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宅在家的人们 也发现不少“小美好”

疫情防控时期,多数人宅在家中,封闭在家的日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3月16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太原市民,了解到一些不经意间改变的“小美好”。

以前很少进厨房 如今他主动研究美食

太原市民张先生今年30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平日里生活被父母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几乎没有去过厨房。

2020年春节期间,父母早早就订好了回老家的车票,准备看望爷爷奶奶,并在老家一起过年。张先生因为工作原因,让父母先回去,他值完大年初二的班再回老家。没想到,原计划被打乱,他只好一个人呆在太原过年。

“父母走的时候,给我留了很多现成的食物,我只要热热就好。”张先生说,刚开始,他还能凑合对付吃饭,时间久了,家中存粮吃完,吃饭成了问题。他每天跟父母视频,问得最多的就是家里的食材放在哪儿?锅碗瓢盆各放在哪儿?西红柿炒鸡蛋,是先炒西红柿还是先炒鸡蛋等问题。“跟我妈视频也不是办法,我就在手机上下载了教做饭的软件,一开始学做的都是最简单的饭,炒菜还被油烫过好几次,做了几天饭,发现做饭也没那么难。再后来,我就跟着网上的一些教程学着用电饭煲做面包、做蛋糕、做油饼,每次都挺成功。我妈不在的这段时间,我把家里的一袋面都用完了。做好饭,我还会拍照给妈妈发过去,当她看见我做的蛋糕时都惊呆了,说啥都不相信是我做的。”张先生笑着说。

张先生的故事并非个例,疫情防控时期,让很多人变成了厨子。在微信朋友圈也经常能看到人们在家吃火锅、吃烧烤。虽然宅在家不能出门,但也能看出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宅在家里 他们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变

小敏(注:化名)是一位一岁半孩子的母亲,因为工作不能照顾孩子,就和公婆住在一起。因为生活习惯不同,经常跟婆婆发生分歧,她为此常跟朋友抱怨婆媳相处的不易。

过年前,婆婆因为亲戚的孩子结婚需要去外地参加婚礼,回来时婆婆需要在社区医院隔离14天。就这样,小敏和丈夫过上了一起带娃的三口之家生活。“一开始,没有婆婆在身边,感觉整个人都自由了。但是没过两天,我就崩溃了,带娃真不容易,我突然就非常想婆婆,也理解了婆婆每天对我们的唠叨。这些繁重的家务,对我们年轻人来说都很累,别说是已经年过半百的人。于是,我天天主动跟婆婆视频,每天做好饭给她送去,还会做一些她喜欢吃的饭。婆婆也特别高兴,逢人就夸儿媳妇懂事。我们之前的矛盾一下子就化解了。我想以后我们也会相处得更和谐。”小敏开心地说。

在疫情防控期间,市民李女士也挽救了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李女士今年36岁,是一位美术老师,爱人成先生今年37岁,是一位工程设计师。两个人结婚已经9年,孩子7岁。“我丈夫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还要将工作带回家做。我的工作相对轻松,家务活基本上我干,还要带孩子、辅导孩子功课。他对此也习以为常,每天回家要么工作,要么躺在床上玩手机。我俩很少交流,时间长了,我觉得日子过得好无趣,觉得他就是找了一个保姆。于是我们开始吵架、冷战,婚姻到了马上就要瓦解的边缘。”李女士委屈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这段时间在家,这对夫妇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李女士突然发现,丈夫也不是那么无趣,这一切还得从孩子的一次手工作业说起。李女士说:“老师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台小夜灯,我从小制作手工的能力就很差,丈夫就主动帮儿子做起来。没想到,他的手那么巧,一块不起眼的木板、几个泡沫塑料、几根电线以及一条丝带,就被他做成一盏漂亮的小台灯。儿子也对爸爸刮目相看,眼里全是敬佩。此后,儿子开始缠着爸爸,不是让给他做风筝,就是做电动小船。丈夫还主动带着儿子收拾家、做饭,反倒让我一下子清闲了。我还听到丈夫告诉儿子,‘妈妈很辛苦,你以后要多帮妈妈干活’等这样的话。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一直以为丈夫对我的付出视而不见,原来只是他不善表达。”

采访中,成先生也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以前我的工作特别累,回了家就只想放松,对妻子的忙碌不是看不到,只是觉得家务和带孩子怎么会有我的工作累。这段时间,才知道辅导孩子功课、做家务并没有那么轻松。以后下了班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多陪陪孩子、多帮帮妻子,一同做家务其实还蛮有趣的。最近我们家的笑声一下子多了好多,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模样。”

老师变成“主播” 让学生感受特别的“课堂”

郝女士是一位小学班主任,站上讲台上已近10年,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以前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站在讲台上,无论面对多少学生都能从容不迫、滔滔不绝,每当听到学生评价:“郝老师不但课讲得好,站在讲台上的气场也好。”这些话总能让她开心好几天。

但自从学生上课变成了网络在线教学后,一下子让她有些无所适从。

“最让我感到不适应的就是无法跟学生互动。”郝老师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以前我在讲台上讲课,能看到每一个孩子的眼睛,有谁不注意听讲,有谁走神了,我都能一眼看出来,及时提醒孩子注意。如今,我的对面是一个手机屏幕,孩子是否在听我讲课,能不能听懂,我都一无所知,我感觉自己在唱独角戏。不过,很快我就调整好了心态,跟其他老师取经,学到了课前打卡的办法,这样班里的孩子是否都进入直播间我就能一目了然,而且我还会时不时跟他们视频通话,点到谁时就来跟我连线回答问题,虽然连线的时候经常容易掉线,我还是感到很欣慰,孩子们并没有因为不在课堂而放松了学习,每天的直播课,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全勤。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无论我在直播时布置什么任务,家长都会又快又好地配合完成。”

郝老师说,她依然像以前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备课,认真批改孩子们用微信上传的作业。如今在网上直播上课已经将近两个月,郝老师说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也更加的信任和了解。“相信孩子们不会耽误功课,还会记住这段特别的上课经历。”

山西晚报记者 姚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