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東莞真的太缺大學了!


你知道廣東有多少所高等學校嗎?

154所,位居全國TOP2,僅次於江蘇省(167所)。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丨數據來源:國家教育部


你知道東莞有多少所高等學校嗎?

7所,僅3所本科院校。

沒有一所“大學”為名頭的高等學校,更沒有一所知名高校。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東莞普通高等學校名單丨數據來源:國家教育部


東莞:安排!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作為2019年GDP全省排名第四,增速第一的新一線城市,東莞的大學建設已經提上日程。不久的將來,東莞將擁有3所大學


First blood 東莞理工大學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丨圖源網絡

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根據東莞發佈的2020-2021民生項目清單,2020年東莞將加大統籌力度,推動東莞理工學院更名大學工作。

今年第四季度,更名工作如果進行順利,將開展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工作。


知識擴展:大學VS學院

  • 主要區別:

大學: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不低於在校生總數5%。

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

學科專業:

人文、社會、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中:

大學:應擁有3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

學院:應擁有1個以上學科門類作為主要學科。

  • 師資隊伍:

學院:建校初期任教總數不少於280人。其中研究生學歷應不低於30%副高級以上職稱應不低於總數30%正教授職稱應不少於10人。

大學:研究生學歷任教數應達到50%以上,博士學歷應達到20%以上;高級職稱數一般應不低於400人正教授

職稱一般應不低於100人

  • 科研水平:

1.普通本科學校應具有較強的教學力量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在教育部組織的教學水平評估中,評估結論應達到“良好”以上。

大學:應在近兩屆教學成果評選中至少有2個以上項目獲得過國家級一、二等獎或省級一等獎。

2.普通本科學校應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水平。稱為大學的學校還應達到以下標準

(1)近5年年均科研經費,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學校至少應達到500萬元,其他類高校至少應達到3000萬元;

(2)近5年來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獎勵20項,其中至少應有2個國家級獎勵;

(3)至少設有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和重點學科2個;

(4)一般至少應具有10個碩士點,並且有5屆以上碩士畢業生。

  • 基礎設施:

1.土地。普通本科學校生均佔地應達到60平以上。學院建校初期的校園佔地應達到500畝以上。

2.建築面積。普通本科學校的生均校舍建築面積應達到30平以上。學院:建校初期其總面積應不低於15萬平。

普通本科學校生均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理、工、農、醫類應不低於20平,人文、社科、管理類應不低於

15平,體育、藝術類應不低於30平

3.儀器設備。普通本科學校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理、工、農、醫類和師範院校應不低於5000元,人文、社會科學類院校應不低於3000元,體育、藝術類院校應不低於4000元

4.圖書。普通本科學校生均適用圖書,理、工、農、醫類應不低於80冊,人文、社會科學類和師範院校應不低於100冊,體育、藝術類應不低於80冊

各校都應建有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

5.實習、實訓場所。普通本科學校必須擁有相應的教學實踐、實習基地。以理學、工學、農林等科類專業教育為主的學校應當有必需的教學實習工廠和農(林)場和固定的生產實習基地;以師範類專業教育為主的學校應當有附屬的實驗學校或固定的實習學校;以醫學專業教育為主的學校至少應當有一所直屬附屬醫院和適用需要的教學醫院。


Double kill 大灣區大學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大灣區大學規劃圖丨圖源網絡

建設時間:2022-2026年,計劃2021年開始動工建設,2022年完成一期校園建設,2026年完成二期校園建設。

預計投入:總投資約100億元

選址:已初步選址在東莞濱海灣新區威遠島,正開展項目用地整備工作。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按照濱海灣新區發展規劃,大灣區大學應位於科技研發與文化創意集聚區

(區塊東北部)。

2020推進計劃:

一季度,《大灣區大學辦學初步方案》報送省教育廳,由省教育廳牽頭報省政府審議。

二季度,爭取高端科技資源參與大灣區大學辦學,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和知名高校之間的合作;會同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松山湖機器人研究院、廣東工業大學開展人才培養前期探索。

三季度,推動大學校長(籌建負責人)選聘工作,組建專業籌建團隊;推動一期校園用地整備工作。

四季度,啟動大灣區大學校園規劃設計。


Triple kill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一角丨圖源網絡

建設時間:2020-2026年 ,2020年動工,2022年完成一期校園建設,2025年完成二期校園建設。

預計土建費用:25億元(不含徵地拆遷等其他費)

選址:松山湖中子科學城屏山東片區規劃523畝地用於建設。


2020年推進計劃:

一季度:提交辦學申辦報告;完成校園一期建設項目社會代建單位有關工作。

二季度:完成校園一期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初稿、項目立項、規劃調整、徵地拆遷等工作,並開展一期用地申報手續。

三季度:完成校園一期建設項目方案設計和一期供地工作。

四季度:完成校園一期建設項目報批報建、概算、施工圖設計及施工前的有關工作,爭取年底啟動建設。


2013年,香港科技大學落戶廣州;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落戶深圳;2019年,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落戶珠海。現在,東莞也多了兩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學。

人才,是城市競爭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丨圖源網絡

東莞高校結構以理工、職業技術類學院為主體,缺乏綜合性大學。

大灣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落地,是提升東莞乃至灣區城市吸引力的重大舉措。

振奮!東莞理工學院將更名為“東莞理工大學”

丨圖源網絡

因為制度原因,內地(東莞)的學生考取香港大學難度比一般國內大學要困難的多。兩所香港高校齊集東莞,必定能吸引更多優秀考生來莞。對東莞本地考生來說,考取名校的難度也會降低很多。


東莞·房視:人才考進來了,還要留得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