芄兰:活到极致是简素

《诗经》有在首《芄兰》,让人感叹最好的人生,就是越活越简单素净。

原诗:

芄(wán)兰(女青)之支(枝),童子佩觿(xī,一种解结用具,象骨制成,形状如锥,可用作成人装饰品)。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不能知我,这里指童子并不懂得我们的成人之礼)。

容(从容)兮遂(摇摆,使佩玉晃动)兮,垂带悸(衣带下垂而摆动)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shè,一种钩弦用具,象骨制成,套在右手拇指上,成人佩饰,亦用作射箭时的钩弦)。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指无法与我们成人相比)。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果实在枝头,有个童子已佩上成人带的觽。虽然已佩觽,但并不懂得我们的成人之礼。看他从容摇摆着佩玉,衣带下垂晃悠悠。

芄兰树叶茂密,有个童子已戴韘。虽然已戴韘,其实不能与我们成人相比。看他从容摇摆着佩玉,衣带下垂晃悠悠。


诗歌讽刺一个贵族子弟佩带成人的饰品冒充成人,他装模作样,装腔作势,其实恰恰暴露了他的骄横幼稚和内在空虚。

芄兰:活到极致是简素

觽,本是一种解结的用具,男子佩觽并没有严格年龄限制,不同于行冠礼。据《礼记•内则》记载:“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说苑•修文篇》说:“能治烦决乱者佩觽”。故《毛传》谓觽是“成人之佩”,佩韘则表示“能射御”。当时,贵族男子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能主家,侍奉父母;对外能从政,治事习武。因此,诗中的“童子”一旦佩觽佩韘,便觉得自己是大男人了,一下子老成持重起来。但在了解他的人眼里,或许他这样的打扮,是装模作样的假正经,还是以前的“顽童”,不见得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毛诗序》认为是讽刺惠公“骄而无礼”。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此诗是说儿童不求进取,骄横无礼。

不是成人,却戴成人之佩饰,表现出幼稚无知,也体现出虚荣做作的心理。贵族子弟缺乏教养,不知礼仪,却故作深沉状,冒充自己是成人知礼仪,实际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

芄兰:活到极致是简素

其实现在社会也一样,也有很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故作高深其实幼稚无知,喜欢以外表唬人,或者以奇装异服求人,比如,一些不学无术的纨绔之弟、街头混日子的浪荡子,以及那些一味热衷于时尚的年轻人,其内在与外在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芄兰:活到极致是简素

大智若愚,越是高人越表现得很平常,越是有才德学问者,看上去越谦卑朴素。

越是肚里没货、没自信的人,越喜欢做作,故弄玄虚,而且喜欢做表面文章,以此装腔作势,满足其虚荣心。从古至今都不乏这样的人,聪明人自能慧眼看穿他们的真面目。

其实人生真正的需要的并不多,无需用繁华的外表去装饰,我们只需要抓住最需要的就可以满足了。所以,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越活越简单,知足常乐。此时,人生修养也达到相当的层次,不再求外在的华丽,转而求内在的丰富。所以,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必然是简素,只一个简单干净的外表,就足以表现出高贵气质和丰富的内在。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往这个方向走。

芄兰:活到极致是简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