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耿直,终将害得你半身不遂,甚至家破人亡。不信?看看于谦吧

对于他人:性子直是可以值得深交的好朋友;对于个人来讲:这是自己性格率真的一个表现。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个明朝大臣,因为性格太过于耿直而被害死,他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对,今天要讲的历史人物就是于谦。他最辉煌的时候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刨除因为政治斗争的原因:因为明英宗复辟的直接关系。

来看看他是怎样被他耿直的性格迫害至死的。

查阅明史的一些资料,都可以看出于谦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将国家和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刚正严明、从来不计较个人私利。

他更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保卫了这大好河山,他是民族英雄。他不会阿谀奉承权贵或者搞阴谋诡计,不拉帮结派,嫉恶如仇,处理问题的方式直来直去,不加任何掩饰。

这样性格的人,在百姓眼中简直就是道德模范的代表。但是这样的道德模范代表却不适用于政治及社会人际关系。

因为他性格太过耿直,没有一定的圆滑程度,以招致酿成了人生悲剧。最后惨到被抄家灭族。

你的耿直,终将害得你半身不遂,甚至家破人亡。不信?看看于谦吧


1,耿直的于谦与贪官污吏

于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能容忍那些军队里面的害虫,继续侵蚀军队。不能容忍那些贪婪无能的人继续危害国家,他一心想要明朝军队成为一支英勇善战,军政清明的队伍,就这样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景泰2年,1451年初,在边境稍微安宁之后,于谦就着手整顿军政,当时军中贪污成风,受贿卖军,已经成为一大弊端。

当时军队乱成什么程度?军官甚至敢把军粮给卖了,克扣军饷更是家常便饭,一些官军甚至敢杀良冒功。【把老百姓的头割了化妆,冒充鞑子。】

于谦当时做了一个措施,将一些违法的军官送进司法处,判其刑。就这样于谦得罪了一大帮人,一大帮既得利益集团,而且他身后也没有形成一大帮利益集团保护他,他是一个孤军!

等到被蒙古人拐去当人质的皇帝,明英宗回来之后,于谦遭受到了反攻倒算。

你的耿直,终将害得你半身不遂,甚至家破人亡。不信?看看于谦吧


于谦剧照

因为他太过于耿直,刚正不阿,得罪了一大帮人,虽然当时有人愿意支持他,但都是一些没有政治力量和背景的平民老百姓,或者一些只敢在嘴头发几句的牢骚文人。

于谦在政治上等于被孤立起来了,他没有利益同盟来把他的施政措施给贯穿下去,在于谦被抄家之后,军队贪污混乱比往日更加变本加厉。

于谦的施政措施等于是人走灯灭,人走茶凉。只能改变了一时,并不能改一世。

2,于谦和同僚下属

于谦对于下属大多是慷慨大方的,敢于提拔他们,按理来说这样的领导应该是一个好领导。以石亨为例,当时于谦有恩与石亨,石亨便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为官。但是,于谦没有领情,反而上奏书弹劾石亨。

可能是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具有这样的才能,而能入朝为官。这样容易形成人生误点,对于于谦的人格是一种损害,所以说他弹劾了石亨。

另一个例子是王伟,他曾任兵部左侍郎。王伟足智多谋于谦引荐提拔他。按理来说他应该知恩图报,但是当于谦遭罪的时候,令人心寒的是,尽管王伟的两次升迁机会都是于谦所给的。

但是王伟本人却担心朝廷中的人忌恨于谦而牵连到他。他选择秘密上奏诬陷于谦,以求自保。虽然王维的行为令人不耻,但是这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朝廷中,反对于谦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这是于谦的性格所致,这里并不是对于谦的人格表示批判,恰恰相反,于谦的上述做法说明他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他将国家利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是他性格太过刚直,而招致他四方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导致了一个被抄家灭族的结局。

你的耿直,终将害得你半身不遂,甚至家破人亡。不信?看看于谦吧


而当时有人准备阴谋陷害于谦并杀掉他时,朝廷中的人竟没有一个人给于谦报信。

3,对于个人的经验教训

一是,不能太过于耿直,得有一定的圆滑度。虽然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代价也更为惨重。相比之下曲线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二是,生活和工作中,绝不能孤僻为一人。尽量要寻找几个关键的利益同盟,结成一张利益的大网,就像蜘蛛一样,把自己笼罩在这张网的中心位置。一个人走是没有一群人走得快,走得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