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一起来看。

一提到封建这个词,我们就很容易将它与“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等联系起来。确实,

“封建”一词指的是中国从战国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阶段,但这个概念也仅仅是近代的史学家提出来的,并不是“封建”一词最初的含义,那么“封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请往下面看。

“封建”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一起来看。

其实封建的原本含义是“封邦建国”,简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这就是封建的含义。

“封建”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一起来看。

提起分封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到西周时发展的最为迅速。分封制是为了对西周国土内周天子直辖以外的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推行的。作为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周天子的同姓亲族,接下来是功臣、先代贵族等

“封建”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一起来看。

在分封制下,一方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二次分封,设置官员,征派赋役,甚至建立武装部队等。但也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作为周天子的诸侯,要定期述职,缴纳贡赋,随从天子作战等。

“封建”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一起来看。

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才得以确立,并且处在国土边缘地区的诸侯也会不断扩大版图,促进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但很可惜,随着周朝末期诸侯国势力的不断强大,周王的权力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瓦解,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彻底废除。

虽然封建社会许多朝代仍然实行过分封制,但这种分封大多只是一种爵位,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