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死因究竟是什麼?

笑口常開9046874


依史料的記載和刀叔的推理,馬超的死亡只有三種可能性,且聽分析。

縱觀三國,曹孟德只怕三個人。

第一是周瑜,三國周郎赤壁無須解釋。第二是關羽,愛恨交加的一個人,解白馬之圍,華容道又讓阿瞞一把鼻涕一把淚。但這兩位都沒有讓曹操全身的每一根神經都害怕,因此,今天的重點是第三位,馬超馬孟起。

因為馬超原本是個大家族,但一家300多口被曹操殺死,兩個兒子也被信任的部下殺死,最後只剩下他一個。所以,馬超非常痛恨曹操,一遇到曹操就來勁,在潼關甚至差點殺死了曹操!

曹操感慨的說:“馬兒不死,吾無葬身之地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曹操對馬超的害怕,是深入骨髓的。值得一提的是,馬超武藝超群,僅次於呂布,但在劉備陣營卻也沒有得到重用,相反遭到排擠和壓制,活的很狼狽!

雖然曹操怕死了馬超,但可能您要說了,關羽可第一個不服馬超。那我們就來看看怎麼個不服法兒?

關羽對自己的武藝很有信心,當初馬超歸順劉備時,關羽聽說馬超武力超群,居然就想丟下荊州事務專門前往漢中找馬超切磋武藝。關羽真的起了好勝之心要和馬超一決高低嗎?其實這個應該是表面的原因,真實而比這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關羽不忿馬超的職位級別居然比他還高!

長久以來,關羽都是除劉備之外軍中第一人,職位和級別也是最高的,但自從馬超歸順後就打破了這一傳統。劉備封馬超為平西將軍,當時應該是公元215年,此時關羽是蕩寇將軍。蕩寇將軍雖然也是將軍封號,但只是一個雜號將軍,雜號將軍上面依次是四安四平四鎮四徵將軍,再上去就是四方將軍了。

就這麼一個錦馬超,最後卻是病死,史書中是這樣說的: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患了重病,上疏給劉備:“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 曹操 誅殺殆盡,只剩下從弟馬岱 ,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同年十二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

那麼,馬超真的是病死的嗎?從推理和一定史料的佐證下,並無完全對。

第一,病死。

從水土不服的角度來看,符合常理。一位來自內蒙寧夏一代的西北漢子,突然來到四川盆地,水土不服很正常,畢竟後者的溼是出了名的。

第二,還是病死。

上邊是水土不服,但這個病死,我覺得是抑鬱了。這點其實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馬超為何被劉備雪藏,你真的知道嗎?三國志中記載:某日,關張立備左右。孟起隨性,直呼玄德。關張大怒,欲殺之。

馬超剛歸順劉備時,劉玄德不過是左將軍,可人在屋簷下,孟起就是不低頭。最終被雪藏,又不得報父仇,抑鬱是一定的。

第三,暗殺。

這點還真不是刀叔我瞎說,《偽晉春秋》中有這麼一段記錄:

超幼年,其母濯長江之水,黃河之波於身,唯足未覆。及長成,剛勁鐵骨,刀槍步入,唯足不能。一日見備之妻孫氏美貌,遂生歹念。某夜,備與諸葛同眠,超乃入室,強行求歡。然,孫氏不從,恨恨而去。除一日,孫氏哭訴於備前。備憐超勇,未加責備。孫氏怒歸兄處。自此,備恨之。期年,超偶感風寒。密令子龍除之。子龍至榻前,把手言歡,窺其無備,青紅劍疾刺其足。超大呼:“子龍,今何故?”子龍曰:“箭在弦,不得不發耳。”是夜,超卒。備聞之,擊掌稱快。

野史的說服力或許沒有正史那麼強,但能有這段記錄也不是空穴來風吧?雖然把孫尚香回孃家的屎盆扣在了馬超的頭上,但即便不是如此,光是不聽領導,就足以讓劉備有暗殺其的動機了。

記住,劉備不是英雄,他是梟雄。


王銘葦


馬超222年12月47歲英年早逝。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馬超多次造反,素無信義,造成家族數次浩劫,親屬死亡殆盡,內心苦悶。210年馬超見曹操赤壁之戰慘敗,接著又在爭奪江陵失敗,認為有機可乘,不顧父馬騰,弟馬鐵馬休及二百多親屬在許都的情況下,悍然起兵造反!他以為只要自己軍事上獲勝,曹操必不敢加害馬騰等人,而且曹操以前也真沒有滅殺袁紹袁術呂布劉備劉表劉璋等人在京親屬。不想,曹操自199年攻滅呂布後,十多年沒有產生過新的軍閥,對馬超造反極為震驚!為震撼其它擁兵自重者,曹操滅馬騰及親屬二百多人,並滅韓遂子全族!然後大舉西征,馬超慘敗,馬超倚仗的西涼鐵騎被剿滅。212年,馬超二次造反,殺涼州刺史韋康!馬超認為馬家世居隴西,對隴西極有威德,隴西軍民必支持自已!沒想到隴西軍民自覺迅速反馬,在楊阜姜敘等下級官員的統領下,攻殺馬氏親屬,馬超先敗於楊阜等人,再敗給夏侯淵,馬超生母及其他所有親屬被夏侯淵和楊阜等滅盡,馬超僅帶十多人逃亡漢中!215年,馬超受張魯命救援劉璋,但馬超臨陣投降劉備,張魯一怒之下,將馬超妻配給軍士為妻,殺馬超子馬秋並二幼子,除龐德外盡滅馬超親隨(馬超已無親屬可滅)!三次滅族之禍使馬超追悔莫及!

二是馬超經武不遂,寸功難立。馬超自立時,兩敗隴西。投降劉備後,216年與張飛分別領兵攻打下辨以略羌地,被曹洪分別擊敗。漢中之戰,追擊曹操,又被斷後的曹彰擊敗,副將吳蘭被斬殺。這兩敗徹底打垮了自認為無敵的錦馬超信心。馬超自此明白報仇無望,又陷入自責之中!

三是交友不慎,又賣友求存。馬超入川后開始想交好張飛等劉備舊將,卻被張飛橫眉冷對,甚至張飛幾次想砍了馬超。馬超又交好蜀中彭漾等人,不想彭漾等人試圖驅逐劉備,首先想到利用策反馬超,馬超為了自己生存竟舉報彭漾謀反!造成彭漾被殺,自己也被貶到小小的臨沮。自此馬超再無人交接,從此孤獨!

四是劉備諸葛亮防馬超勝於用馬超,使馬超惶惶不可終日!:

這樣的馬超不抑鬱成疾,難以想象。


逍遙1906


馬超死因究竟是什麼?

三國時期馬超都是病死的

馬超(176年-223年1月),字孟起,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漢末衛尉馬騰之子,東漢末年及蜀漢開國名將,漢末群雄之一。蜀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患了重病,上疏給劉備:“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隨從弟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同年十二月(223年1月) 馬超病逝,年僅47歲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馬超已經身患重病,不久便卒 。死前馬超曾寫信給劉備說自己一家被曹操殺的差不多了,已經沒有什麼人了,只有一個弟弟馬岱,希望陛下能好好待他!死時年僅47歲,如果馬超能活到趙雲的歲數,一定可以在後來的北伐中為諸葛亮建立奇攻,斬將殺敵。也許也就不會有“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了。確實有點讓人遺憾!


馬超

人物成就

馬超有很高威望,尤其得羌、胡之心。馬超率軍參與合圍成都時,使得成都城內十分惶恐,加速了劉璋的投降。漢中之戰時。馬超與張飛屯下辯,氐族雷定七部有一萬人馬來響應馬超。增加了劉備爭奪漢中的軍事力量

1、軍事貢獻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與劉璋經過三年的鬥爭,收降西川不少將領,佔領西川不少領土,與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逐步完成對成都的包圍。同時馬超的加入,不僅使得劉備軍事力量得到進一步壯大,更對當時的劉璋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從而加速了劉璋軍的投降




2、政治貢獻

劉備攻下漢中以後,群臣一百二十餘人聯名上書漢獻帝表劉備進位為漢中王,聯名書是以馬超為首。


以上是本人的個人看法以及意見(配圖來源網絡,侵刪)希望大家積極留言,糾正我發表不對的地方,如果你有更好的意見,請留下你寶貴的留言!


態度歷史觀


馬超是病死的。當劉備聽說馬超來投,高興的說道:“我得益州矣!”他派人去迎接馬超,暗地裡給馬超一支人馬,讓馬超率兵合圍成都。馬超遂率軍徑直到成都,屯兵於城北。城內所有人都因馬超的赫赫威名而驚恐(“城中震怖”),不到十天的時間,成都軍民就崩潰了(“未一旬而成都潰”),劉璋隨即開城投降。劉備平定西川后,遷升馬超為平西將軍,並命他總督臨沮(今屬湖北南漳縣)軍事。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劉備派張飛為將統兵作戰。馬超只為副將,被給予很少的兵力。馬超策動了氐族雷定七部等萬餘人響應劉備,牽制曹軍先鋒主力,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戰敗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不十分信任馬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奪得了漢中全境。劉備稱漢中王后,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江陽太守彭羕聽說劉備調自己出任遠職,私下裡很不高興,於是就去會見馬超。馬超對彭羕說:“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彭羕答道:“老革荒悖,可複道邪!”又對馬超說:“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馬超半生為梟雄,歸順劉備,寄人籬下,常心懷危懼之感,聽到彭羕說出這種話大吃一驚,默不作聲。

彭羕走後,馬超便將彭羕的話如實上報,於是彭羕被收監,很快就處死了(“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辭”)。“羈旅歸國,常懷危懼”這八個字道盡了馬超內心的苦楚。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封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劉備在策書中這樣說:“朕以不德,獲繼至尊,奉承宗廟。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海內怨憤,歸正反本,暨於氐、羌率服,獯鬻慕義。以君信著北土,威武並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兼董萬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懷保遠邇,肅慎賞罰,以篤漢祜,以對於天下。”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重病,上疏給劉備說:“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馬超家人僅剩其一子(馬承)一女(嫁與劉理)和堂弟馬岱,報仇無望(曹操殺其全家,不共戴天),英雄無用武之地,苟全性命,能不抑鬱成疾嗎?

同年十二月(223年1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


玉華讀史


馬超是蜀國五虎大將之一,三國演義裡描述他“縱馬提槍,獅盔獸帶,銀甲白袍。一來結束非凡,二來人才出眾”,素有“前表呂布,後表馬超”之說。


馬超為父報仇、興兵雪恨,連敗曹營中曹洪、徐晃、于禁、張郃等名將,曹操直言“馬超不減呂布之勇”。馬超一鼓作氣勢如虎,率領西涼軍殺的曹操割須棄袍;而與曹營“虎痴”許褚的一場惡戰,謂之驚風雨、泣鬼神也不為過,直令曹操思之膽寒,感言“馬兒不死,吾無藏身之地也”。

“馬超大戰葭萌關”一回,馬超聲威震天,與猛張飛先後大戰了二百餘回合,難分難解。二人殺的興起,竟然令軍士點起千百火把,連夜鏖戰,各自使出了看家本領,兩人兇悍異常,卻也旗鼓相當,這就是膾炙人口的“夜戰馬超”。劉備連連感嘆道“錦馬超名不虛傳!"



但是馬超自歸降劉備以後,就寂寂無名,好多讀者不知其所終,甚至經常問出“馬超是怎麼死的”類似問題。其實馬超自歸順蜀漢以後,始終不受劉備重用,為蜀漢效力七年後,最終在消沉中病故。馬超為何不受劉備重用呢?愚見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馬超非劉備的嫡系部隊。在演義中,馬超是在進退無門的窘境之下,無奈歸順了劉備。劉備的嫡系心腹肱骨名單中,關、張的桃園結義之情,趙雲的忠肝義膽、誓死追隨,都是馬超無法相提並論的。即便是老驥伏櫪、在定軍山立下豐功偉績的黃忠,或者是一心追隨劉備、做到了漢中太守的魏延,馬超都難以相比。

2:馬超驍勇有餘,謀略不足。曹操曾略施離間小計,就使得馬超驚疑不定,與戰略聯盟韓遂反目成仇,最終兵敗。其父馬騰與劉備有“衣帶詔”討伐曹操之盟,馬超卻投奔到庸碌的張魯之下進而進攻劉備,真是昏庸矇昧、明珠暗投。因此,馬超存在被離間、甚至被策反的潛在風險,更兼其勇冠三軍,舊部西涼軍驍勇異常,所以在劉備看來,馬超有著難以控制的極大隱患,故而不肯委以重任。

3:馬超世居西涼,聲威蓋主。馬超父子世代盤踞西涼,在漢西一帶聲勢和威望根深蒂固,比劉備過之而無不及。馬超更得羌、胡等少數民族之心,被稱為“神威天將軍”。劉備入西川以來,根基未穩,正要佈施仁義、恩威並重,而馬超在一定範圍內聲高蓋主,這是任何一個領導者容忍不了的,更不會再委以重任、讓其累積戰功和聲威。

綜合上述原因,劉備才始終不敢重用馬超,甚至一度常懷猜忌之心。寂寂無用武之地,鬱郁而不得其志,耀眼無雙的“錦馬超”,帶著憂慮和憤懣,默默無聞的退出了歷史舞臺,病死於四十七歲。


鳳凰西遊


馬超是在47歲時病逝的。

以古代的年齡劃分,47歲算是中老年了。三國時期人均壽命26歲,受當時戰亂、飢餓,以及落後的醫療衛生條件影響,馬超也算不上英年早逝。

馬超之死,有可能是病逝,也有可能是被病逝。

說他是病逝,是因為:

1、漢朝醫療衛生條件很差,一場感冒發燒就可能要了一個人的命,馬超是西北人,投奔到西蜀也就是現在的四川地區,水土不服總是有的。

2、父兄妻子皆被殺,傷痛在所難免,大仇還未報,就從一方諸侯淪落為他人小弟,鬱悶總是有的;到了蜀地,環境安穩下來,心理問題誘發生理疾病,也是有可能的。

3、常年征戰在第一線,吃不好睡不好,身體透支的多,保養的少,一場大病也有可能扛不過去。

說馬超是被病逝,只是一種猜測。畢竟他去世的時間點有些微妙,正好是夷陵之戰蜀國大敗之後,劉備永安託孤之前。

劉備是梟雄,自然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為了平穩的把皇位傳給兒子,清除掉一些有威脅的人也在所難免,畢竟他託孤時對諸葛亮都不是很放心。

而馬超完全具備“有威脅”這一條件:

1、有野心。馬超曾是一方諸侯,不甘於人下;

2、有能力。西涼軍善戰,兄弟馬岱勇猛,曾打敗過曹操;

3、有威望。在西北氐族、羌族中影響力很大,曾借兵助劉備;

4、官職高。公元221年被封為驃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位高權重啊;

5、制衡少。黃忠、關羽、張飛先後亡故,軍中缺少可以制衡馬超的人。

當然,這只是猜測,馬超被病逝的證據不充分。

劉備對馬超還是不錯的,別管官位是否有名無實。 劉備稱漢中王時為左將軍,稱帝后封驃騎將軍,位置還在張飛之上。而我們喜愛的趙雲,卻一直是個雜號將軍。

張飛、馬超在蜀漢立國後提升一級,從亭侯升為鄉侯;黃忠至死只是關內侯,趙雲也只是個亭侯。 入蜀之後,“錦馬超”光環不再,確實讓人可惜。


寒星針


公元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在.《三國志》裡,馬超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合圍一傳來說。

對於馬超的死因,大概有三種說法。

1.馬超長時間駐守在西南一帶,自己又是生長在西北地區,難免會有水土不服,所以馬超的病逝可能留大大的增加了。

2.馬超憂鬱至死。馬超一家人被曹操殺害,因此心中鬱結,又無法報仇。再加上馬超在劉備處,仗著自己的名望,不尊重劉備。以至於張飛關羽對馬超心存芥蒂,馬超此後為人處處小心,提心掉膽,所以整日就比較憂鬱的過活。

3.慘遭暗殺,《偽晉春秋》裡有說劉備對馬超還是不大信任的,曾經派人暗殺過劉備。雖然是野史,但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十五話


歷史對於馬超這位傳奇人物並未有太多著墨。自馬超降蜀,位列五虎將之後就似乎被劉備潛藏了起來。他並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而對於馬超的死,所謂的史料上其實也是疑點重重。馬超生性勇猛,堪比呂布,是西涼地區羌族蠻人眼中的神,曹操見了他也會懼怕三分。這樣的一位英雄身體又怎會如此弱不禁風?因此對於馬超的死,這裡要提出三個可能性。

1、水土不服。馬超生長在西北地區,自歸降蜀漢之後就長期駐守在西南一帶。自是身體健壯如牛,也難免有水土不服的情況發生。這樣馬超病逝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2、憂鬱至死。馬超的憂鬱有很多原因。首先馬超一家上百口人被曹操無情殺害。因此馬超對曹操恨之入骨,但是家仇又沒有辦法去報,很無奈,心中鬱結。其次,馬超生性傲慢。馬超歸順劉備,劉備待其不薄。但是馬超自恃名望,不尊重當時身為漢左將軍的劉備,直呼其名“玄德”,劉備不免氣惱。“某日,關張立備左右。孟起隨性,直呼玄德。關張大怒,欲殺之。”馬超從此不敢在劉備面前造次。為人處處小心,終日提心吊膽。卻也漸漸失去了一個虎將應有的威嚴,失去了氣勢。因此心中鬱悶。其三,馬超歸順蜀漢之後,因為性格問題人緣不佳,沒有什麼朋友。而且曾經因朋友當其面說劉備壞話而被馬超告發,使朋友被殺,因此被同僚鄙夷,處處受到排擠。而且馬超曾經三易其主,並不是能死心踏地跟隨劉備的人。這一點與關羽張飛趙雲有著本質的區別。諸葛亮正是考慮到馬超這一不安定的因素,因此並沒有重用馬超。馬超戎馬一生,最終卻不能施展其才,因此心中不快。多重原因導致當年威震天下的“錦馬超”變成了沒牙的老虎,最後鬱鬱而終。

3、慘遭暗殺。下面是摘自《偽晉春秋》的一段文字。“超幼年,其母濯長江之水,黃河之波於身,唯足未覆。及長成,剛勁鐵骨,刀槍步入,唯足不能。一日見備之妻孫氏美貌,遂生歹念。某夜,備與諸葛同眠,超乃入室,強行求歡。然,孫氏不從,恨恨而去。除一日,孫氏哭訴於備前。備憐超勇,未加責備。孫氏怒歸兄處。自此,備恨之。期年,超偶感風寒。密令子龍除之。子龍至榻前,把手言歡,窺其無備,青紅劍疾刺其足。超大呼:“子龍,今何故?”子龍曰:“箭在弦,不得不發耳。”是夜,超卒。備聞之,擊掌稱快。”野史的說服力或許沒有正史那麼強。但是其中也能反映出一定量的信息。畢竟任何事情都不是空穴來風的。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劉備對高傲自大的馬超還是不夠信任的。這也難怪馬超得不到蜀漢重用。試問哪個君主敢把自己的江山交給一個自己完全不能夠信任的虎狼之才呢?

因此馬超的悲劇也就不言而喻了。馬超,這個三國前期叱詫風雲,被羌人視為神的傳奇人物,在三國後期卻處處碰壁,鬱鬱而終,並沒有戰死沙場,得到一個將軍最為榮耀的結局,成了最為悲劇的人物之一。“錦馬超”,三國時代的悲劇英雄!

馬超簡介

本名:馬超

別稱:錦馬超(名著)

字號:孟起

所處時代:三國末期

民族族群:漢族羌族混血

出生地: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

出生時間:東漢熹平五年

去世時間:蜀漢章武二年十二月

主要成就:聯軍抗曹、雄踞隴上、迫降劉璋

爵位:都亭侯(東漢)→斄鄉侯(蜀漢)

蜀漢官職:平西將軍→左將軍→驃騎將軍

東漢官職:督軍從事→諫議大夫→偏將軍

馬超(176-222)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是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隨父親馬騰在西涼為一方軍閥,後與韓遂一同進攻潼關,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此後馬超又起兵攻殺涼州刺史韋康,不久被韋康故吏楊阜擊敗,投奔張魯。劉備入蜀後馬超投奔劉備,併為劉備作前驅,進入成都。劉備稱漢中王后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進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公元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陳壽在撰寫《三國志》的時候,將馬超與關羽、張飛、黃忠、趙雲合為一傳(《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人物評價

三國志評曰:“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

楊阜

“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豈獨阜之憂責,一州士大夫皆蒙其恥。”

曹操

“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荀彧

“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最強。”

張魯部下

“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

諸葛亮書與關羽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劉備下策

“朕以不德,獲繼至尊,奉承宗廟。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海內怨憤,歸正反本,暨於氐、羌率服,獯鬻慕義。以君信著北土,威武並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兼董萬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懷保遠邇,肅慎賞罰,以篤漢祜,以對於天下。”

楊戲

《季漢輔臣贊》中贊馬孟起:“驃騎奮起,連橫合從,首事三秦,保據河、潼。宗計於朝,或異或同,敵以乘釁,家破軍亡。乖道反德,託鳳攀龍。”

孫盛

“是以周、鄭交惡,漢高請羹,隗囂捐子,馬超背父,其為酷忍如此之極也。”(《三國志‧高柔傳》裴注)

楊侃

“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

姜敘母

“你背父(馬騰)之逆子,殺君(韋康)之桀賊,天地豈久容你,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

家庭成員

父:馬騰,東漢末年群雄之一,被召進京為衛尉。後因馬超起兵反曹被殺。

兄弟:馬休,馬超之弟。被召進京為車都尉。後因馬超起兵反曹被殺。

兄弟:馬鐵,馬超之弟。被召進京為騎都尉。後因馬超起兵反曹被殺。

兄弟:馬岱,馬超從弟。一直跟隨馬超,併成為蜀漢將領。

妹:馬雲祿(歷史記載不詳)

妻:董氏,馬超庶妻,馬超投劉備時,留於漢中。曹操打敗張魯後,曹操將其賜給閻圃。

子女:馬秋,馬超之子。馬超投劉備時,留於漢中。曹操打敗張魯後,曹操交給張魯處置,張魯親手殺了他。

子女:馬承,馬超之子。

子女:馬氏,馬超之女。嫁給安平王劉理。

個人特徵

馬超勇猛善戰,曾大敗曹操,被曹操部下楊阜說其有如韓信、英布一般勇猛。甚得羌人、氐人之心。[3]

可是,馬超的一生,家庭緣極薄。馬氏一族先在鄴慘遭滅門夷族;馬超敗走涼州,曹操又“詔收滅超家屬”;據《典略》記載,後來張魯收馬超,想以女兒許其為妻,但由於馬超有害父命、滅宗親的劣跡,結果有人進言道:“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張魯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馬超入蜀之時,他的妻子董氏及兒子馬秋留依張魯。後來張魯兵敗,馬超家人落入曹操手中,曹操把董氏賜給閻圃,把馬秋交給張魯,張魯更親手殺掉了馬秋。馬超常對家族彌夷唏噓痛心,在馬超未反之時,他的妻弟種(不知是楊氏還是董氏之弟)留在三輔,後來馬超戰敗,種先入漢中,所以幸得保存性命。在馬超依附張魯的第二年元旦,種到馬超家中拜賀,馬超卻捶胸哀道:“闔門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賀邪?”悲傷乃至於吐血。在馬超臨死前向劉備上書中也道:“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相傳馬超的武器是一柄眉尖刀(小說載),然正史亦無記載馬超所用之武器為何。



讓時光有力量


馬超為扶風茂陵人,初平三年,父親馬騰受封為徵西將軍,屯兵郿縣,後馬騰襲擊長安,兵敗出走西涼,建安十三年曹操當上丞相後,積極南征,但是對關中和西涼的勢力不放心對馬騰父子尤其戒備,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漢中張魯,關西諸將疑曹操會對自身不利,遂以馬超,韓遂,二將為首起兵抗擊曹操,兩軍在潼關對峙數月,最後曹操以離間計31起馬超韓遂二人不和,關西軍大敗,馬超逃往西涼,馬超兵敗後重振旗鼓,攻打隴西一帶,其後兵敗投靠張魯,後曹操於建安一七年誅殺其父,而後起兵為父報仇,建安十九年張魯的部下楊昂因忌馬超才能,次次向張魯進言,馬超害怕張魯加害他,遂投靠劉備,劉備稱帝后,馬超官拜驃騎大將軍領涼州牧,蜀漢章武二年馬超病逝享年四十七歲,一代將星殞落。




時間中的歷史


馬超是病死的,去世時四十七歲。在劉備建立蜀漢時,馬超官拜驃騎將軍。在蜀漢後主劉禪時,追馬超諡號為威侯。


馬超字孟起,是東漢開國功臣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其父為馬騰,馬超父子多年在西涼經營,因此馬超在西涼之地有很高的威望。

後來馬超和曹操交戰,雖然馬超曾打敗過曹操,但最終馬超還是交戰失利,損失慘重。

失敗後的馬超於是就投靠了漢中的張魯,開始的時候,張魯非常信任馬超,還準備把自己的女兒嫁於馬超,但因為被屬下勸阻,張魯最終也沒有把女兒嫁給馬超。


之後馬超向張魯借兵準備攻打涼州,然而攻打多日都沒有成功,同時張魯的手下忌憚馬超的能力,想要對馬超不利,馬超於是離開了。

而當劉備剛好帶兵入川,沒多久馬超就依附於劉備,成了劉備賬下的一員大將,在劉備建立蜀漢過程中立下不少功勞。

當劉備後來取得漢中後,以馬超為首的一百多名蜀漢官員上書勸進劉備為漢中王。劉備稱王后,封馬超為左將軍。


因為馬超在西涼之地很有威望,劉備為了西涼之地能安定,就讓馬超去鎮守西涼獨當一面。劉備建立蜀漢登基為帝后,封馬超為驃騎將軍、涼州牧、斄鄉侯。沒多久馬超身患重病,因病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