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初中的时候,夏日里寂静的午后,在其他同学都出去上体育课的时候,作为班长的我,在教室里陪着一个刚刚失恋的女孩,她认真地给我背诵了《简·爱》最著名的一段自白:“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现在看来,无论那时候她的表现有多么的不成熟乃至虚张声势,也不能否认《简·爱》在一个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简·爱》(Jane Eyre)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4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

自1980年在中国出版至今,国内已有20多个版本的《简·爱》。比较出名的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吴钧燮先生翻译的版本。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在电影领域,《简·爱》也一直在被改编,目前主要有四个版本。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1944年由奥逊·威尔斯 、琼·芳登 、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舞台剧。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1971年由乔治·斯科特、苏珊娜·约克主演的电影。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1996年由威廉·赫特 、夏洛特·甘斯布 、安娜·帕奎因主演的经典版。

“简,你真是个很奇妙的人,简直不像人世间的生灵。我爱你就像爱自己身上的血肉。我爱你,说你爱我。”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2011年由迈克尔·法斯宾德 、米娅·华希科沃斯卡主演。

在国内,导演王晓鹰与编剧喻荣军曾将《简·爱》搬上过中国的话剧舞台,袁泉饰演简·爱,王洛勇饰演罗切斯特。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袁泉曾说:“简·爱一直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像我心中的影子,映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跟电影主要表现爱情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不同,文学领域对《简·爱》的阐释往往更具启发性。

《简·爱》诞生初期,简·爱一直以来被当作女权主义的代表,她不断的与恶毒的势力相抗衡、不断地追求自我的独立、追求自由。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她对舅妈的恨、在罗沃德寄宿学校的反抗、从未让她屈服。

在与罗切斯特恋爱时,她没有像传统女性一样,把自己放在弱势的地位上,没有成为男人的附属物或玩偶。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在她的认知里,她与罗切斯特在身份上是平等的,爱情也是平等的,因此,当她在大婚当天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愤然离去。

她所表达女权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具有深远的影响。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除此之外,对简·爱的解读当属20 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圣经》——《阁楼上的疯女人》, 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曾细致的剖析了简·爱和疯女人伯莎之间的关系,她们认为伯莎是简·爱的另一个化身、是简·爱内心的黑暗面。

本书的书名由此而来。

《阁楼上的疯女人》细致的分析了《简·爱》的文本,举出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伯莎把简·爱内心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由于抗拒简·罗切斯特‘幽灵似的奇装异服‘,简·爱秘密地渴望能够把那件长袍撕碎。伯莎为她做到了这件事。由于害怕不容变更的‘结婚的日子’的到来,简心里希望能够把它向后推迟。伯莎同样为她做到了这件事……换句话说,伯莎是简最真实和最黑暗的重影:她代表了孤女简的愤怒,代表了简自从在盖茨黑德生活的日子以来一直试图压抑的狂暴而秘密的自我。”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是想告诉我们:“每个看起来温顺善良的女人背后,都或多或少拖着一个癫狂的影子。”

那种疯癫,几个世纪以来都被我们小心翼翼的裹在阁楼之上。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戴老师说:“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儿女,现实的囚徒。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性别极其不平等的时代。因此整本书充斥了愤怒,反抗,直至绝望而到阁楼上的疯女人。

《简·爱》是女性的白日梦。它追求,它反抗,它极端大胆。夏洛蒂以强大的主体意识,要求她的简与贵族罗切斯特做精神上的兄妹。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在《简·爱》里,性别颠倒,简一再救罗切斯特于水火之中;种族颠倒,表兄圣约翰心心念念去印度传教。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有经济独立,爱才有所独立——简最后继承了叔父的遗产,她终于如愿以偿的和罗切斯特结合。

而简爱与罗切斯特那位阁楼上的疯女人,存在着重影关系,这也隐喻的体现了女性的双重性格。”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后殖民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斯皮瓦克更加关注梅森的形象,她认为《简·爱》的情节结构可以用家庭/反家庭的二元对立来图解:

“首先,里德一家是合法的家庭,里德妹妹的女儿简是反家庭的代表;开办简所上的那所学校的布洛克尔赫斯特一家是合法的家庭,而简爱、谭波尔小姐、海伦是一个反家庭,因为它只是一个由妇女组成的团体;罗切斯特和疯狂的罗切斯特夫人是合法的家庭,而简和罗切斯特是违法 的家庭,在这一系列当中,简从反家庭转移到合法家庭,在下一个系列, 简又从完整的家庭形态转向由里弗斯家的手足同胞组成的不完整团体,小说的最后一个系列是以简、罗切斯特和他们的孩子为中心的家庭集团。”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即简·爱从不合法进入合法的家庭是以牺牲殖民地女性——伯莎为代价的。

斯皮瓦克通过《简·爱》引向了另一个文本——《藻海无边》(《Wide Sargasso Sea》),《藻海无边》是英国作家简·里斯有感于伯莎在《简·爱》中遭受的非议和误读,根据伯莎出生的背景和成长环境, 衍生出一部《简·爱》的前篇。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小说探讨了安托万内特(《藻 海无边》中伯莎的本名)是如何逐步变成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的,如果说在 《简·爱》中罗切斯特扮演了一个被欺骗的受害者的形象,在《藻海无边》中, 简·里斯揭露了罗切斯特的无耻以及对他对第三世界女性——安托万内特的伤害和压迫。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简·爱》在它发行的年代,其火爆程度相当于今天的《甄嬛传》,传说在当时维多利亚女王对这部小说爱不释手,半夜还念给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听,工厂里的女工会拿出一周的工资去购买一本《简·爱》。

但放在今天,这本书却被看作一个俗套的爱情故事,被供养在关于文学的象牙塔中。

戴锦华老师曾说,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矮小、枯干、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的一个白日梦,一个玛丽苏故事,这个女人幻想所有男人都爱上了她。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经典已经成了残骸。

世人只看的到简·爱,却看不到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