他立馬展開了基礎工程的建造,在考察中又發現,村子裡的1300畝地都是薄地,澆水很難留存。姜書記進行了多方的考察,決定種植丹參這種作物,管理上容易、可以很好的耐旱,收益也比較穩定。村民們很是疑惑,不敢去種植,村幹部趙學濤提議,自己先流轉100畝,賺錢了村民再種植。很多農民正等著看他笑話,沒想到一年下去了,每畝地可賺3000元,這讓農民感受到實際的經濟價值。村裡人不外出打工了,種它靠它致富。

農村植株不得了,一斤賣6元,畝收益3000元,農民不外出打工種它

目前也將新鮮的丹參進行了後期的加工,將其製作成丹參茶,讓大家都能跟著致富。可見任何一種不起眼的植株,背後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