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曲藝之鄉-原陽

與鄭州一河之隔的原陽縣,因博浪沙張良刺秦於此聞名於世又因先後出過16位宰相,被譽為“宰相之鄉”民國時“豫劇五朵雲”原陽佔三,又被譽為“戲曲之鄉”又因大米聞名全國,又被譽“大米之鄉”幾年前看《原陽曲藝志》才知道原陽還曾出過幾位曲藝大師級人物《原陽曲藝志》還記載,1946年原陽官廠鎮何莊成立“長春會”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丘處機生日)說書藝人來趕會的成千上萬原陽真乃名副其實的“曲藝之鄉”。

張永發

創作長篇小說《陳門》時,設計了一位常年在鄭州老墳崗說書,名叫張永茂的說書先生,人物原型是民國時原陽籍說書藝人張永發。小說中張永茂的藝術造詣是真,故事皆為虛構。原型人物張永發到底是何人呢?咱們一起來認識下這位藝術名家。

《原陽曲藝志》記載,1930年,陽武(今原陽)河南墜子藝人張永發應天津玉明春茶樓老闆劉振山之邀,到天津演唱,紅遍京津。當時的天津督察長鄭承斌贈他一塊“蓋河南”金匾。還記載當時與喬清秀三足鼎立的程玉蘭、董桂枝都曾受過張永發傳授。

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對張永發這個人物展開了深入調研。2015年春天,有幸採訪了張永發92歲的兒媳及幾位老曲藝藝人,這位藝術大師的面目逐漸清晰。

一、紅遍京津

張永發,原陽縣齊街鄉於莊村人,生於1886年,卒於1956年。因眼睛視力欠佳,故得綽號“玉石眼張”。

紅遍京津的張永發是否有錄音留下呢?這位被譽為“蓋河南”角兒的唱腔到底是什麼樣呢?天津廣播電臺與河南廣播電臺的朋友們費了很大勁都沒查到張永發的錄音。把希望寄託在網絡,驚喜的是在網上雖沒搜到張永發錄音,卻搜到了更能證明當年的張永發確在京津是曲藝名家的有力佐證。

網上郭榮啟、朱相臣、常寶霆、白全福這些相聲大家的早期錄音中都有學唱張永發演唱河南墜子的片段。這些相聲大家在作品中稱張永發為張大爺,名家大腕兒在作品中一模仿張永發的腔兒就能獲了滿堂彩,這充分證明張永發當時在京津是人人皆知的腕兒。

二、被逼天津

張永發16歲便紅於開封相國寺,他是因何放棄多年在開封打拼的陣地到津京闖碼頭呢?張永發的孫女張玉梅說出了原因。原來,張永發出師之後在相國寺越來越受歡迎,一些觀眾甘願排隊等,也不去別的書棚聽書,長期以來別的墜子演員受不了了,同行們一商量,大家湊份子養張永發,但條件是請張永發停止演出,給大家留碗飯吃。張永發哪受得了這個,恰在此時,天津玉明春茶樓老闆劉振山來相國寺邀請張永發赴天津演唱,張永發就爽快的跟劉振山到天津重闖新天地了。

虎走天下吃肉,張永發到天津一炮走紅!常與京韻大鼓名家劉寶全、白雲鵬、相聲名家張壽臣、常連安等同臺演出。張永發和董桂枝唱的對口墜子與喬清秀、喬利元的對口墜子在天津形成了兩大文化品牌。張永發和董桂枝曾在天津玉明春茶樓、玉湖春茶樓、北京的玉明軒茶樓以及法國租界歌舞樓來回拉鋸,書資都是吃包銀。

三、怒燒唱本

據《原陽曲藝志》記載及知情人士透漏,瞭解到發生在張永發身上一些鮮為人知的事情。三十年代,張永發和董桂枝的對口墜子在天津出了大名,吃包銀,得金匾。河南的藝人盛傳他們掙了大錢,紛紛赴津演出。在天津的河南藝人見天津觀眾喜歡河南墜子,也爭先跑回河南老家挖好角兒。當時,和張永發一起在天津行藝的原陽老鄉,墜子藝人王永安回到河南把程玉蘭挖到了天津,並將她介紹給張永發的琴師——董桂枝的哥哥董永信結為妻。平日張永發對董桂枝和程玉蘭姑嫂倆毫不保留的進行指導。

1934年,上海勝利唱片公司到天津邀請張永發、董桂枝的對口墜子《燒綿山》《聽琴》等小段去上海灌製唱片,張永發欣然答應。雙方約定好時間以後,各做準備。

由於陰差陽錯,使張永發錯失這次錄音機會,張永發為自己失去這次錄音機會非常痛心,傷心地將自己多年來編寫的唱書和準備教授的唱本一火焚之。

張永發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尤其是為河南墜子小段風格的形成貢獻突出。今天,我們應該讓這位淹沒在河南墜子歷史長河中的藝術家閃現在人們的視線,我們應該記住,河南墜子的歷史舞臺上曾有一位藝術大家——張永發。

王永安

(1906—1972)河南原陽縣福寧集鎮拐鋪村人,王永安七歲學藝,十三歲行藝,他藝術天賦極高,能拉會唱,16歲名滿鄭州老墳崗。三十年代初帶全家闖蕩北京,他的演出風格火爆勇武,詼諧幽默,擅長現場抓哏,他妙趣橫生的藝術風格馬上被觀眾接受,紅遍京津兩地。大概在1936年左右,北京舉行了一次拉弦子比賽,觀眾投票,王永安和山東的王殿玉並列第一!除去自拉自唱,他還曾為程玉蘭、董桂枝、張永發等名家伴奏。

三十年代中期,王永安開始帶著自己的大女兒黑妞演唱,他有時為女兒伴奏,有時和黑妞唱對口墜子。黑妞繼承了王永安的藝術天賦,一學就會,王永安把自己會的八十多段《三國》墜子段兒傳授給了黑妞,可惜黑妞英年早逝,對王永安打擊極大。幾年後,王永安開始培養二女兒王雲華,和女兒一起創立了“武墜子”藝術流派。

王雲華

(1934--1999)河南原陽縣福寧集鎮拐鋪村人,王永安之女,“武墜子”流派創始人,九歲隨父進京學藝,由於她生就一副男孩子性格,嗓音寬厚、豁亮,又適合墜子男腔,從小就和父親唱對口墜子。這種男腔的運用和發展,為她後來形成武墜子流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世紀50年代初,王永安、王雲華父女參加北京"春華園"。她以粗獷的表演和豪放的唱腔聞名曲壇,被譽為"武墜子"。

1961年,王雲華隨父王永安支邊加入吉林廣播曲藝團。經過數十載的苦心鑽研和上百個曲目的實踐,王雲華使"武墜子"從唱腔到表演日臻完美,形成了爽朗粗獷,甩腔高亢嘹亮,唸白鏗鏘有力,表演豪放潑辣的獨特風格,成為吉林省曲藝團在全國巡迴演出中最受歡迎的演員和曲種。演一處火一處,紅遍大江南北。

資深曲藝家張鶴琴在《津門曲壇滄桑錄》中寫到“……此外還有武墜子,聲調粗獷,表演加些動作。記得六十年代吉林省有一女演員擅長此調,聽來痛快淋漓,獨具異聲,聽後頗喜之……”(《天津文史資料 》 第十四輯 )。

媒體曾這樣記述了王雲華演出的火爆程度:“她上場昂首闊步的登臺,威武雄健的體態,瀟灑有力的擊板,為墜子“武”的風格 ,先聲奪人並引起觀眾感情上的共鳴。頭一句嗡聲嗡氣是個平腔,觀眾為之一振。第二句後幾個字翻一個高腔,聲音豪放,響亮悅耳,馬上就是一個碰頭好。唱第三句的同時,有一個很自然的側身向前跨步的動作,腿悠起來,似邁、似踢、似悠、似抬,在拙笨中見靈巧,在瀟灑中見幽默,與前面威武豪放的氣勢形成強烈的對比,在觀眾中立即響個大包袱。第四句滿攻滿調是個平腔。四句開篇過去,觀眾對演員充滿了喜歡和信任。下邊演唱,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一個好接一個好,一直火到底……”

1984年起,王雲華隨吉林省曲藝團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全國巡迴演出,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效應。各地報刊和廣播、電視評論文章百餘篇。讓河南墜子這一地方曲種,能在全國巡演中與相聲、小品抗衡,可見王雲華的“武墜子”藝術感染力何等了得!

“豫劇五朵雲”原陽佔三,在曲壇上原陽同樣出現張永發、王永安、王雲華三位大師級人物。近年,原陽“三鄉建設”杆頭直上,期待家鄉曲藝重現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